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3篇
  免费   162篇
  国内免费   452篇
安全科学   616篇
废物处理   89篇
环保管理   487篇
综合类   2019篇
基础理论   146篇
污染及防治   324篇
评价与监测   31篇
社会与环境   55篇
灾害及防治   5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373篇
  2013年   203篇
  2012年   259篇
  2011年   289篇
  2010年   248篇
  2009年   200篇
  2008年   261篇
  2007年   243篇
  2006年   200篇
  2005年   202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0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1.
含铬、锰酸性废水处理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科学动态》2004,(1):18-20
  相似文献   
62.
《环境科学学报》2006,26(9):1425-1425
SWAT模型是美国农业部农业科学研究院(USDA—ARS)和美国德州农工大学(Texas A&M University)联合开发的流域尺度模型,主要用于模拟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水量,预测土地管理措施对不同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和管理条件的环境影响,在流域水土流失防治、非点源污染治理和区域环境管理等方面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63.
射流曝气SBR技术在屠宰废水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应用射流曝气和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SBR)治理屠宰废水的工程实例。半年多的运行情况表明,该系统具有很好操作性和稳定性,当系统污水排放量或有机负荷发生较大波动时,有较好的缓冲适应能力,并能保证整个系统稳定达标。  相似文献   
64.
水温对氧转移速度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上澳塘水体的曝气充氧实验,研究了温度对氧转移速率的影响,测定了温度系数,为上澳塘水体曝气化的工程实践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65.
英国推崇过绿色圣诞 从传统意义上来说,英国绝大多数人都想度过一个白色的圣诞节.然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却倾向于把圣诞节装扮成一个绿色的节日.  相似文献   
66.
不同农业灌溉用水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态  庞奖励  文青 《环境保护》2007,(10):44-46
编者按 土壤管理和土壤利用方式影响着土壤的发育方向和土壤的性质(如土壤质地、土壤环境、土壤生态等).农业生产中对土地的不同管理措施或方式直接影响着农业土壤的发展方向和土壤环境变化.城市污水往往有较高的肥力,利用其灌溉农业,即能利用水源又能利用其中的肥源,有利于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67.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与处理方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垃圾的处理是指通过各种方法将垃圾转化为符合环保要求的某种物质或能量形式的过程。较系统地分析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对传统的填埋法、焚烧法、堆肥法与创新的资源化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并作了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68.
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系统的选择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上海城市生活垃圾处置为对象,利用层次分析方法,选择了分选回收+堆肥+卫生填埋的综合处置系统,并且确定了堆肥方式应首先考虑仓式静态好氧堆肥。经过运行费比较,所选择的综合处置系统比现行的处置系统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69.
论述了目前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的优缺点,指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即生物反应器填埋。它是一种通过人为调控手段强化填埋场内微生物的作用,从而加速填埋垃圾的转化和稳定进程的垃圾处置方法。  相似文献   
70.
中新 《沿海环境》2003,(3):26-26
如果说先行国家的环境教育是“正规军”,目前我国的环境教育则是无专门教材、无专业教师、无课程设置的“游击队”。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环保意识的培养必须从中小学生抓起,让环境教育早日走进课堂,使孩子们从小就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环境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目前我们中小学生的环境教育处在边缘学科位置,与日益严峻的环境形势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极不相称。我们的环境教育方式多半属于渗透、粘贴或寓教于乐的状态,环境教育更多地停留在一种“课外活动”的层次上,而教育内容又都与人们普遍关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