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8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28篇
基础理论   3篇
灾害及防治   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系统梳理和总结了前人对郯庐断裂带(安徽段)活动特征的研究成果,包括构造地貌、活动方式及年代、古地震探槽;应力状态的研究成果包括最大主应力方向、稳定性及动力机制分析等。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发现郯庐断裂带(安徽段)活动特征具有分段性,总体上具有东北新、西南老的特点,其最新活动年代为安徽北段的晚更新世;郯庐断裂带安徽段的最大主应力为NEE。说明该段整体受到近东西方向的挤压。  相似文献   
22.
为开展隐伏断层探测,明确断层空间位置和构造属性,在此基础上合理避让或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可以有效减轻地震灾害损失。在昔格达断裂带某区域,采用地下氡气测量法与音频大地电磁法相结合的方法探测隐伏断层。结果表明:2种方法所推断的断层区域较为吻合。地下氡气测量法简单方便,但无法确定断裂结构的深部延伸及产状变化,音频大地电磁法勘探深度大、效率高但干扰因素较多,具有多解性,二者结合的断层探测方法在研究区效果良好,对类似地区开展断层探测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3.
山东郯城麦坡地震活断层遗址,位于郯城高峰头镇麦坡村,包括断层陡坎、断头沟等构造地貌和古地震的痕迹,是一处宝贵的自然遗产。此处遗址对于开展构造运动和地震地质研究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24.
2010年当地时间1月12日下午4:53分,位于西印度群岛的海地共和国发生7.3级地震,由于震中距离首都太子港较近,仅16公里,而且震源深度很浅,距离地表约10公里,再加上海地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许多家庭没有能力建造能承受该级别地震的房屋建筑,所有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造成了1月12日的地震是在最糟糕的情况下发生的。海地总理19日称,强震造成的死亡人数可能高达20万!  相似文献   
25.
采用小波变换多尺度分析,将茅山断裂带中段的重力数据分解为不同尺度的重力异常,用于研究该区的地质构造特征。小波变换多尺度分析可以将重力数据分解为不同深度的局部异常和区域异常,局部异常解释为浅部地质体引起,区域异常解释为深部地质体引起。基于此种地质解释,分析了不同深度地质体与重力异常的对应关系,并对产生异常的原因进行解释,推断出该区的主要断裂构造,并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修正。研究结果表明,断裂带中段的构造形式与重力异常之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26.
本文以新编《江西省区域地质志》总结的地质构造新成果为基础,结合江西省地震局提供的地震记录,对江西省新构造格局、地震活动特点和动力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省地震震中分布与新构造格局密切相关,地震活动主要发生在北北东向的幕阜山—罗霄山地震活动带和怀玉山—武夷山—九连山地震活动带的南部。进一步理清了江西省主要的破坏性发震断裂和主要发震地区的构造环境,为优化地震区划、地震监测和防震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7.
沿长乐-南澳断裂带分布有非蛇绿岩型的镁铁、超镁铁质岩块;具中、新生代裂谷型岩浆组合;断裂两侧具有相似的变质岩基底及对应显著的地幔隆升地带。说明该断裂带为一条正在发育的中、新生代裂谷带。  相似文献   
28.
沂沭断裂带上跨断层定点水准高值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8月,沂沐断裂带上的冯家坊子和相公庄定点水准测量在更换了DiNill数字水准仪后同时出现高值变化。本文计算了冯家坊子、相公庄水准2000~2002年1~7月高差中数的偶然中误差,利用t检验、f检验对不同年相同时间段的均值、方差进行了统计检验,并结合地下水位、降雨、温度、环境等因素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分析了水准观测值与它们之间的关系;讨论了引起水准观测值出现显著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冯家坊子、相公庄水准出现的高值变化与更换了数字水准仪有关,而冯家坊子水准出现的高值变化还与温度、地下水位变化有关,相公庄水准SN向出现的高值变化还与周围环境干扰有关。  相似文献   
29.
中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的交汇部位,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大地构造位置决定,我国地震频繁,震灾严重。20世纪,全球发生的两次导致20万人死亡的强烈地震都发生在我国,  相似文献   
30.
位于扬子板块北缘、大别造山带南侧的广济-马口湖断裂带由一系列向NE逆冲的高角度叠瓦状逆冲断层和近NWW向的左行走滑断层组成,以浅层脆性变形为特征。沿断裂带广泛发育方解石脉及断层碎裂岩。断裂带围岩及方解石脉的碳、氧同位素测试显示:脉体的δ18OSMOW(13.37‰~16.68‰)较围岩的δ18OSMOW(18.53‰~21.44‰)明显偏小;而脉体的δ13CPDB(-1.54‰~2.76‰)与围岩的δ13CPDB(0.21‰~4.54‰)接近,且位于海相碳酸盐岩范围内,表明断裂带流体主要来源于下渗的大气水与围岩的水-岩相互作用。结合断裂带的构造变形特征、流体来源及热液方解石脉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确定广济-马口湖断裂带是一个较浅层次(3~5km)多期活动的逆冲、走滑断裂带;中扬子北缘燕山期的构造格局以双向对冲为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