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30篇 |
免费 | 107篇 |
国内免费 | 42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75篇 |
废物处理 | 23篇 |
环保管理 | 359篇 |
综合类 | 1426篇 |
基础理论 | 24篇 |
污染及防治 | 87篇 |
评价与监测 | 93篇 |
社会与环境 | 88篇 |
灾害及防治 | 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41篇 |
2022年 | 42篇 |
2021年 | 73篇 |
2020年 | 61篇 |
2019年 | 49篇 |
2018年 | 28篇 |
2017年 | 52篇 |
2016年 | 71篇 |
2015年 | 67篇 |
2014年 | 201篇 |
2013年 | 92篇 |
2012年 | 114篇 |
2011年 | 71篇 |
2010年 | 82篇 |
2009年 | 110篇 |
2008年 | 121篇 |
2007年 | 97篇 |
2006年 | 57篇 |
2005年 | 67篇 |
2004年 | 56篇 |
2003年 | 85篇 |
2002年 | 72篇 |
2001年 | 58篇 |
2000年 | 53篇 |
1999年 | 55篇 |
1998年 | 41篇 |
1997年 | 28篇 |
1996年 | 51篇 |
1995年 | 51篇 |
1994年 | 21篇 |
1993年 | 29篇 |
1992年 | 18篇 |
1991年 | 20篇 |
1990年 | 22篇 |
1989年 | 1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41.
目前我国噪声污染的形势比较严峻,不断发生扰民现象,作者从新时期噪声污染的特点出发,提出了防治噪声污染必须遵循五项原则和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42.
论述了实施排污权交易的背景、目标和意义,阐述了实施排污权交易的指导思想及基本做法,分析了排污权交易实施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排污权交易工作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43.
概述了基于江苏省新版排污申报报表制度的《江苏省排污申报信息管理系统(2001年版)》软件设计和应用情况,重点介绍了该环境信息应用软件的系统设计原则,技术路线,数据录入上报流程。 相似文献
44.
环境管理的各项工作离不开对污染源信息的撷取,全面、准确、动态地了解辖区内有关污染源的排污状况,是强化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境管理、正确进行决策的先决条件,更是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前提。但以往在这方面普遍存在信息不全、不准、不及时,向基层环保部门和排污单位要数据的部门多、渠道多、报表多等“三不”、“三多”现象,且填报单位也无需对数据负法律责任,这一状况亟需得到改变。到1998年底,历时一年半的浙江省全省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实践,为开拓污染源信息新渠道作了有益的探索。1排污申报登记是撷取污染源信息的主渠… 相似文献
45.
刘明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10):217-224
用能权是具有公私法双重属性的管制性财产权。用能权交易是我国推进绿色发展的一项制度创新,对实现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用能权交易制度旨在从供给侧实现节能降耗目标,与其并行的节能减排市场化机制还包括节能量交易和碳排放权交易。节能量交易与用能权交易的规制对象、规制手段、制度设计目的和约束功能相近,故两者存在制度重复建设问题。用能权交易和碳排放权交易的制度设计目的具有协同性、规制对象有交叉,但两者在用能权指标和碳排放配额初始分配、履约等方面存在制度衔接不畅问题。通过法学和制度经济学分析,对用能权交易、节能量交易和碳排放权交易的制度整合与重构提出了建议。中国应当取消目标节能量交易制度,并以核定用能权交易取代项目节能量交易。用能权交易和碳排放权交易的制度衔接层面,应当打通用能权交易体系和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建立联合履约机制,即允许用能单位或排放单位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使用用能权指标、核定用能权、碳排放配额或核证减排量履约。用能权指标与碳排放配额在履约方面的衔接机制重点在于一级市场的对接。用能权的初始分配仅仅是为重点用能单位设定节能义务的过程,应当以公平为原则,并且采取免费分配的方式。相对于用能权交易制度,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则是为了控制排放单位对碳排放空间这一资源的过度利用。因此,在碳排放配额初始分配环节,政府应当通过有偿分配的方式以实现国家对碳排放空间这一稀缺资源的所有者权益。建立核定用能权和核证减排量的联合履约机制,既允许用能单位购买核证减排量抵消其超额耗能,也允许排放单位购买核定用能权以抵消其超额排放,并对抵消比例设定限制。 相似文献
46.
排污单位按时填写并提交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是其按证排污的重要依据。通过对浙江某县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提交情况和填报质量的分析,发现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发证部门未严格落实技术规范报告周期的要求;未提交季报的情况较为普遍,且未按时提交的比例极高;报告质量不高,存在信息填报不完整、数据填报错误、排放量核算不规范等情况;填报系统管理端、企业端的提醒、统计、逻辑审核等功能待完善。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严格按规定核准执行报告周期、健全核查机制、加强执法监督、提高排污单位按证排污的意识与能力、进一步优化执行报告填报管理系统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7.
48.
简要介绍了排水综合毒性(whole effluent toxicity,WET)在美国的发展概况和相关技术指南、规范等内容,剖析了WET在美国水中有毒污染物排放控制中的应用方法,主要包括确定适用的WET基准与标准、表征废水特性以评价排水潜在毒性、计算WET排放限值和进行毒性削减评价。美国针对以上每个环节的工作都建立了一套科学的方法体系,为我国开展水中有毒污染物的排放控制管理提供了重要借鉴,即明确排污许可的核心地位,完善我国水中污染物排放控制管理制度;建立基于水环境质量的水污染物排放控制管理体系及方法;加强WET监测研究工作,确定WET用于水中有毒污染物排放控制的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49.
实施排污总量控制是我国一项重要的环境管理制度,总量分配是实施该项制度的关键环节,实现排污总量控制指标分配的法律有效性、可操作性和权威性需要遵循排污总量控制目标和分配范围的特定性原则、总量指标的无偿分配和限制性有偿使用原则和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相似文献
50.
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标志着中国低碳减排进入新的阶段,从国家层面的宏观政策包括各个行业的行业政策都在推行各种低碳减排政策,从行业异质性视角动态分析碳减排政策的效应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实践意义。为此,构建一个包含环境外部性和碳减排政策的多行业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研究许可证交易和碳税两种政策情景下,行业技术冲击、税收政策和减排政策调整冲击对宏观经济、环境和行业排放的动态效应。模拟发现:许可证交易政策情景下,行业技术冲击具有明显的结构性效应,覆盖行业企业减排率上升,排放下降,而未覆盖行业排放随产出上升而上升,而在碳税政策情景下,这种差异并不明显。政府采用盯住总排放波动的碳减排政策能够有效地减少冲击带来的福利损失,提高对维持排放水平的关注程度能够减少相应的福利损失。建议政府有效地权衡经济增长和改善环境二者之间的关系,在不造成大的负面经济影响的前提下,加大减排政策力度,推广和扩大碳交易试点范围,尽快在全国建立统一的碳市场。制定碳减排政策时,考虑碳减排政策收入的返还机制,配以减税的财政政策以刺激经济,缓和减排政策的负面影响。政府应根据排放水平顺周期地动态调整碳减排政策的强度,适当提高对维持排放水平的关注程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