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8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28篇
基础理论   3篇
灾害及防治   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1.
运用露头层序地层原理和方法,以古生物、红层和碎屑锆石U-Pb年龄资料为基础,研究江南断裂带周边地区志留系层序地层特征、富有机质页岩的产出特征及页岩气勘探前景。研究表明:江南断裂带以北高家边组具有形成页岩气藏的优越条件,可作为页岩气勘探的有利目的层系;江南断裂带周边地区高家边组和坟头组(江南断裂带以南称霞乡组、河沥溪组和康山组)仍归于下志留统,茅山组(江南断裂带以南称唐家坞组)归于上志留统,缺失中志留统;富有机质页岩主要发育于SSQ1三级层序中低水位体系域(lowstand systems tract,LST)、海侵体系域(transfressive systems tract,TST)和SSQ4三级层序中的凝缩段(CS)。  相似文献   
72.
四川汶川8.0级大地震作为内陆浅源地震,其破坏力极为巨大,相当于1000颗广岛原子弹,加上震中地处龙门山断裂带、山高谷深岩体破碎的地质特点,引发的山体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灾害,造成震中地区地动山移,河堵路断,严重影响了救援队伍和装备设施的进入,极大地加剧了救援难度和灾区人民的牺牲,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另一方面,由于许许多多新闻工作者和志愿者冒险深入灾区,于第一时间从现场发回的大量文字、  相似文献   
73.
玉树"4·14"地震发生后,地震造成山体松动、沟道堵塞,引发了许多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和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的影响,然而对于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其空间分布则主要还是受发震断裂的控制。选取巴塘河-结古镇地质灾害集中发育区进行了研究,发现玉树地震断裂对地质灾害发育有以下影响作用:(1)地震断裂两侧地质灾害发育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地震地质灾害的强发育区是在断层两侧2500 m范围内,而500 m范围内地质灾害最为发育。(2)玉树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主要分布于7度以上烈度区。(3)玉树地震滑坡、崩塌的优势主滑方向为东北—西南,近似垂直于发震断层走向。  相似文献   
74.
张磊  刘耀炜  包创  高小其  苏琴  方震 《环境化学》2019,38(4):777-783
断层土壤气是揭示断层性质和构造活动的重要地球化学手段,亦是研究断裂带释放气体对环境影响的重要观测途径.本文通过安宁河断裂带冕宁地区春季、夏季和秋季的三期断层土壤气观测,获取了Rn、CO_2和Hg的浓度和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安宁河断裂带冕宁地区地下气体Rn、CO_2和Hg释放具有不均匀性,土壤气测线从西至东主要有3个土壤气体异常区段,可能揭示出安宁河断裂带上的3组主要破碎带位置.不同季节下,土壤气CO_2和Hg浓度具有差异性,与温度和降雨有一定关系,显示出CO_2和Hg浓度的季节效应.在土壤气Rn、CO_2和Hg浓度较高的区域,居民生活应采取相应防护措施.本文结果为分析断裂带释放气体特征及对环境和生活的影响提供了地球化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5.
<正>汶川大地震的伤口尚未抚平,芦山地震又不期而至,很多人不禁会发出疑问:芦山地震与汶川地震有联系吗?地球进入地震活跃期了吗?地震可以预报吗?发生地震如何自救?芦山与汶川之间的直线距离不到200千米,从大地构造角度讲,两地都属于龙门山断裂带。这是一个夹在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之间的地震多发带,西南起于泸定附近,向龙门山断裂带上的汶川、芦山  相似文献   
76.
龙门山区震后山地灾害地质因素敏感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与山地灾害关系密切的地质环境条件入手,选择了岩性和断裂带大指标,以龙门山区为典型区,根据灾害发生学原理,建立敏感性评价模型,定量分析了岩性、断裂带等对山地灾害的敏感性,并根据敏感性指标对研究区进行了敏感性区分。结果表明:岩性对山地灾害的敏感性从大到小依次为次硬岩硬岩软岩层极软岩层;断裂带对山地灾害的敏感度主要集中在距离断裂带0~2 km范围内。  相似文献   
77.
通过对 1 970年以来 ,江苏南黄海地区的 9次ML>5 4中强地震发生前的中小震活动分析 ,发现该地区ML>5 4中强地震 (本文称为主震 )发生前 2~ 3年内均有一系列ML3 0左右中小地震发生 ,而且这些中小地震的空间分布与主震在同一断裂带上。根据断裂带上的中小震活动情况 ,运用地震活动性的有关分析方法 ,对未来地震进行外推 ,并进行检验。得出 ,可以将断裂带附近发生的一些ML3 0左右的小震 ,视为该断裂带上将要发生的主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