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6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442篇
安全科学   64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44篇
综合类   742篇
基础理论   327篇
污染及防治   101篇
评价与监测   22篇
社会与环境   18篇
灾害及防治   28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不同碳源对两株真菌纤维素酶合成的诱导和调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定时测定B-6(Aspergillus sp.)、AS3.3711(Trichoderma sp.)在各类碳源中的纤维素酶活力,结果发现,酶的合成受培养基中碳源性质的调节控制。结构相对完整的纤维类物质(α-纤维素粉、微晶纤维素)诱导活性较高,电泳结果表明,纤维素酶系是协同表达的,但酶系各组分的百分比在不同的诱导条件下却各不相同。在测定糖耗与酶活力的关系中发现纤维二糖直接诱导B-6纤维素酶的合成,对AS3.3711则起了间接诱导作用,其经菌体代谢后的某种转化产物才是AS3.3711纤维素酶合成的真正诱导源。图6表1参14  相似文献   
162.
为探讨铁离子不同浓度处理下水生植物根表铁膜形成及其对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CIP)吸收的影响,采用室内模拟试验,分析0.1 mg·L-1 CIP胁迫下不同浓度铁离子(0、10、20、50、100和150 mg·L-1)对凤眼莲根系生理生化及CIP富集量的影响.结果 表明,不同浓度铁离子对凤眼莲根系孔隙度和泌氧量无显著影响,而根系活力随着铁离子浓度增加呈上升趋势;铁离子促进凤眼莲根表铁膜形成,150 mg·L-1铁离子处理下凤眼莲根表铁膜量最大,且根表吸附CIP含量最多,而根系中吸收CIP含量显著降低.铁离子对凤眼莲根系生理生化无显著影响,而有利于凤眼莲根表铁膜量增加,促进根系表面CIP的吸附作用,阻碍根系对CIP的吸收作用,降低CIP对植物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163.
典型污染稻田水分管理对水稻镉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不同成土母质镉污染稻田土壤进行水分管理对水稻镉吸收累积的影响,以南方典型成土母质花岗岩、板页岩和紫色砂页岩发育的3种水稻土为对象,通过盆栽试验对比分析了淹水和干湿交替2种水分管理模式下,土壤pH值、DTPA提取态重金属、水稻根表铁膜以及不同部位重金属含量等的差异.结果表明,长期淹水处理使花岗岩、板页岩和紫色砂页岩发育水稻土pH升高了0.17~1.33个单位.在水稻灌浆和成熟期,淹水处理的3种水稻土DTPA提取态镉(DTPA-Cd)含量较干湿交替降低了14.39%~36.56%(P<0.05).但淹水处理土壤DTPA提取态铁(DTPA-Fe)含量较干湿交替上升了35.35%~347.25%(P<0.05).3个生育时期水稻根表铁膜镉、锰(除铁膜铁外)元素含量在2种水分处理下变化趋势均为分蘖期 < 灌浆期 < 成熟期.淹水处理使3种稻田土中糙米镉含量较干湿交替降低了57.84%~93.79%,且花岗岩、板页岩发育水稻土淹水处理降镉效果显著(P<0.05).将3种水稻土土壤pH、DTPA-Cd、DTPA-Fe、根表铁膜以及糙米镉含量进行相关性及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发现淹水降低稻米镉累积主要是通过提高土壤pH及增加土壤Fe的有效性,从而降低了土壤Cd的有效性,并且改变水稻根表铁膜对镉的吸附固定量.因此,水分管理模式调控稻米镉累积效应在不同土壤母质类型间存在明显差异,受土壤理化性质及根表铁膜等多重因素影响,且在不同母质发育水稻土上的作用机制并不完全一致.在镉污染的花岗岩、板页岩发育水稻土上进行水分管理可有效降低土壤镉的有效性,达到削减水稻对镉吸收累积的目标.综上,对于水分管理调控水稻镉吸收累积应根据成土母质类型区别进行.  相似文献   
164.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44(4):36-44
多氯联苯(PCBs)是一类危害巨大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由于19世纪以来各国工业制造行业的广泛生产和使用,大量PCBs经各种途径进入土壤环境中。土壤PCBs污染问题逐步成为威胁当代人类生命安全和制约社会快速发展的首要问题之一。进入21世纪后,植物修复技术由于其绿色、经济等理念,逐渐成为土壤PCBs污染修复领域的研究热点。诸多研究也证实了植物修复对PCBs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但鲜有相关文献论述植物根系在植物修复PCBs污染领域的巨大意义及其作用机理。该文综述了土壤pH、温度、可利用碳源、氧化还原电位对PCBs降解的影响及根际土壤中微生物、酶、根系分泌物促进PCBs降解的机理,并讨论了PCBs浓度及种类、植物生物量、土壤有机物老化等方面在土壤PCBs根际降解过程中的作用,最后基于当前研究的不足提出未来研究中可能需要引起重视的几个方面,可为今后深入推广该领域的工程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5.
提高农业旱灾适应性,有利于降低农业旱灾风险,使农业生产在与旱灾风险共存中求得可持续发展,而种植结构调整是主要的农业生产适应措施之一。以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为案例区,基于统计年鉴数据,分析了该市近50 a以来的种植结构调整情况;并结合区域降水年内及年际变化特征,对基于政府政策驱动下的种植结构调整进行了分析。基于粮食产量波动与降水波动的关系,评价了农业生产的气候适应度。结果显示,种植结构调整作为旱灾适应性的有效调整措施,保证了该区农作物单产在降水波动增大的条件下仍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1995年以来区域农业旱灾适应性明显增强,更适于气候暖干化条件。  相似文献   
166.
《防灾博览》2014,(3):88-88
手机被盗,担心个人信息泄露怎么办?别担心,据报道.美国科学家对外展示了一种根据需要溶化然后变得没用的电路。他们表示,这项技术可用于手机和信用卡的防盗装置。  相似文献   
167.
基于T-RFLP和因子分析的香蒲根际细菌群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市永定河王平湿地为研究对象,应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对王平湿地再生水补水口及其远离补水口的香蒲根际细菌和氨氧化细菌(AOB)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变化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MiCA3比对、典范对应分析(CCA)和多元统计中因子分析(FA),解析湿地不同空间细菌群落功能特性的变化.结果显示再生水补水口细菌群落各多样性指数均明显低于远离补水口细菌群落,而氨氧化细菌群落则呈现相反趋势.基于传统的T-RFLP片段MiCA3比对、CCA和FA相结合的分析表明:对细菌群落,占再生水补水口细菌群落总丰度55.6%的菌群与150bp代表的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sp.)具相似净化功能,并与总有机碳生物化学循环过程具密切关系,其次占再生水补水口上游细菌群落总丰度75.5%的菌群与81bp为代表的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和Geitlerinema sp.具相似净化功能,并与氮的生物化学循环过程具密切关系.占再生水补水口下游细菌群落总丰度68.7%的菌群与138bp代表的小单孢菌属(Micromonospora sp.)具相似净化功能,同时与重金属Cu、V、和Ti生物化学循环具密切关系.对氨氧化细菌,266bp受铵态氮影响较大,占再生水补水口氨氧化细菌群落总丰度65.5%的菌群与266bp代表的Nitrosomonas sp.具相似的生境特征,适合在高氨环境中生长;与58bp所代表的Nitrosospira sp.具相似功能特性菌群丰度在远离补水口样点中较前者呈现显著增加趋势,表征该类菌群适合在相对低氨环境中生长.  相似文献   
168.
以低温域(0~15 ℃)下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菖蒲(Acorus calamus)和香蒲(Typha orientalis)3种湿地植物为研究对象,分别取其根际土壤测定硝化强度,并采用FISH(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考察植物根际AOB(氨氧化细菌)、AOA(氨氧化古菌)的数量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低温条件下,香蒲根际土壤的硝化强度最高,平均值为1.40 mg/(kg·h),黄菖蒲和菖蒲的平均值均为0.96 mg/(kg·h). 湿地植物根际土壤中的细菌数量(数量级为1010)远高于古菌(数量级为108),其中AOB为优势菌种,3种湿地植物的AOA数量分别约占总古菌数量的46.0%、47.9%和49.7%. 3种湿地植物根际AOB的数量(以湿土计,下同)排序为香蒲(2.57×109 g-1)>黄菖蒲(1.23×109 g-1)≈菖蒲(1.14×109 g-1),AOA的数量(以湿土计)排序为黄菖蒲(2.78×108 g-1)>香蒲(2.57×108 g-1)>菖蒲(1.15×108 g-1). 微生物分布特性和硝化作用效果均表明,不同植物根际氨氧化过程的主要作用微生物具有一定差异,AOA和AOB对于湿地土壤氮转化均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并与植物本体、土壤硝化过程微环境之间有一定的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169.
达乌里胡枝子根系形态特征对土壤水分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黄土丘陵区天然草地群落优势种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 L.)根系生长与土壤水分供应条件间的关系,采用盆栽控制试验,设置高水(土壤田间持水量80%)、中水(土壤田间持水量60%)和低水(土壤田间持水量40%)3个处理后,在现蕾期、开花期和结实期进行阶段改善水分供应条件,生育期末测定和计算了不同土壤水分处理下达乌里胡枝子根系生物量和形态特征.结果表明:达乌里胡枝子根系生长与水分供应条件密切相关,充分的水分供应有利于促进其根系生物量增大和根系长度的生长,但适度水分胁迫有利于增强其根系的吸收能力.其根系生物量和总根长在高水处理下显著最高(P0.05);根表面积、比根长和比根面积以中水处理下显著最高(P0.05);不同水分处理下,其根系平均直径为0.76-0.94 mm,根系生物量、根表面积和总根长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综上,充足的水分供应有利于促进达乌里胡枝子根系生物量积累和根系形态建成,其根系生物量及其形态特征对水分阶段改变的响应不仅取决于水分供应条件改善的幅度,也与其生育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0.
对四川道地药材丹参内生真菌的抑菌活性及其次生代谢产物进行研究,以期寻找出抑制多重耐药致病菌的新型抗菌物质.通过分离纯化丹参茎和叶中的内生真菌,得到145株菌株,将菌株发酵液分别进行普通致病菌(肠炎沙门氏菌、鸡白痢沙门氏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O157:H7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和多重耐药致病菌(沙门氏菌耐药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株和大肠杆菌耐药株)的抑菌试验,筛选得到3株具有显著抑菌效果的菌株.其中抑菌效果最显著的一株菌株S4,经形态学观察和18S rDNA序列分析确定其为Phomopsis sp.对S4发酵液的乙酸乙酯萃取相进行大类成分、LC-MS和GC-MS分析,结果显示发酵液中富含酚性物质、生物碱、对羟基苯乙醇等重要生物活性物质.本研究表明丹参内生真菌抑菌效果显著,富含活性物质,为耐药菌的控制提供了新的资源.表5图4参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