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7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44篇
安全科学   64篇
废物处理   70篇
环保管理   66篇
综合类   541篇
基础理论   42篇
污染及防治   138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931.
硫化物沉淀法处理含铅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硫化物沉淀化处理含铅废水,考察了Na2S投加量、反应初始pH等操作条件对铅离子去除效果的影响,以及硫化铅沉淀反应过程的动力学特征,并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对反应生成的硫化铅沉淀的粒径分布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S2-与废水中Pb2+之间的沉淀反应能较好地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特征;Na2S与Pb2+的最佳物质的量之比为3;最佳的反应初始pH为6~9。在最佳操作条件下,Pb2+的平均去除率为99.60%,反应出水中Pb2+平均浓度为0.13 mg/L,低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铅的排放浓度限值。反应生成的硫化铅沉淀的平均粒径为2.62μm,具有较好的沉淀性能,能够通过沉淀的方式与废水分离。  相似文献   
932.
膜污染是限制膜生物反应器(MBR)广泛应用的主要因素之一。针对MBR处理生活污水过程中存在的硝化效果不稳定与膜污染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MBR系统:通过吸附-预沉淀实现进水中碳氮的分离和单独处理,不仅提高了污染物去除效果,且能够有效控制膜污染。研究结果表明,吸附-预沉淀可以去除进水中约89.7%的有机物,系统出水COD、NH4+-N平均浓度为24 mg/L、0.78 mg/L,去除率分别为95.9%和98.1%。MBR中碳氮比的降低和硝化细菌比例的增加大大降低了MBR内MLSS、EPS和SMP含量,平均浓度分别为5 185 mg/L、41 mg/g MLSS和2.62 mg/g MLSS。在膜通量为4 L/(m2·h)条件下,TMP可稳定保持在20 kPa左右。通过吸附-预沉淀过程可有效控制MBR中的膜污染。  相似文献   
933.
针对新疆地区污水厂总磷去除效率有限,出水总磷存在超标排放风险的问题。试验中采用自配不同总磷含量的生活污水,通过小试试验,投加AlCl3进行试验室模拟化学除磷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进水总磷浓度为2~4mg/L时,投加AlCl3/TP质量比为8.6;进水总磷浓度为6mg/L时,投加AlCl3/TP质量比上升到13.1,出水总磷浓度均<0.5mg/L,AlCl3投加不会改变污水的pH值,化学沉淀最佳时间为30min。建议设计除磷沉淀池的停留时间为25min~30min。  相似文献   
934.
沉淀-絮凝结合法处理磷化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沉淀-絮凝结合法处理高浓度的磷化废水,以生石灰、氟化钠为沉淀剂,聚炳烯酰胺为絮凝剂对高浓度磷化废水进行了水处理与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对于磷化废水磷酸盐含量高达158 mg/L时,通过控制反应的pH值、沉淀剂及絮凝剂的投加量、沉淀时间等参数,使出水磷含量<0.5 mg/L,达到国家综合污水排放一级标准, 磷的去除率达99.5%,分别较氯化铁和硫酸铝等传统絮凝剂的磷去除率提高17.4%和15.2%;同时磷化废水中的COD和SS的去除率也能达到78.6%和83.6%, 絮凝剂及其处理成本均明显低于传统絮凝剂,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935.
有这样一群人:人老心未老,精神抖擞,活得洒脱;经历时间的积累,生活的沉淀,在某一行业成为专家,令人敬仰;虽然已经到了退休或即将退休的年纪,仍在安全生产领域奉献着自己的余热……  相似文献   
936.
由于氰化物的剧毒性以及农药废水的难生物降解性,含氰农药废水的治理难度较大。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在小试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处理污染物含量高、难生物降解含氰农药废水的组合工艺流程为:FeSO4络合沉淀→H2O2催化氧化→ClO2深度氧化。组合工艺流程处理效果好,操作方便,出水水质稳定。研究结果表明,当FeSO4加入量为理论计算值的1.3倍、3%H2O2和ClO2投加量分别为24 mL/L和200 mg/L时,废水中CN-离子的总去除率高达99.99%以上,COD总去除率达到99%。组合工艺不仅适用于处理高浓度含氰农药废水,而且也能为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的治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37.
研究了采用化学沉淀-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反渗透组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最佳条件,在pH=9,n(Mg2+)∶n(NH4+)∶n(PO34-)=1.2∶1∶1.05,搅拌速率170r/min,搅拌时间21 min条件下进行化学沉淀法脱氮,水解酸化反应器内废水停留时间10 h,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内废水停留时间12 h,...  相似文献   
938.
电镀污泥中铜镍回收方法及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电镀污泥中铜、镍的回收方法及工艺,采用硫酸浸出,浸出液在电压为2.4 V时电解3.5 h,铜的总回收率在99%以上,同时将Fe2 氧化成Fe3 ,电解余液(电解铜之后的溶液)加热至90℃,用磷酸盐调节pH至3.0,磷酸钠投加倍数为形成磷酸盐沉淀理论用量的1.4倍,99%的铁、铝、铬被去除.镍的总回收率约在97%以上.  相似文献   
939.
恢复钠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容量的再生过程会产生大量含盐废水,为回用这部分废水进行了模拟试验研究。根据不同阶段再生废水的水质特点,可将其分为高浓度部分和低浓度部分。对再生废水中硬度离子和氯离子最集中的部分高浓度废水进行分步沉淀处理,回用其中的氯离子;对于其余低浓度废水,则采用投加少量混凝剂,澄清后回用作清水,或部分弃置后直接回用为清水。试验结果表明,分步沉淀可有效去除硬度离子,澄清盐水补加氯化钠及盐酸后可回用作树脂再生盐水,并得到2种沉淀副产品。  相似文献   
940.
碳酸盐对化学沉淀法回收废水中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溶液中CO_3~(2-)对磷酸铵镁(MAP)法和羟基磷酸钙(HAP)法磷回收率的影响,并对回收磷所得产物进行了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为使磷回收率达80%以上,MAP法回收磷时n(CO_3~(2-)):n(Mg~(2+))必须小于0.5,HAP法回收磷时n(CO_3~(2-)):n(Ca~(2+))必须小于0.2;溶液中的CO_3~(2-)浓度对MAP法回收产物没有明显影响,但HAP法回收磷产物中会出现大量碳酸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