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58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64篇
安全科学   1192篇
废物处理   133篇
环保管理   1635篇
综合类   2817篇
基础理论   150篇
污染及防治   94篇
评价与监测   97篇
社会与环境   309篇
灾害及防治   8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548篇
  2013年   367篇
  2012年   464篇
  2011年   404篇
  2010年   286篇
  2009年   321篇
  2008年   454篇
  2007年   387篇
  2006年   366篇
  2005年   326篇
  2004年   221篇
  2003年   216篇
  2002年   200篇
  2001年   162篇
  2000年   225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101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110篇
  1995年   108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企业在建设项目决策时就应该按照清洁生产的原则,从源头控制污染。提出了在项目决策中,应从产品选择、工艺路线选择、主要设备选型和节能降耗4个方面进行清洁生产的分析方法,通过此分析方法的应用,可以避免项目决策中的环境失误和降低企业的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12.
13.
《环境》2007,(6):40-41
广东省云浮硫铁矿是我国最大的硫铁矿生产基地和硫精矿出口基地,是一家矿化结合、多种经营的国有大型企业,项目总投资6.37亿元,设计年产原矿300万吨.  相似文献   
14.
周围 《环境教育》2007,(6):30-31
到北京延庆县投资项目的企业家们在延庆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你的这个项目会对延庆的环境造成影响吗?”生态环境成了任何一个项目想要进入延庆不可回避的第一道门槛。在各地都加快招商引资步伐的今天,延庆人民的这“第一道门槛”给延庆的财政收入带来的损失目前还没人去估算,不过据延庆县环保局局长胡春华介绍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肇东市南靠省城哈尔滨,北接油域大庆,位于松嫩平原南部,1914年建县,1986年晋为县级市,是一座交通发达的新兴城市。面对这座年轻城市,如何在加速开发的同时不蹈复辙,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社会动荡、风气败坏等“发展病”,走出一条持续发展的路子,是我们一直关心与思考的问题。1990年3月,在一些社会学家倡议帮助下,经黑龙江省委批准,我市建立了东北三省唯一一家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实验区,经过三年的探索、实践,我们在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1993年7月份,国家批准我们建  相似文献   
16.
忠言 《环境》2002,(12):5-5
决策失误是导致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最主要的原因。环保界一位资深人士如是说。国外经验表明,对政策、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即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可以避免决策失误。 10月28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因环境影响评价法》,并将于2003年9月1日起实施。该法规定,发展规划在编制过程中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这标志着我国环保界呼唤已久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将被正式实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法定地位的确立,不仅是对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完善与发展,而且将有力地推动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的建立,使可持续发展思想和战略成为经济发展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并通过规划的落实贯彻到所有开发建设活动中。  相似文献   
17.
农业生产地域分工与农产品专业化生产是使农业从自然经济阶段向以市场为导向的商品农产品生产转变的一个标志。本文在分析该区农业布局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农业总体布局的设想与不同类型地域农业开发的主攻方向与对策,并对市场经济体制下粮食、棉花、猪、禽、水产品等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地域选择、建设规模与技术措施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生态旅游在我国可谓方兴未艾,回归大自然逐渐成为一种时尚。“五·一”放长假期间,各地纷纷打出“生态旅游”的招牌吸引游人。但由于一些旅游开发项目缺少科学的规划与管理,也出现旅游开发到哪里,污染与破坏就带到哪里的苗头。生态旅游开发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由于规划开发不当造成的生态系统破坏;第二,游客过度进入超过环境承载力造成破坏;第三,消费者进入以后产生的垃圾污染没有得到很好的回收和管理而造成的破坏。据我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的一份调查资料显示:一些自然保…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