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1篇
  免费   373篇
  国内免费   1210篇
安全科学   1009篇
废物处理   134篇
环保管理   357篇
综合类   3137篇
基础理论   389篇
污染及防治   716篇
评价与监测   98篇
社会与环境   106篇
灾害及防治   98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141篇
  2021年   175篇
  2020年   145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160篇
  2015年   210篇
  2014年   364篇
  2013年   272篇
  2012年   243篇
  2011年   325篇
  2010年   270篇
  2009年   287篇
  2008年   366篇
  2007年   526篇
  2006年   345篇
  2005年   336篇
  2004年   236篇
  2003年   174篇
  2002年   139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采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压力式好氧接触氧化工艺处理锦州九洋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制药废水,该工艺技术成熟、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可靠。结果表明处理后的出水水质可以满足排放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992.
生物质热解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阐述了生物质的特点及其热解的定义和热解机理,综述了生物质热解过程中,温度、升温速率、物料特性(如种类、分子结构、粒径和颗粒形状等)、滞留时间、压力等操作条件对生物质热解及其产物分布组成和特性的影响,指出了生物质热解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993.
2种MSW好氧生物反应器型填埋方式的对比实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系统分析现有MSW生物反应器型填埋方法优缺点基础上,对其改进,将强制通风好氧和渗滤液循环2种方式有机结合组成新的反应器(称之为反应器A) ,与只有强制通风好氧的反应器(称之为反应器B)作对比.实验过程中对2反应器中NH3、CH4、CO2、pH、温度、电导率及沉降进行控制和监测,对渗滤液中Fe3+和NH4+进行监测与分析,研究2种MSW好氧生物反应器对所填垃圾降解及所产生渗滤液中COD、Fe3+和NH4+的去除效果,探讨两者对所填埋垃圾降解和渗滤液中所测参数去除机理,从而得出反应器A比反应器B对垃圾和渗滤液有更好的降解和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994.
低强度超声波改善污泥活性   总被引:45,自引:11,他引:34  
采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好氧活性污泥为试验材料,以好氧呼吸速率(OxygenUptakeRate,OUR)为指标,研究活性污泥在超声波强度0~1.2W/cm2、辐照时间0~40min处理后活性的变化.发现当采用超声波强度0.3W/cm2,辐照时间10min,对提高污泥活性的效果最为显著,不适当的处理时间与处理强度则不利于污泥活性的提高.因此,利用超声波激励污泥活性存在最佳的超声波强度和辐照持续时间.另外,研究了强度0.3W/cm2,辐照时间10min超声波辐射处理后0~48h中污泥活性的变化规律,发现超声辐照8h后污泥活性达到最大值,为辐射处理后初始活性的2倍,24h后超声波的强化作用基本消失.因此,可采用强度0.3W/cm2超声波每隔8h取反应器中的部分活性污泥辐照10min后再返回反应器,来提高生物反应器的处理效率.本文还对低强度的超声波改善污泥活性的可能机制进行了假说性解释.  相似文献   
995.
于宏兵  黄涛  林学钰  吴睿 《环境科学》2005,26(6):110-114
采用70℃高温水解酸化、高温厌氧、高温好氧、高温生物活性碳(BAC)组合工艺,对玉米深加工行业的高温工艺废水进行分相与分段处理研究,分别对COD、VFA、氨基酸等的去除处理效果进行研究和评价,在高温条件下完成高温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并达到回用热水、节能目的.结果表明:组合工艺系统对高浓度有机废水COD总去除率达到99.62%,VFA和氨基酸均为100%,出水COD<50mg/L,达到中水回用COD标准值,其中水解酸化相COD去除率占总去除率的49.7%,产甲烷相占33.7%,好氧段占14.5%,BAC段占1.1%;厌氧段占VFA总去除的56%,好氧段为21.2%,BAC段为21.8%;厌氧段占氨基酸总去除的34.8%,好氧段占62%,BAC段占3%.其中水解酸化有机负荷达到36.2kg/(m3·d).高温好氧和BAC组合工艺进水COD 3 500mg/L条件下,COD去除率仍能达到95.8%.整个系统运行平稳,抗冲负荷强,各段出水pH均在6.6~7.5之间波动.  相似文献   
996.
Pd/CZ/Al2O3催化剂的制备、表征与三效催化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Fang SP  Chen HD  Tian Q  Yao Q  Han Y 《环境科学》2005,26(5):12-16
以共浸渍法制得的氧化铝负载铈锆固溶体为载体,并浸渍贵金属Pd得到了Pd/CZ/Al2O3催化剂.实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在老化前后都表现出良好的三效催化活性,新鲜样品Pd/CZ/Al2O3活性与Pd/CZ相当,老化后样品前者优于后者.结合XRD,BET,TPR等表征手段,讨论了Pd/CZ/Al2O3的催化活性特别是高温老化后活性与其组成结构之间的内在关系,揭示了其老化后仍具有较高活性的主要原因在于保持了Pd与CZ/Al2O3复合载体之间的强相互作用(SMSI).  相似文献   
997.
天然水体腐殖质对双酚A光降解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以中压汞灯模拟太阳光光源,研究了双酚A(BPA)在水体腐殖质中的光降解过程,探讨了不同来源的腐殖质、腐殖质浓度、BPA初始浓度、溶解氧等因素对BPA光解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BPA在纯水体系中直接光解很慢,但在腐殖质溶液中光解迅速,符合拟一级动力学反应,改变BPA初始浓度对BPA光解速率的影响不明显,增大溶解氧浓度会抑制BPA光解,通过活性氧分子探针鉴定了腐殖质吸收光辐射产生的羟基与单线态氧,利用GC-MS鉴定了双酚A在Nordic湖富里酸(NOFA)中的光敏化降解产物,推测出BPA敏化降解的可能历程为能量转移导致的直接光解、羟基加成和羟基氧化。  相似文献   
998.
模糊识别在水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对水质进行综合评价,其关键问题是如何合理地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将最优权法引入模糊评价以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系数.通过求解权向量的最优解来确定各指标权重,可避免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的主观任意性,增加评价结果的分辨性.实例计算与结果对比表明,该方法克服了各指标的权系数随实测样本的不同而变化和评价结果分辨性差的缺点,提高了模型的通用性和评价结果的可比性,同时也简化了多次重复确定权系数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999.
为探究高、低浓度臭氧旁路处理对中试系统出水水质、污泥减量率的影响,采用两组系统(对照组:厌氧/缺氧/好氧(A/A/O),试验组:A/A/O+臭氧旁路处理)在5个工况下运行183d.结果表明,利用剂量为13mg/g MLSS(25mg/g MLVSS)臭氧处理占生物反应池容积20%的回流污泥时,系统运行性能良好;在此操作...  相似文献   
1000.
薛翦  邱实  尹浩  刘桂建 《火灾科学》2007,16(2):67-71
煤的热解机理和热解物质的形成与释放特征是煤田火灾研究领域的重要基础问题.本文以淮北不同煤种(烟煤,无烟煤,天然焦)为研究对象,在高真空条件下对样品进行热解,利用分子泵即时将热解气体产物抽入高分辨质谱检测器,在线分析热解过程中CO2的释放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天然焦热解过程中产生的CO2,主要是样品和体系中残留以及吸附在煤微孔隙中O2分子反应生成;烟煤和无烟煤热解产生的CO2,主要是其内部含氧官能团在受热过程中分解形成,为不同煤种自燃发火防治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