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21篇
安全科学   2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7篇
综合类   365篇
基础理论   35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46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41.
河口潮滩湿地CH4、CO2排放通量对氮硫负荷增强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闽江河口区高、中潮滩短叶茳芏湿地为研究对象,于2014年6—11月植物生长季进行氮硫负荷增强实验,利用静态箱-气象色谱法测定土壤CH_4、CO_2排放通量,并同步观测相关环境因子.结果表明,氮硫负荷增强对潮滩湿地CH_4、CO_2排放通量的影响不尽一致.与对照相比,NH_4~+-N输入使高、中潮滩CH4排放通量分别提高了(107.53%,7.19%),使高潮滩CO_2排放通量增加了3.39%,中潮滩减少了3.00%;NO_3~--N输入使高潮滩CH4、CO_2排放通量分别增加了(29.99%,16.99%),使中潮滩分别减少了(3.45%,4.77%);SO_4~(2-)-S输入使高、中潮滩CH4排放通量分别减少了(8.99%,7.67%),使高潮滩CO_2排放通量减少了3.87%,中潮滩增加了5.44%;N-S复合输入使高、中潮滩CH4排放通量分别提高了(72.48%,25.66%),CO_2排放通量提高了(13.32%,13.48%).氮硫负荷增强改变了短叶茳芏沼泽生长季CH_4、CO_2排放通量变化规律,但除了NH+4-N处理对高潮滩CH4通量的影响显著外,其他处理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相关分析显示,高、中潮滩湿地CH_4、CO_2排放通量与土壤温度,含水率具有显著的正线性相关关系,与土壤电导率相关性不显著.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背景下,系统研究湿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的机制与规律,对于准确估算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具有重要而直接的意义.  相似文献   
342.
通过现场海水采样、室内样品处理和数据分析,对辽河河口水体中的Cd、Cr、As、NH3-、Hg、Cu和Pb等七种金属45个监测站位进行了调查研究,并采取美国环保局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辽河河口的水环境进行了初步的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金属的浓度范围分别为Cd:0.23~0.93μg/L,Cr:0.8~8.3μg/L,As:0.29~0.51μg/L,NH3-:7.59~322μg/L,Hg:0.007~0.135μg/L,Cu:2.4~6.2μg/L,Pb:0.11~0.69μg/L;基因毒物质(Cd、Cr、As)对人体健康危害的个人年均风险要远远大于躯体毒物质(NH3-、Hg、Cu、Pb),其中Cr对人体健康危害的个人年均风险最大。并把水环境的综合影响情况划分成了5个等级,影响最为严重的区域是研究区域的西北部,主要原因是该区域是大凌河口区域。  相似文献   
343.
九龙江河口区多环芳烃分布逸度模型和实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11年12月(冬季)在厦门九龙江河口及西港采集9个表层海水水样,采用固相萃取-气质联用方法(SPE-GC-MS)分析其中16种多环芳烃含量。研究结果表明,总溶解态态PAH含量为157.9~858.0 ng/L。在河口区,随着盐度升高,PAHs含量逐渐降低。基于比值法分析,表明厦门九龙江及西港海域海水中的PAHs来源存在多种途径,呈现混合来源的态势。利用LEVEL Ⅲ逸度模型研究菲,芘和苯并(a)芘在各介质间的分布以及水气界面的交换通量。模拟结果与本文实测和文献中的实测值相吻合。在16℃时,三种多环芳烃的大气沉降通量分别为17.38,7.86和8.38g/day/m2。其中菲在大气沉降中占主导地位,约三分之二。三种多环芳烃的大气沉降通量均随温度升高而减少。当温度高于32℃时,苯并(a)芘开始从水体释放。  相似文献   
344.
简要回顾了潮汐河口环流、湍流、混合与层化的基本物理概念、内涵、研究方法、研究成果,指出了主要的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本文不考虑悬沙和风浪的影响。经典的河口环流也因潮汐应变的出现而受到挑战,河口环流由重力环流和潮汐应变环流构成。“涡黏度-剪切协方差(ESCO)”概念的提出,又区分出重力ESCO环流与潮汐ESCO环流。横向环流,尤其具有曲率的弯道中的横向环流,也得到进一步的理解。涡度方法的应用,揭示横向环流不仅由各种不同物理机制造成,而且对纵向河口重力环流有重要的影响。分层流中剪切湍流的理论加深了人们对潮汐河口湍流、混合的物理学的认识,势能差异方程更是使得定量理解潮汐河口混合与层化的三维时间、空间变化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345.
为查明滦河上游大河口水库水体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及潜在的致癌与非致癌风险水平,分别于2017年1月、7月、10月对库区内15个监测点共采集135个水样,对Cr、Pb、As、Fe、Ni、Cu、Al共7种重金属元素分析检测,并采用美国EPA推荐使用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水库不同蓄水期水质展开健康风险评价.结果 表明:不同蓄水期水库水体7种重金属的平均检测质量浓度范围为0.005 ~0.129 mg/L,除重金属Ni含量超标外,其余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均未超出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Ⅲ类水体标准限值.库区水体成人年均致癌健康风险值在10-7~ 10-5.儿童年均致癌风险是成人的2.7倍,儿童年均非致癌风险是成人的2.5倍.水库的非致癌重金属Ni、Fe、Cu、Al的年均健康风险值介于10-12~ 10-9,小于总体健康风险值的1%.健康风险主要来自于重金属致癌风险,主要风险物为As,其次为Cr,平均值分别为4.85×10-6a-1和3.93×10-6a-1,均接近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所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应优先列为大河口水库水环境重金属污染风险的管控目标.  相似文献   
346.
西江河口段秋季表层水体CO2分压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西江河口段表层水体CO2分压(pco2)的分布特征,于2006年秋季在西江磨刀门至马口河段沿程实测了58个样点的表层水体理化参数.结果表明,河道表层水体Pco2值介于93.15-334.38Pa之间,平均值为174.00Pa,被测河段是个明显的大气CO2"源".河流水体的理化性质在向海输送过程中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并且导致表层水体Pco2随航程的增加而递减.样点水体接受的日照时间与其Pco2,有负相关关系,使得表层水体Pco2呈现出日周期变化.河段表层水体Pco2的这种时空变化与河口过程中河-海作用的弱化而引起水体理化参数(如水温、pH值、电导率、总溶解固体、氧化还原电位和碱度等)的变化以及水体内部碳的生物化学过程(如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以及有机物的分解转化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47.
以大辽河为例分析中小河流入海通量的估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目前河流入海通量估算方法的比较分析,针对我国北方的大部分河流属中小河流,监测频率不高,潮周径流量与进潮量之比很小的情况,指出了估算河流人海通量的技术障碍,分析各种河流、河口通量估算方法的误差来源、应用条件,比较潮时通量法、水期加权法、年平均法、概率分布法以及对流-扩散模式法等各种时段通量的估算方法.从河口上游水文站时段通量、河口段流达率、区间排放量的关系出发,提出实用化的河流人海通量的计算方法,并用于水质监测频率较低的感潮河流人海通量的估算和分析.通过对2003年大辽河人海通量进行实例计算,全面考虑时段离散通量,验证了方法估算结果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48.
应用1987年一景Landsat5 TM数据及2005年一景CBERS-02星CCD数据对双台子河口湿地进行了景观格局变化研究.通过对两期图像进行景观类型分类,计算获取了两个时期的斑块类型水平和景观水平的景观格局指数,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同时应用转移矩阵模型研究了各类景观的转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1987~2005年间,研究区湿地景观类型变化比较显著,大量天然湿地在人类活动干扰下演变为人工湿地.该区域湿地景观异质程度上升,整体景观类型呈现均衡化方向发展的趋势.通过研究也表明,中巴资源卫星在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领域中有很好的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349.
在环境监测中,河口水中悬浮物的分析是一项重要的分析指标。在悬浮物测定中存在用恒重来保证分析质量,如何控制样品分析准确度的问题,如果在取样和分析过程中发生操作问题,均可对测定结果有较大影响,本文就河口水中悬浮物测定过程中遇到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实验。  相似文献   
350.
治导线工程对伶仃洋盐度分布影响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三维水动力数值模型模拟了伶仃洋治导线规划工程实施前后伶仃洋水域的盐度场分布。结果表明:由于伶仃洋治导线的实施,使东四口门河口向外伶仃洋方向延伸,总体上将会促使咸水线南移,西部现在的成害区将会减轻,但东部探槽盐水楔和滞流点浅段位置将会向上移动,蕉门延伸段的盐水线会略有上升,虎门盐度随之增大,狮子洋两侧咸害威胁将可能加重,这种变化趋势随着西部涨滩区综合围垦从横门口逐渐延长至淇澳岛东西两侧而表现得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