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5篇
  免费   266篇
  国内免费   200篇
安全科学   344篇
废物处理   36篇
环保管理   342篇
综合类   1652篇
基础理论   127篇
污染及防治   122篇
评价与监测   106篇
社会与环境   145篇
灾害及防治   18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229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61.
1985年下半年起,上海市在黄浦江上游地区试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几年来的实践和所取得的成绩,使我们深感这项制度的实施,开拓了实行环境目标管理的新途径,是环境管理由定性转向定量管理的新发展。有关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的条件及步骤等,我们已有专文在《上海环境科学》杂志上发表。下面,笔者主要就实际工作所得,向读者介绍在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过程中的若干体会。由总体而言,实现环境、社会、经济效益的统一,是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的根本目的。如何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是当前环境保护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62.
63.
我国SO_2和NO_X排放强度地理分布和历史趋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我国燃料消费、燃料的含硫量和硫与氮氧化物排放因子,计算我国各地区SO_2和NO_X排放强度地理分布。结果指出,我国原煤含硫量为1.12%。1990年全国SO_2和NO_X的排放量分别为1751.8万t和842.2万t,排放强度最大的地区是中东部地区,即辽宁、河北、山东、山西和浙江。这些地区平均排放强度大于7t/km ̄2·a。还估算了全国1950~1990年SO_2和NO_X历年的排放量。  相似文献   
64.
测定了在不同溶液酸度、不同离子强度和Ca~(2+)/Al~(3+)比下,铝对马尾松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液酸度增加,离子强度减小时,铝的毒害作用增大。钙对铝毒有明显缓解作用,当Ca~(2+)/Al~(3+)增大时,铝的毒性减小,但其缓解作用与铝浓度有关,当铝浓度增加,钙的缓解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65.
排污申报工作在环境监理中一般作为测算及征收排污费的基础。通过申报、核查,监理形成一个有效的污染动态管理系统,并建立相应的污染源动态信息库。  相似文献   
66.
67.
在各个行政管理领域,大多通过专门的许可证统领行政管理工作,而且为被管理对象充分认可,具有极强的权威性、标志性。这次《办法》的颁布,将真正成为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和排污者之间的重要纽带,实现在管理模式上的一证式管理。[编者按]  相似文献   
68.
莱州湾西部海域枯水期富营养化程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4年5月份的调查资料,选择透明度、盐度、活性磷酸盐、溶解无机氮、硅酸盐、叶绿素a、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作为评价因子,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因子的层次关系和权重,建立了以营养盐和富营养化症状为基础的综合评价指数模型,对莱州湾海域的营养水平进行了评价.各站点最终评价结果表明:莱州湾海域磷酸盐、无机氮超标严重,整体已表现出富营养化,其中黄河口和小清河口附近富营养化较为明显,这主要是受到陆源排污和海水养殖的影响,基本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69.
70.
流域生态需水量的研究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生态 需水量的研究是开展生态环境建设的必然需要,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不可缺少的一环。本文对生态需水量的研究,首先是确定生态系统的研究目标及其结构和功能,其次找出生态系统的致损因子,并研究生态系统的受损强度。在致损因子和受损强度的基础上,根据对生态系统管理的目标,确定生态需水量的大小,从而采取相应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