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7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280篇
安全科学   500篇
废物处理   127篇
环保管理   116篇
综合类   958篇
基础理论   175篇
污染及防治   114篇
评价与监测   49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2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7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32.
全球金属与能源利用效率简介北京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曹志平1概况1.1金属和矿产的消耗资源利用强度一般可以用投入一产出比例来表示,如可用原料重量与GNP(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表示。研究表明,自70年代以来,全世界的原料消耗量/GNP(GNP以不变价计,可以...  相似文献   
33.
以小清河干流底质为研究对象,为了更好地了解固体颗粒物上有毒金属被浸取进入液相情况.分析了三种不同浸取剂(DTPA、EDTA、NTA)的提取液中有毒金属Pb、Cr、Cu、Zn、Cd的含量。结果表明.金属浓度因浸取剂种类及金属本身类型不同而不同。由于固体颗粒物上金属的毒性及其可流动性与其存在形态密切相关。选取连续浸取法来考察底质样品中金属形态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底质中Pb主要以氧化物键合态和碳酸键合态存在;Cr主要以有机键合态存在;Cu以有机键合态为优势存在;Zn主要以有机键合态和氧化物键合态存在;Cd主要以可交换态存在。  相似文献   
34.
本调查是“沈阳市有毒有害废物调查,评价及防治途径研究”科研工作的一部分.这部分工作为这项科研工作的继续开展及沈阳市有毒有害废物方面的环保工作提供了准确数据和科学依据.在本调查概要中详细介绍了调查的目的、对象、内容、方法及工作程序,从中可清楚地了解到沈阳市有毒有害废物不同种类、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产生情况、处理处置情况、回用情况.最后对调查概要做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35.
36.
《环境科技》2005,18(3):14-14
由日本数所大学和研究单位的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近日称,他们已经确定,人们吸入柴油车排放的一些化学物质会导致低血压及心脏病。研究人员说.这些物质是由一种被叫做杀螟硫磷的杀虫剂分解后生成的。  相似文献   
37.
一旦 《沿海环境》1999,(8):17-17
中国预防医科院营卫所、中国医科院放射所等单位曾采集市售或农家食品按当地习惯烹调后制浆,测定32种元素及6种放射性核素含量,并估算人体摄入量.结果表明,我国膳食污染状况有所改善,铅、镉、贡的平均含量有的已达限量的一半或更低.例如,豆类中的汞已达限量的82%,蔬菜中的铬也接近限量的一半,蛋类中的铬接近限量的44%.谷类中的铬、蔬菜和蛋类中的铅及水产品中的镉和硒也有类似状况.但食物中氯、钠含量高,而钙、锌、钾元素含量却低.  相似文献   
38.
39.
Fe3+催化氧化S(Ⅳ)反应机理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禾志强  刘启旺 《环境科学学报》2006,26(10):1701-1706
通过分析酸性条件下(pH为1~3),Fe3 催化氧化S(Ⅳ)过程中溶液吸光度变化的趋势,对Fe3 催化氧化S(Ⅳ)的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推导.实验证明,液相中该反应机理主要是催化氧化与自由基反应相结合,O2的存在对于反应有重要作用,O-2的生成是S(Ⅳ)被氧化的关键;当水中溶解氧接近耗尽时,反应进程发生改变.当Fe3 、S(Ⅳ)浓度增加,自由基生成量增加时,有利于反应进行;作为反应产物,Fe2 、S(Ⅵ)浓度增加,反应推动力减小,反应速率降低;同时Fe2 、SO24-可以与溶液中的其它物质形成配合物,影响了Fe3 -S(Ⅳ)配合物的生成与分解,不利于S(Ⅵ)的氧化.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