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2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75篇
安全科学   382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39篇
综合类   564篇
基础理论   56篇
污染及防治   23篇
评价与监测   33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地铁运营系统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地铁系统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笔者在对国内外63起地铁典型事故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地铁火灾、列车脱轨、拥挤踩踏、中毒窒息、列车撞车等危险有害因素,并对影响事故的后果严重度和发生频率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危险度计算查阅赋值表,从而确定了影响地铁运营的危险度,作出了量化分级,同时对可能导致事故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危险有害因素的防治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2.
日前,"第10届职业性呼吸系统疾病国际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卫生部相关负责人指出:我国的职业病形势十分严峻,目前我国有毒有害企业超过1600万家,受到职业病危害的人数超过两亿.  相似文献   
63.
1.校园伤害事故及其分类 1学校责任事故 学校责任事故是指学校由于过失,未尽到相应的教育管理职责而造成学生的学生伤害事故.包括学校提供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或有明显的不安全的危险、有害因素;学校的管理制度存在明显疏漏或者管理混乱,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学校教职工在履行教育教学职责过程当中违反有关要求及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64.
个体防护装备是指人们在生活和劳动过程中为防御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有害因素伤害人体而穿戴和配备的各种物品的总称,俗称个人防护用品.首先,从特点上看,个体防护装备是以保护人身安全与健康为根本目的,以防御恶性、突发事件的损伤为主要目标的特殊商品,是保障人员生命安全的最后防线,是各行各业和各类人员都离不开的特殊用品.  相似文献   
65.
选矿拜耳法生产氧化铝是典型的冶金化工过程,涉及到了多种危险有害因素.本文通过对国内现役选矿拜耳法氧化铝生产装置进行调研,同时结合国内外其他涉及氧化铝生产厂家的情况,分析并指出了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而提出了相应对策措施,可为企业消除事故隐患实现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66.
锻造过程中广泛应用加热炉,在投入或取出锻件而打开炉门时,存在着高温、强辐射热。锻造或加热炉可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如车间内通风不良,会污染车间空气;锻造时,会产生极大的噪声和振动;手工锻造需要繁重的体力劳动;由于锤打时,铁渣、铁屑到处飞溅,容易造成外伤,因此应做好预防。  相似文献   
67.
李帅 《安全与健康》2005,(5S):52-52
由德国Zielonka公司最新研制生产的新生代空气净化产品.被欧美一些媒体认为是“空气净化”界的一大创造,主要在于它通过分解空气中有害气体和异味的分子链,还原出对人体无害的氧气和氮气无害气体,从而达到了净化空气和除臭的效果。  相似文献   
68.
在生产过程中,水泥厂煤粉制备、原料煅烧等工艺环节会产生大量烟尘、粉尘。同时,由于碳的不完全燃烧还会生成少量一氧化碳(CO)等有毒有害气体,这些气体会在原料磨、收尘器、煤粉库以及窑尾、窑头等密闭空间内积聚,检修过程中极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69.
仿真饰品与人体皮肤直接接触,其安全性与消费者健康密切相关。对我国制造的162个仿真饰品中的总铅、总镉、总汞、总砷、总铬和6价铬质量比进行了检测,采用四分位稳健统计法对6种有害元素的质量比进行了统计描述。利用本征矢量投影技术对试验数据进行降维处理,使样本点在新变量PC1、PC2空间的整体分布趋势及特征得到清晰表达,并对造成异常样品点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进一步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仿真饰品中有害元素的分布特征可基本确定为两个因子:Pb和Hg。因子分析的结果对解释影响样本点差异的实际变量方面更具实际意义,即仿真饰品样本点的异常值可归为两类:受Pb因子影响和受Hg因子影响。  相似文献   
70.
魏宁 《安全》2010,31(4):42-44,48
2008年10月10日,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在北京召开《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修订)审查会。会上,审查委员会专家一致同意通过对该标准进行修订后版本的审查。2009年10月15日,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