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3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317篇
安全科学   257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107篇
综合类   877篇
基础理论   244篇
污染及防治   63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社会与环境   71篇
灾害及防治   100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卸荷带的判别与计算,直接关系到岩体边坡的长期稳定性及致灾安全性.针对均质岩体边坡,采用弹性理论楔形体力学模型,提出了开挖岩体边坡力学模型,建立了开挖岩体边坡应力的计算方法;从开挖高度、开挖坡度、台阶宽度、岩体粘聚力、内摩擦角及岩体容重等方面,通过敏感性分析,探讨了开挖岩体边坡卸荷带宽度的变化规律,据此采用量纲分析法,建...  相似文献   
82.
在北京地区某加油站开展的前期石油类污染物自然衰减现场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本次试验得到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变化趋势及O2、CO2含量沿土壤深度分布和前期试验结果呈现相同的规律,说明基于自然衰减法设计实施的加油站现场试验检测分析结果可靠,试验方法具有合理性、可操作性及可重复性.进一步的理论分析对前期试验结果进行了验证,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氧平衡和碳平衡计算对加油站土壤内的自然衰减方式进行评价,验证了该加油站地下土壤中实际发生的微生物降解既有需氧降解也有厌氧降解;(2)利用有机物的一级衰减模型对该污染现场土壤中石油类污染物的降解速率和半衰期进行计算表明,2次试验计算得到的石油类污染物的半衰期基本一致,该污染现场石油类污染物的半衰期为50 d左右;(3)在此基础上,对该加油站包气带土壤的自然衰减能力和环境质量进行评价,2次试验结果均表明该污染现场在自然衰减的作用下已经不存在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83.
施用氮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广施氮肥易引起包气带土层和地下水中的氮素污染,开展有关包气带土层中的氮素转化、消散以及脱氮防护的相关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选择河北山前平原较典型的包气带土层,依托野外试验田区构建的原状渗透土层系统和室内构建的一系列移位原状土柱系统,探索采用向这些土层中施入一定的硝态氮溶液,及配合同步测定土壤的...  相似文献   
84.
煤基腐殖酸对外源砷胁迫下玉米生长及生理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用于砷污染土壤治理的煤基腐殖酸,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了施用不同种类和浓度的煤基腐殖酸及EDTA对外源砷胁迫下玉米株高、株鲜重、株干重、根干重、砷积累量、叶片抗氧化酶(POD,SOD和CAT)活性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1种供试煤基腐殖酸均促进了玉米生长,提高了叶片POD、SOD和CAT活性。其中6和10号腐殖酸可降低土壤砷活性和显著抑制玉米吸收和积累砷,而8和9号腐殖酸增加了土壤活性砷和显著促进了玉米对砷的吸收和累积,且不同程度地强于EDTA。除8和9号外,其余腐殖酸均可明显降低玉米叶片脯氨酸的含量。EDTA可显著促进玉米吸收和积累砷,且加剧了砷对玉米的危害。因此,8和9号供试煤基腐殖酸可以替代EDTA活化土壤砷,与植物配合以提高砷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速度和效果,而6和10号供试煤基腐殖酸则可用于土壤砷钝化剂,以保证作物产品的安全。  相似文献   
85.
为了探索水泥窑共处置危险废物过程中重金属流向分布规律,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Cr、As、Pb在煅烧熟料、颗粒物和尾气中的残留率。在900、1 000、1 100、1 200、1 300和1 450℃温度条件下,将添加Cr、As和Pb化学试剂的生料分别进行煅烧,模拟重金属在水泥窑内不同温度带的煅烧过程。结果表明,6个温度条件下,Cr主要分布在熟料中并且呈现不规则变化;颗粒物中的Cr在1 200℃条件下分布量最大,所占比例为32.79%(w);在900℃和1450℃条件下,烟气中的Cr分布量最大,所占比例为0.24%(w)。6个温度条件下As主要分布在熟料中并且1 000~1 450℃条件下稳定在81%~83%之间;在900℃条件下,As在熟料中的残留率最大,所占比例为97%(w);在1450℃条件下,As在尾气中的分布达到最大值,所占比例为0.0023%(w)。6个温度条件下,Pb在熟料中的残留率随着温度升高而逐渐减少,挥发颗粒物中的含量呈现相反的趋势;尾气中Pb的含量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86.
《环境技术》2009,27(1):51-59
本标准是对GB/T12351-1990的修订,与GB/T1235-1990相比,主要不同之处有:  相似文献   
87.
NSGA Ⅱ在应急物资储备库选址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应做好应急物资的储备.应急物资储备库选址问题就成为优化应急物资储备的关键.应急管理中的应急物资储备库选址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已不是简单的单目标决策问题.针对此问题,构建了选址模型,并且引入NSGAⅡ解决模型中的多目标优化问题.求解后得出一系列Pareto最优解,其解空间分布均匀,并且具有良好的收敛性和鲁棒性,决策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从中选取最合适的解.对某应急物资储备库选址问题进行了讨论,结果证明此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8.
针对巢湖湖滨带水生植物消失的问题,提出浅水区自组织生态修复技术框架,并开展工程示范。该技术框架依据湖泊水生植被恢复的环境条件需求,针对不同区域湖滨带情况,提出合理的修复目标,进而集成系列工程措施,改善湖滨带环境并恢复水生植被。根据该技术框架实施中试工程,恢复湖滨带水生植被面积5万m2,使水生植物多样性增加70%,植被盖度由30%提高到60%。该技术为巢湖湖滨带生态修复提供技术支撑,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9.
渗滤液污染包气带中铁的形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渗滤液场龄和包气带岩性两方面出发,研究了新、老渗滤液对亚粘土和细砂包气带环境中Fe的含量及存在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新、老渗滤液分别能使细砂包气带介质中除残渣态以外Fe的含量增加16.68%或降低13.82%。亚粘土比细砂作为包气带介质更能缓冲渗滤液对介质中Fe的影响程度,其受影响范围在包气带0~20 cm深度处。当亚粘土为介质的包气带被新渗滤液污染后,其表层介质中碳酸盐结合态Fe的含量会增加15倍之多,为缓冲渗滤液Fe的污染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这部分Fe的存在也是潜在的二次污染源,在环境pH急剧变化的情况下,它可能会引起地下水高铁污染。  相似文献   
90.
危险源分类     
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危险源很多,存在的形式也较复杂,这在辨识上给我们增加了难度。如果把各种构成危险源的因素,按照其在事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划分成类别,无疑会给我们的危险源辨识工作带来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