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0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467篇
安全科学   65篇
废物处理   35篇
环保管理   43篇
综合类   908篇
基础理论   183篇
污染及防治   170篇
评价与监测   61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41.
<正>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日前向媒体通报,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环境保护部制定并会同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0-2015)、《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1-2015)、《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2-2015)、《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3-2015)、《再生铜、铝、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3-2015)和《火葬场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801-2015)等6项国家大气污染物  相似文献   
142.
近年来在大气污染的防治工作中,柴油车污染防治的重要性日渐凸显.本文通过测试和文献检索等方法收集了97组与柴油车排放颗粒物无机元素排放有关的数据,采用k-means均值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类并对分类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柴油车无机元素排放占颗粒物比例的大致区间为:Si(0—4.62%)、Al(0—1.53%)、Ca(0—4.09%)、Na(0—2.61%)、Mg(0—2.68%)、K(0—0.85%)、Fe(0—3.4%)、Zn(0—0.54%)、Cu(0—1.49%)、Ni(0—0.06%),且所得无机元素的排放区间的置信水平均大于94%.同时得到的柴油车排放颗粒物无机元素分析结果,可以为后续柴油车排放颗粒物无机元素数据分析以及相关污染治理提供参考,进而促进我国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更好地保障人们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43.
采用柱实验,以泥炭颗粒作为缓释碳源,探究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下泥炭颗粒对反硝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泥炭颗粒可作为有效缓释碳源,当HRT为6.67h时,脱氮效果最好,硝酸盐氮去除率能达到81.9%。(2)出水COD较低,最终为9~12mg/L,不会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亚硝酸盐氮先升后降,最终均小于0.2mg/L,未出现积累现象,泥炭颗粒可作为生物脱氮反应器中长期运行的缓释碳源。  相似文献   
144.
基于珠三角大气超级站2013年8月至2014年3月PM2.5、PM2.5中主要水溶性无机离子组分及其重要气态前体物等参数的逐时在线监测结果,揭示当地大气PM2.5中二次无机组分与其气态前体物的相互作用,以及PM2.5理化特性与成因的季节差异。结果表明,观测期间,PM2.5、PM10的年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64.2、105.1μg/m3,PM2.5在PM10中所占比例(PM2.5/PM10)平均为61.1%。SO2-4、NO-3、NH+4的年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6.6、9.0、10.2μg/m3,3者之和(SNA)占PM2.5的比例(SNA/PM2.5)平均为55.8%,体现了二次转化对珠三角地区PM2.5污染的重要影响;不同季节,SNA/PM2.5为46.0%~64.3%,夏季最低,冬季最高,其中SO2-4、NH+4对PM2.5的贡献相对稳定,NO-3贡献的季节差异较大;秋、冬季各项观测参数浓度的日变化规律相对明显,夏季除HNO3和NH3外,多项观测参数在低浓度水平波动,日变化规律不明显;珠三角大气中具有足量气态NH3以中和硫酸盐和硝酸盐,PM2.5中NH+4、SO2-4、NO-3主要以(NH4)2SO4和NH4NO3形式存在;本研究站点夏季的硫氧化率和氮氧化率均高于广州市,这充分体现了该站点的区域性特征。  相似文献   
145.
为解决水体因低碳氮比而导致脱氮效率差的问题,将颗粒聚己内酯(PCL)重新塑形为阶梯环状,研究其作为反硝化过程的生物膜载体与固相碳源的反硝化性能。结果表明,在静态实验中,平均反硝化速率为8.57 mg NO3-N/(L·h);反硝化过程为零级反应。连续填充床实验中,超过90%的硝酸盐可被去除,出水NO2-N质量浓度低于0.20 mg/L;出水NH3-N质量浓度略有上升;出水溶解性有机碳(DOC)先上升后降低至1 mg/L左右。电子扫描显微镜扫描显示,PCL阶梯环反应表面空隙率较高,表面生物膜以杆菌为主,反应后被明显腐蚀;液相色谱检测显示PCL阶梯环分子量反应前后略有下降,其结构未受到破坏;表明该材料适合作为反硝化反应的碳源的同时,又可以作为载体供微生物附着生长。  相似文献   
146.
NO_3~-对水环境是污染物,对土壤而言则是肥料,因此NO_3~-高效吸附剂的研发对于水环境治理和土壤保肥均有重要意义。以废弃稻秆为原料,结合物理、化学改性手段制备出稻秆(RS)、生物炭稻秆(RS-B)、乙二胺稻秆(DMF-RS)和乙二胺生物炭稻秆(DMF-RS-B) 4种NO_3~-吸附剂,通过SEM和FTIR等方法表征其表面特性和官能团特性确定改性情况,对比4种吸附剂对NO_3~-的去除效果和有机碳源溶出量。结果表明,4种吸附剂中DMF-RS-B对NO_3~-的去除效果最好。在NO_3~-初始质量浓度为30 mg/L,吸附剂投加量为4g/L,pH=2,吸附时间为10 min时,其最大去除率可达61. 22%,表观吸附量达15. 31 mg/g。吸附剂对NO_3~-的吸附过程符合D-R吸附等温方程(R~2 0. 99),吸附过程为多分子层吸附且是自发放热过程。通过实际水样测试,DMF-RSB对NO_3~-的吸附效果显著,且出水无二次污染。本吸附剂亦可作为缓释固相碳源及土壤保肥(氮肥)材料,是绿色无污染的吸附剂。  相似文献   
147.
通过3年田间试验,比较分析了草莓有机与无机种植系统的能流、经济流及对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系统草莓产量、经济效益均高于无机系统;有机系统能量产投比仅为无机系统的25%,但投入的绝大部分为可再生能源;有机系统土壤有机质、微生物量高于无机系统,具有更好的土壤条件  相似文献   
148.
本文运用了生态经济学的原理,对草莓在有机和无机种植系统内能量流动、物质转化以及经济效益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处理区施用几乎相同氮量的有机肥(175kg/hm ̄2)和无机肥(164kg/hm ̄2),其有机区草莓的生长发育、产量均明显好于无机处理区;有机草莓的光能利用率和氮素产出/投入分别比无机草莓提高了64.24%和57.72%;同时证明,优质有机肥可改善草莓的良用品质,并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9.
曲久辉 《环境化学》1996,15(5):404-409
引入流动电流这一重要电动化学参量,研究了在天然浑浊水中SC的基本模式,撮了SC与水中悬浮胶体颗凿表面电荷量及无机阳离子之间的理论关系,探讨了离子的浓度,性质,存在环境等对体系电动特性的影响,并对水中常见8种阳离子共存条件下的电动化学特性进行了实验分析,从而建立了无机阳离子对胶体的聚沉能力与电动响应特性之间的实际联系。  相似文献   
150.
无机阴离子对TiO2/SiO2光催化降解酸性红B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唐玉朝  胡春  王怡中 《环境化学》2002,21(4):370-379
以酸性红B为模型化合物,分别考察了6种常见的无机阴离子对TiO2/SiO2复合光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并考察了导致催化剂失活的无机阴离子的最低浓度。结果表明,除了HCO3^-能引起催化剂部分不可逆中毒外,其余5种离子并没有在催化剂形成占位。失活的催化剂通过简的HCl冲洗即可再生。另外,对催化剂的失活机制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