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11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39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7月25日至31日,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美丽吉林"的远景构想,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省环保厅组成3个调研组,分别前往长春、吉林、白城、延边地区开展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42.
在深入分析钢铁企业现行安全管理现状的基础上 ,结合安全管理发展历史及有关理论 ,提出了钢铁企业安全管理发展战略及整体构想 ,为钢铁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3.
文章提出中国水利绿色现代化发展的内涵、目标与特征,着眼于中国水利发展的历史全局,分四个阶段探讨了建国以来中国水利绿色现代化发展历程,全面剖析了中国水利绿色现代化发展历程演变及其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从经济、社会及自然水生态三个维度,对水利绿色现代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系统设计,定量评价了建国以来的水利绿色现代化发展进程。并进一步明确了水利绿色现代化的战略定位,依据中国中长期水利发展规划,测算出2010-2050年中国水利绿色现代化发展进程,提出水利绿色现代化"三步走"战略构想,勾画了2020年、2030年和2050年的水利绿色现代化发展战略目标。从评价结果来看,2000年,水利绿色现代化综合实现程度为29%;2005年,水利绿色现代化综合实现程度提高到42%;2010年,水利绿色现代化综合实现程度提高到47%,表明2000-2010年是水利绿色现代化的快速提升期。未来中国水利绿色现代化可以考虑按"三步走"战略布局:到2020年,水利绿色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综合实现程度达到80%,有条件地区率先实现水利绿色现代化;到2030年,水利绿色现代化综合实现程度达到90%左右,基本实现水利绿色现代化;到2050年,中国将实现人水和谐、青山绿水,全面建成水利绿色现代化。从国家对水利建设与管理的高度重视中可以预见,中国将进一步加快水利绿色现代化发展步伐,预期在2030年或更早时间基本实现水利绿色现代化。  相似文献   
44.
首先阐述国内外光污染防控标准,然后对深圳市典型公众活动区域开展夜间光照度监测,初步探明夜间光污染状况并提出利用经济特区立法,将光环境纳入环境保护范畴,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监管体系,保护夜间光环境的建议。结果表明,开展监测的区域存在不同程度的光污染,其中,商业区照度为10.4—591.41x,最大值达CIE150标准E4区域251x的限值20倍以上,照度均匀度为0.12~0.18;休闲广场照度为4.9~91.51x,最大照度均超过《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163-2008)中25lX上限值,照度均匀度为0.22~0.39;住商混合区照度为8.5~46.91x,最大照度均超过CIE150标准E3区域101x限值;住宅区照度为1.0~23.61x,57%小区外侧住宅窗表面照度超过CIE150标准E3区域101x限值。  相似文献   
45.
海上防寒服是海军舰船和潜艇人员必需的制式个体防护装备.现行海上防寒服是第二代产品,质量为5.71 kg,比第一代减轻2.6kg,保暧量为5.27clo.  相似文献   
46.
卢胜 《四川环境》2003,22(5):76-78
城区经营是政府管理促进城市发展的经营活动,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文从城区政府建立和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出发,提出了在城区经营中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基本思路和构想,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了初步分析,为城市经营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7.
环境监测网络是环境质量监测的基础,要准确全面反映地域环境质量必须要建设好的环境监测网络。近年来,昆山的环境现状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环境现状的改变,相应的监测网络和点位的功能也不断发生变化,现有的监测网络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通过对昆山市现有环境监测网络的分析,找出了其中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监测网络和布点调整的构想。指出只有依托现有环境分布状况和发展规律,通过合理的规划,不断进行调整,才能建设具有典型意义的监测网络。  相似文献   
48.
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尚不完善,环境成本并没有完全体现在产品和服务当中,运用经济手段解决环境问题的经验非常匮乏,推行依靠市场机制调节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因此,应根据经济形势和国家经济发展重心的变化,适度调整现阶段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发展策略。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方面,可保持现有试点的规模,集中在几个环境风险高、事故频发的区域和行业进行试点探索,积累经验和教训,逐步完善相关机制和政策,为今后全面推广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9.
根据国家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对十二五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断面调整工作要求,吉林省在辖区内所有水环境质量监测断面及采样点基础上,完成了松花江流域和辽河流域国控监测断面的优化调整工作。在此过程中,如何从国家尺度上,既能充分反映吉林省水环境质量状况,又能满足国家对地表水环境管理需求进行了深入思考。本文以吉林省为例,在确定国控监测断面及采样点的布设中,提出了自己的构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50.
环境信息化建设是中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环境信息化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内在要求,也是未来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方向。环境信息化建设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才能适应新时期环境规划要求。《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信息化总体规划的战略构想》对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信息化建设发展历程、建设现状和顶层设计做了简要介绍,对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信息化建设在“十三五”时期的建设任务和在环境规划中起到的作用提出一些观点和意见,并阐述了环境信息化如何在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保护工作中发挥更重要、更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