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0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43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应用化学诱导荧光素酶表达基因法(chemical activated luciferase gene expression,CALUX)调研了小清河(济南段)主要支流的多种内分泌干扰物综合激素效应,明确了4类内分泌干扰物的含量水平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调研河流的二噁英类、雌激素类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类的年平均毒性当量浓度范围为0.020~0.040 ng 2,3,7,8-TCDD TEQ·L-1、0.007~0.050 ng E2-eq·L-1和1.8~9.6 ng Dex-eq·L-1.二噁英类和雌激素类的含量水平相对较低,雄激素类内分泌干扰物的污染风险较低,肾上腺皮质激素类是其内分泌干扰物污染的最大贡献者.二噁英类检出水平无明显的季节性和区域性差别,雌激素类季节性变化明显,春、冬两季检出率高,肾上腺皮质激素类分布的季节性分布不明显,但区域性分布规律明显,农业区支流的检出频次和含量水平明显低于居民区和商业区支流.  相似文献   
52.
三峡库区典型支流春季特征及其水华优势种差异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峡水库蓄水后,多年来众多支流水华频发引起广泛关注。为研究春季三峡库区不同区域典型支流特征及水华的差异性,选取小江、大宁河、香溪河为研究对象,于2015年春季对三条支流进行监测与分析。结果表明:三条支流回水区长度与宽度有所区别,小江、大宁河、香溪河的蜿蜒度分别为2.151、1.384、1.126;长江干流水体以表层倒灌潜入小江,以中上层倒灌潜入大宁河,由中层倒灌潜入香溪河,越靠近库首,其倒灌影响距离相对越远,分别占研究回水范围的61.9%、69.2%和80.7%;温跃层梯度逐渐减小,水温呈现不同的层化结构,回水区上游水温较下游高;三条支流的光混比变化规律相似,水体中的总氮、总磷含量能够为藻类生长提供丰富的营养条件;春季水华的优势藻种及各优势种的分布区域有所不同,回水区上游更易暴发高强度水华,小江水华优势种主要包括蓝藻、绿藻、甲藻、硅藻;大宁河多发生以绿藻为优势藻种的水华,偶尔伴有甲藻、硅藻和隐藻水华,香溪河春季优势共存的水华类型较多见,多发生硅藻、甲藻水华,有时出现绿藻水华。倒灌异重流是三条支流水华暴发呈现分区的主要原因,水温及水动力条件差异是造成三条典型支流水华优势藻种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3.
三峡工程是举世瞩目的水利工程,在防洪、发电、航运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综合效益,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生态环境问题,尤其在库区支流,其水环境问题已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梳理了三峡库区支流生态环境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遵循"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理念,提出三峡库区支流系统治理的思路与措施,促进库区支流水资源涵养、提高水环境质...  相似文献   
54.
悬浮填料移动床处理苏州河支流河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采用悬浮填料移动床工艺处理苏州河支流河水,试验结果表明,填料填充率为50%,水力停留时间为1h,进水CODCr44-232mg/L,BOD519-10mg/L时,出水CODCr34.1mg/L,BOD59.1mg/L,在适宜的水温条件下,进水氨氮≤30mg/L,水力停留时间为1.5h,亦能取得较好的氨氮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55.
青藏高原湖泊小流域水体离子组成特征及来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鹤  李军  刘小龙  杨曦  张伟  王洁  牛颖权 《环境科学》2015,36(2):430-437
对青藏高原咸水湖蓬错、昂仁金错、打加错,淡水湖打加芒错、达格架温泉及各湖入湖支流阴、阳离子组成进行了分析.咸水湖阴离子以HCO-3、SO2-4为主,阳离子以Na+为主,属HCO3-SO4-Na和HCO3-Na型水;各湖支流及淡水湖阴离子以HCO-3或SO2-4为主,阳离子以Ca2+或Mg2+为主,属HCO3-Ca、HCO3-Ca-Mg、HCO3-Mg-Ca、HCO3-SO4-Ca、SO4-HCO3-Ca型水;达格架温泉阴离子以HCO-3为主,阳离子以Na+为主,属HCO3-Na型水.咸水湖主要受蒸发-结晶作用控制,各湖支流及淡水湖主要受碳酸盐岩风化控制,达格架温泉主要受热水-花岗岩作用控制.碳酸盐矿物沉淀时Ca2+优先Mg2+被移除,导致咸水湖具有较高的Mg2+/Ca2+比值.在阳离子组成端元贡献中,碳酸盐岩贡献最大(54%~79%),硅酸盐岩(13%~29%)和蒸发盐岩(4%~23%)次之,大气输入(3%~7%)最小.  相似文献   
56.
钟奇振  胡利 《环境》2002,(2):20-22
北江,古称溱水、肆水,是珠江的北支,发源于江西信丰县和湖南临武县,两大源流浈江、武江在韶关市区沙洲尾汇合后始称北江,流至三水市河口汇入珠江,全长573公里,在珠江的水环境保护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了解北江整体保护情况,记者率先奔赴韶关调查,然后顺流而下,对北江流经的清远市和佛山市也进行了一番调查。  相似文献   
57.
辽河铁岭段及其支流水质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2004年铁岭市环境监测的数据,采用《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对辽河铁岭段和四大支流的水质进行现状及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58.
基于16S rRNA和18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长江南京段21条主要入江支流不同水期底质多营养级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利用Shannon指数等分析了样品中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结果表明,42个样品的细菌群落归属于285个纲水平上的OTUs (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归属于62个门;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等,优势菌纲为β-变形菌纲、α-变形菌纲、δ-变形菌纲等。原生动物中的优势类群为不等鞭毛类(Heterknta)、囊泡虫类(Alveolata)和绿色植物(Chloroplastida),后生动物中的优势类群为节肢动物(Arthropoda)、轮虫(Rotifera)和线虫(Nematoda)。平水期底质的细菌、原生及后生动物的多样性相对较低,入江支流的水生态系统相对不稳定,尤其是金川河、七里河等。  相似文献   
59.
陈紫娟  宋献方  张应华  魏潇  唐瑜  秦文婧 《环境科学》2018,39(11):4946-4955
三峡水库干流回水对支流水环境的影响研究对水库支流富营养化防治及保障水库水质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2016年8月7~12日三峡水库低水位运行时对库区长江干流和主要支流进行采样和室内分析,初步揭示了三峡库区低水位运行时水库水体的水化学特征和研究了干流回水对主要支流水化学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EC值变化范围,干流为291~336μS·cm~(-1),支流不受干流回水影响水体为183. 7~518μS·cm~(-1),受干流回水影响水体为267~330μS·cm~(-1),接近干流.对于氢氧同位素特征δD值和δ~(18)O值分布范围,干流为-81. 60‰~-75. 16‰和-11. 57‰~-10. 26‰,支流不受干流回水影响水体为-59. 94‰~-43. 67‰和-9. 00‰~-6. 04‰,受干流回水影响水体为-77. 85‰~-50. 75‰和-11. 06‰~-7. 33‰,接近干流,与EC值和主要阴阳离子质量浓度值表现规律一致,表明干流通过回水影响支流水体组成进而影响支流的水化学特征,且支流受干流回水影响程度与支流河口距三峡大坝距离和支流自身流量大小呈负相关.支流不受干流回水影响的水体水化学特征与支流流域属性有关,人口密度大、耕地比例高的支流流域其水质较差.干流回水对水质较优的支流起污染作用,对水质较差的支流起稀释优化作用.  相似文献   
60.
镇江市位于长江和京杭大运河"十字黄金水道"的交汇处,是我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水上交通枢纽之一,区域内水量充沛、河网密布.近年来,该区域水环境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故调查镇江市主要河湖水体及沉积物污染现状,将为当地水环境质量的改善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基于此,本研究选择镇江市典型河湖水体共21个点位(金山湖10个点位,古运河及其支流共11个点位),在冬夏两季采集上覆水及沉积物样品测定其理化指标和氮素含量,并通过有机指数及有机氮对沉积物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①上覆水总氮(TN)浓度在冬夏季节分别介于1.95~15.71 mg·L-1和0.64~12.09 mg·L-1之间,平均值为4.01 mg·L-1和4.07 mg·L-1,平均值浓度高于地表水Ⅴ类标准.上覆水氨氮(NH4+-N)浓度在季节上均表现为冬季<夏季,空间上则表现为河流>湖泊;②沉积物TN含量在冬夏两季分别介于394.61~3288.09 mg·kg-1和869.21~3598.04 mg·kg-1之间,平均值为1928.58 mg·kg-1和2068.40 mg·kg-1.湖泊沉积物TN、NH4+-N、硝态氮(NO3--N)和有机氮(Org-N)含量均表现为冬季>夏季,而河流沉积物TN平均含量为冬季<夏季,NH4+-N和NO3--N则表现为冬季>夏季,表明河流沉积物在季节上的分布规律更为复杂;空间上,冬夏两季沉积物NO3--N表现为湖泊>河流,NH4+-N含量则表现为湖泊<河流.C/N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沉积物有机质主要来源于内源污染;③湖泊和河流沉积物超过60%点位属于有机氮污染Ⅳ水平,即存在有机氮污染,而超过70%和54.55%的湖泊和河流沉积物处于有机指数Ⅱ类水平,即较清洁水平,表明镇江市河湖沉积物主要为氮素污染.以上研究结果将为镇江市河流水体及沉积物氮素控制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