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6篇
安全科学   58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52篇
综合类   134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29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为促进能源、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将经济、社会福利等期望产出与生态环境污染非期望产出纳入能源生态效率测度框架,运用基于Shephard能源距离函数的随机前沿模型,从区域研究视角出发分析中国八大综合经济区能源生态效率演变趋势,并探讨其驱动因素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样本期内全国能源生态效率均值为0.5839,整体水平偏低,且呈现显著的空间非均衡分布特征.八大综合经济区能源生态效率水平呈现由沿海向内陆逐渐递减的发展态势.南部、东部和北部等沿海经济区能源生态效率均值分别为0.6941、0.6213、0.6087,位居前列;西南、黄河中游、长江中游以及东北等经济区次之,能源生态效率均值分别为0.5803、0.5720、0.5623、0.5537;西北经济区能源生态效率均值为0.5087,位列末位.经济发展水平与能源消费结构的估计系数分别为0.0459、0.0747,对能源生态效率的提高具有抑制作用;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以及环境规制的估计系数分别为-0.9339、-0.6197、-0.0387,对能源生态效率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2.
53.
《环境》2004,(8):50
惠州至河源高速公路,全长80.8千米,总投资约28亿元人民币。作为国道主干线公路网阿(阿荣旗)深(深圳)线的一部分,惠河高速公路北接粤赣高速公路,南连惠深(盐田)高速公路,中与广惠高速公路相交,是河源以及粤东北山区和江西、安徽等内陆省份连接港深珠和珠江三角经济区的重要交通干线,也是广东省高速公路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4.
本文阐述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规划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提出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规划的制定和实施要实行“统一规划,分级实施,统一监督,层层落实”的原则。  相似文献   
55.
56.
广西近海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及协调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苏伟 《海洋环境科学》2007,26(6):591-593
通过精心选择泛北部湾经济区广西近岸海域水环境与经济系统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来计算水环境系统、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结果表明,1996~2005年间,在区域经济取得较快发展的同时,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维持原有较好的质量水平并有所改善;通过计算区域近岸海域海洋环境年均协调系数,泛北部湾经济区广西近岸海域环境与经济发展属于协调类型.  相似文献   
57.
长江三角洲氮收支的估算及其环境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2002年基本统计数据和相关参数,对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氮的收支及人为扰乱了的氮循环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估算与分析.结果表明,2002年长江三角洲经济区输入的氮量达2.94 Yg·a-1(1Tg=1012g),单位国土面积接收的氮量(291 kg·hm-2·a-1)4.5倍于全国平均水平,陆地氮通量(224 kg·hm-2·a-1)不仅高于全国和长江流域,也远远高于北大西洋沿岸的欧美国家.大部分输入氮源与农业有关.2002年该经济区支出氮量1.66~1.95 Tg·a-1,盈余氮0.99~1.28 Tg·a-1.可以预测,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将面临氮过量引发的严重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58.
柴达木盆地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达木盆地是我国著名的内陆拗陷盆地,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素有“聚宝盆”之称;也具有一定的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开发前景;但柴达木盆地高寒和干旱的自然环境,又使该区的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问题显得十分突出。如何处理好资源开发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处理好工矿开发和农业布局的关系,做到资源开发、农业布局和环境建设相协调,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仅就这方面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59.
60.
城乡融合发展是解决城乡差距过大、城乡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的关键举措,也是城乡动态均衡的发展过程。聚落镶嵌、交通可达、发展均衡是城乡融合发展的空间表象。基于空间视角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景观分析、可达性分析和耦合协调分析等方法揭示淮海经济区城乡空间融合发展的要素格局特征,并结合回归模型探究其形成机制。结论如下:(1)城乡空间融合是城乡结构优化的进程,可以从城乡聚落连通性、城乡交通便捷性和城乡发展均衡性等方面研判城乡空间融合发展的综合水平。(2)淮海经济区城乡空间融合发展的各要素指标存在较大差异,综合水平指标由中心向外围递减,可划分为协调融合型、协调关联型和欠协调分割型三种地域类型。(3)经济发展水平、城乡规模、产业关联是影响该区域城乡空间融合的关键动力因素,而传统农业和工业的推动作用不显著。镇域和村域尺度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是后续工作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