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4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57篇
安全科学   29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54篇
综合类   284篇
基础理论   40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社会与环境   62篇
灾害及防治   2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岷江上游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李虎杰 《四川环境》2001,20(4):51-52,56
岷江上游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森林破坏、植被生态功能退化、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在上游地区应加强退耕还林还草,建立生态型持续农业系统和生态文明示范区,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群众的综合素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2.
松花江下游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水质生物学评价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0  
1999—2005年对松花江下游江南屯断面及支流梧桐河断面进行了11次底栖动物生态调查.调查期间共发现底栖动物39种,其中水生昆虫21种,软体动物12种,环节动物4种,甲壳动物2种.江南屯与梧桐河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呈现显著差异,在发现的39种底栖动物中,仅有14种于两断面都有分布.分布于江南屯断面的主要底栖动物及其出现率为:纹石蚕100%,箭蜓80%,黑龙江短沟蜷80%,钩虾80%,二尾蜉60%,细蜉60%,灯蛾蜉60%,东北田螺60%.分布于梧桐河断面的主要底栖动物及其出现率为:黑龙江短沟蜷100%,东北田螺100%,扁蛭100%,珍珠蚌60%.从栖息密度来看,梧桐河断面中软体动物密度最大, 优势种为东北田螺,江南屯断面则以水生昆虫占优势.此外,两断面的底栖动物数量在不同年份也存在显著变化.水质生物学评价结果表明,梧桐河断面多年处于中污染状态,江南屯断面的污染状况在总体上较梧桐河断面轻,这主要是由于梧桐河断面高负荷的耗氧有机物引起水体中溶解氧含量匮乏,从而导致底栖动物的生存条件严重恶化.   相似文献   
103.
渭河上游天然径流变化及其自然与人为因素影响贡献量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渭河上游入陕西境内的水量不断减少,90年代天然径流量仅为60年代的60%。分析天然径流与降水的相关关系,对降水与非降水因素对径流减少的贡献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降水与非降水因素共同作用使得渭河上游径流量不断减少,且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非降水因素的贡献率逐渐增强,成为影响渭河上游天然径流量减少的主要因素。分析天然径流量与气温的相关关系,两者的相关系数在0.47以上,采用假设法,将气温从非降水因素中提取出来,进一步分析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80年代以前,以自然因素影响为主,80年代以后,以人为因素影响为主,且人为因素的影响程度在逐渐增强,其原因在于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导致径流减少。  相似文献   
104.
哈尔滨松北区城市湿地的生态安全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哈尔滨松北区城市湿地为研究对象,选择10个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研究了松花江发生污染事故前后城市湿地的生态安全状况.结果表明:发生污染前哈尔滨松北区城市湿地东区的生态安全程度最高,发生污染后中区的生态安全程度最低;西区的抗干扰能力较差.各主因子中以水因子的下降幅度最大,说明水污染直接影响了哈尔滨松北区城市湿地的生态安全.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哈尔滨松北区城市湿地的生态安全对策.   相似文献   
105.
松花江水环境问题剖析与污染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从松花江污染类型,污染特征等方面分析了松花江水污染现状,从全流域工业结构与布局及城市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分析了松花江污染成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松花江流域管理模式,污染防治措施,及完善体制及建立市场化机制等具有可操作性水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6.
松花江水环境污染特征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花江是中国有机污染危害严重的河流之一.松花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有机污染物造成的生态污染危害,松花江的环境污染特征是有机污染冰封期加重和点源污染突出.根据松花江的污染危害及特征文章提出了污染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7.
108.
《环境保护》2007,(5A):1-1
5月的松花江水,冰雪初融,春意盎然。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长周生贤第四次来到松花江畔,进行实地调研考察。他提出一个明确目标,要让松花江休养生息。这既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政府坚持执政为民、为人民谋福祉的重要举措;既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老工业基地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步骤,也是改善流域生态环境、完成减排目标、保障群众健康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09.
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尿中碘的干扰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就应用碘离子选择电极测定尿中碘,对其干扰物质的种类、消除干扰的方法、准确度、精密度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NH 3(以NH4OH计)平均消除率为97.91%,S2-平均消除率为98.37%.  相似文献   
110.
建立松花江优先污染物监测体系是松花江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松花江优先污染物监测体系建设分三步进行,力争到2005年松花江流域形成优先污染物的监测能力,将松花江优先污染物列为正常的监测业务工作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