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50篇
安全科学   25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33篇
综合类   247篇
基础理论   22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21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71.
松花江鱼类系污染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花江主要工业汞源根治后,该江吉林市至三岔河口和三岔河口至同江江段总汞与甲基汞已分别降到轻、中度污染水平。各江段鱼类总汞与甲基汞污染水平均表现出:肉食性鱼类>杂食性鱼类>植物食性鱼类;底层鱼类>中、上层鱼类;无鳞鱼类>有鳞鱼类。各江段每种鱼类肌肉中甲基汞含量与总汞含量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与脲酶、乳酸脱氢酶活力之间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鱼类肌肉中总汞含量与江水中总汞含量之间呈明显的多元直线、多元对数和多元指数回归关系;鱼类肌肉中甲基汞含量与江水中甲基汞含量之间呈明显的多元对数回归关系。  相似文献   
372.
根据1990—2006年监测资料,对海河干流(市区段)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现状和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采用地积累指数和Hakanson危害指数对海河干流(市区段)沉积物重金属富集现状和对水生生物危害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海河干流(市区段)表层沉积物除Zn外,均呈现污染下降趋势。海河干流(市区段)沉积物中重金属对生物潜在危害顺序为Cd〉Hg〉As〉Cu〉Pb〉Cr〉Zn,各项指标对生物潜在危害性上游大于下游。  相似文献   
373.
动态贴近度法在徒骇河干流水质监测点优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10—2012年的COD、BOD5、NH3-N、TP和Cr6+的例行监测数据,采用动态贴近度法,对徒骇河干流13个监测点进行优化。分别计算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的最优点和最劣点的距离,从而计算出最优贴近度值。利用t检验和F检验对优化结果进行准确度和精确度检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8个监测点的监测数据可以代表整个干流的水质状况。  相似文献   
374.
政务要闻     
《中国环境管理》2012,(3):16-19
6月2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出席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并发表了《共同谱写人类可持续发展新篇章》的演讲。温家宝提出,携手推进可持续发展,应当坚持公平公正、开放包容的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375.
贺雨辰 《绿叶》2012,(7):120-123
记得有位作家说,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其实,这句话不全对。因为,所有的人都是水做的。成年人体内的水含量约占体重的65%,婴儿体内水含量更是高达72%。水是生命之母,万物之本,兴衰之根,是人类和一切生物赖以生存与发展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水污染现象却日益突出。长江污染、松花江污染、沱江污染,黄河污染、海河污染……许多水域已不再是鱼虾美好的家园,有的虽然有鱼但已不宜人类食用,有的已经鱼虾绝迹。报纸、电视、网络上严重的水污染报道屡见不鲜,饮用  相似文献   
376.
"保护松花江保护母亲河"绿色大讲堂活动介绍为提高公众环境意识,促进公众积极参与到保护松花江活动中来,由中国环境意识项目、吉林省环境保护厅联合主办,  相似文献   
377.
介绍了吉林省水资源及水环境现状,对松花江水污染防治政策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78.
结合松花江水质特大污染事故处理全过程,根据亲身体验,指出本次处理突发性污染事故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对我国建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系统,进一步做好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预防和处置工作,切实有效地防止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79.
底栖动物是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群落特征通常用来评价水生态环境质量。研究了2012—2019年松花江干流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变化趋势,并应用冗余分析(RDA)探究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与水环境因子之间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8年间共鉴定出底栖动物246个分类单元,隶属于4门、9纲、25目、58科、69属,其中水生昆虫的EPT物种为99个分类单元,占总物种数的40.24%;水生昆虫的其他物种为68个分类单元,占总物种数的27.64%;软体动物为36个分类单元,占总物种数的14.63%;环节动物为25个分类单元,占总物种数的10.16%;甲壳动物为18个分类单元,占总物种数的7.32%。底栖动物密度总体呈上升趋势,种类组成总体有所增多,其中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有向水生昆虫转变的趋势,群落结构相对稳定且主要以水生昆虫占比最多,底栖动物密度平均值为5.97×103个/m2,变化范围为2.86×103~8.98×103个/m2,优势科(属)主要为小蜉属Ephemerella、小寡脉蜉属Oligoneuriella、扁蜉属Heptagenia、等蜉属Isonychia、纹石蛾科Hydropsychidae、缺叉多距石蛾属Polycentropus、摇蚊科Chironomidae和圆田螺属Cipangopaludina等。生物指数评价结果多数为"中等"及以上,评价结果趋于稳定,且下游评价结果好于上游。松花江干流的水环境质量变化阶段性明显,溶解氧含量升高,氨氮呈下降趋势,其余指标呈波动变化。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影响松花江干流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是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其中溶解氧、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磷、氨氮和总氮等指标是影响该监测区域底栖动物群落分布的重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