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11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39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简介了危险废物的概念,危险废物的来源和危害。根据云南省危险废物调查结果,分析了危险废物现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危险废物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系统建立的构想。  相似文献   
32.
加强建筑工人安全培训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国内建筑工人安全培训的现状,指出导致建筑工人安全意识和技能差是接受安全培训少。为了减少事故率,必须加强建筑工人的安全培训。借鉴并发展了香港特区实行的建筑工人"绿卡制度",提出在我国内地实施建筑工人注册绿卡制度,及实施构想,即以注册绿卡为核心,现有的安全培训机构承担该培训任务,安监部门对其监管与工作指导,建设安全机构检查与督促建筑施工单位雇用有绿卡的建筑工人,对建筑公司实行规范安全培训及违者重罚的构想。对具体培训措施,如建筑工人的工地属地化管理,考培分离,建立全国建筑工人绿卡管理信息系统,培训经费来源等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3.
通过对呼和浩特市城区生活垃圾产量、成分、收运模式现状的调查分析,预测生活垃圾产量,选择十二五期间适宜呼和浩特市的生活垃圾收运模式。  相似文献   
34.
青海是我国重要的“高原物种基因库”,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孕育出独特且丰富的生物库。近些年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下,青海省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取得显著成就。为巩固保护成果,对未来保护工作提前布局谋划显得尤为重要。借鉴云南等省市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法规的成功经验,青海省作为生态环境大省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立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开发强度大.人为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严重.使生态恶化的趋势未能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破坏的范围还在扩大,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重。山东省面临的生态恶化的形势也相当严峻自然资源短缺、绿化水平低、水土流失、土地退化、  相似文献   
36.
城镇生活污水排入水体,严重影响水资源的使用价值。沙漠地区因缺水,造成许多地方造林失败。本文提出了城镇生活污水就近引灌沙漠造林的构想,从经济和环境影响两个方面将其与传统方案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新方案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37.
生态整合能力包括代谢过程的闭合度和循环再生能力,运行机制的共生和自补偿潜力,组织结构的多样性与主导性,对外部系统的开放耦合程度和自组织能力,对环境干扰的抵御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景观格局与过程的连续性、完整性与和谐性,文化传统的延续性、标识性和一致性等。生态整合能力的增强有赖于体制、技术和文化的综合。  相似文献   
38.
本文通过林业建设环境分析、论证,提出一江两河地区综合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战略构想:在认真保护、科学经营现有森林资源的基础上,以拉萨河、雅鲁藏布江中段、年楚河谷地为主线,重点建设沿江防护林带,构成防护林体系的主要骨架;在河谷农田草场加速防护林网建设,完成防护林体系的网络结构;依土地条件积极营造薪炭林,适当发展用材林和四旁植树(含林卡和经济果树等),完善防护林体系的带网片结,建立起我国高原最大的综合防护林体系,保护好地理环境独特的高寒农业区和“世界第三极”。  相似文献   
39.
煤气层开发利用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都十分显著,本文根据国内外煤层气开发现状,提出了煤层气开发利用的设想,即统一规划,重点突破,积极建设,为促进安徽省经济发展作贡献。  相似文献   
40.
分析国内环境监测业务和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地级市环境监测站信息系统的监测业务、数据中心、综合应用3层构架思路,对信息系统各层次的主要功能作出描述,着重对环境监测业务系统的集成和分工进行阐述。进行环境监测信息系统建设,在先进性、安全性、稳定性和可扩充性等方面满足地级市环境监测部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信息化建设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