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81篇
  免费   168篇
  国内免费   328篇
安全科学   701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790篇
综合类   2277篇
基础理论   431篇
污染及防治   61篇
评价与监测   103篇
社会与环境   402篇
灾害及防治   296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49篇
  2022年   158篇
  2021年   182篇
  2020年   173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340篇
  2013年   272篇
  2012年   260篇
  2011年   280篇
  2010年   228篇
  2009年   235篇
  2008年   299篇
  2007年   260篇
  2006年   199篇
  2005年   172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172篇
  2002年   162篇
  2001年   130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刘仁林 《环境与开发》1994,9(1):198-201
本文运用主量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江西森林自然保护区的自然属性与地理分布的规律,旨在从中找到一组可靠的自然属性,以此预测建立森林自然保护区的合适之地,并对已建立的5个省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分布合理性分析。研究表明:前3维主分量的信息量占总信息量的87.73%,降维效果良好。通过对不同自然属性在前3维主分量上的负荷量以及它们这间的离散性分析,确定了12个自然属性是诗人和预测自然保护区的有效因子。从而证明PCA在自然保护区的规划和研究中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82.
83.
Boundaries between different forest types in Changbai Mountain Eatern China are results from complex interactions between forest ecosystems,topogrphy,and geomorphology.Detecting and quantifying the transitional zones are highly important since high environmental beterogeneity and biodiversity are ofter found within these zpmes.In this study,we used GIS and multivariate statistics techniques(PCA and MSWA) to analyze data from Landsat TM satellite imageries and quantitatively determined the positions and widths of the landscape boundary betweeen mountain birch and evergreen coniferous forests in the northern slope of Changbai Mountai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widths of the landscape boundary ranges from 30-50 m while using the MWW A or/and PC method.Such detected widths are consistent with field transect data that suggest a 50m tranistional zone width.The results further suggest that TM data can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GIS and statistical techniques in determining forest landscape boundaries.MSWA is more reliable than PCA,while PCA can also be used to determine the landscape boundary when transects are properly located.  相似文献   
84.
国外海洋与海岸带旅游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海洋与海岸带旅游已成为国外旅游研究最重要的领域之一。论文在国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海洋与海岸带旅游发展的环境问题、经济问题、社会文化问题、海洋与海岸带旅游资源评价、规划管理与可持续旅游发展、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旅游开发等方面对国外海洋与海岸带旅游主要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和评价,并为我国海洋与海岸带旅游资源开发和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5.
86.
黔中岩溶地区草地下土壤CO_2含量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碳循环中,CO_2的未知汇可能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某一部分,如土壤。土壤中CO_2的含量是大气的几倍至近百倍,它的吸收与释放将影响大气中的CO_2浓度。岩溶地区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15。对典型的岩溶地区——黔中某地土壤的CO_2进行了四季及昼夜的采样测定,结果表明,该地地表大气的CO_2含量具有季节变化的特征。土壤气中的CO_2浓度为大气CO_2浓度的几倍至一百多倍;自地表向下,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大,CO_2浓度升高。土壤CO_2含量的季节变化及昼夜变化,与土壤中CO_2来源和温度等因子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87.
88.
1 雷击火已成为引发我区森林火灾的主要原因之一 大兴安岭地区地处高纬,受气候和地形的影响,每年4~7月都有雷击闪电发生。来自极地大陆性冷气团或变形的冷气团。通过大兴安岭林区易产生雷暴天气,引发雷击火出现。实践证明,大兴安岭林区是雷击多发区,雷击火已引发多起重特大森林火灾。内蒙大兴安岭地区的雷击火占该区总火源的18%,最多年份可达38%。喜桂图旗、鄂伦春旗和额尔古纳左旗等地的雷击火,在有的年份可占这些地区总火灾的76%。  相似文献   
89.
本文主要论述钱塘地区早石炭世地层和植物群。将早石炭世地层中产的植物化石分为三个组合:1.Lepidodendropsis hirmeri,Bothrodendron fuyangense组合.时代为晚泥盆世至早石炭世早期,笔者认为它是Lept ophloeum rhombicum Sublepi-dodendron mirabile组合与Lepidodendron gaolishanense Eolepidodeudraou spp.Sublepidodendron mirnbile组合之间一个过渡型组合。2.Anisopteris cf.transitionis- Archaeocalamites scrobieulatus组合。它与湘中测水组植物群为代表的韦宪中期Cardiopteridium spet sbergense-Triphyllopteris collombicum组合或C.spet sber-gense-Adiantitea gothanii组合对比。时代为早石炭世韦宪期或我国的大塘阶。3.Neuropteris schlehani f.rectinervis-Mariopteris acuta f.obtusa组合。它与江西梓山群佛岭组、广东测水组上段和忠信组中段的Archaeopteridium-Sphenopterisobtusiloba组合相当,时代为早石炭世韦宪晚期。  相似文献   
90.
在对大背坞地区双桥山群变质岩中“斑点构造”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了同生碎屑-一种发育于沉积岩中反映动荡沉积环境的典型沉积构造,为进一步证实双桥山群属于半深海-深海的浊流相沉积环境特点提供重要依据,通过详细的构造变形分析,确认双桥山群主要经历了区域紧闭褶皱和韧性剪切两期构造变形,运用平衡剖面方法和应变测量估算双桥山群褶皱变形的地壳缩短量为71.6%,双桥山群地层层内压扁变形压缩率为23.1%~45.3%,在对大背钨韧性剪切带进行系统研究后,建立了一套浅变质碎屑中进变质韧性剪切带的识别标志,进而对该区韧性剪切带进行 划分和厘定,同时依据韧性剪切带中同生碎屑和同构造变斑晶的应变测量结果(Kxz值),估算出大背坞韧性剪切带剪应变(γ)为1.01~2.13、最大剪位移量为0.6~0.8km。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分析,认为双桥山群褶皱变形形成于晋宁期,韧性剪切变形发生于燕山期,前者是扬子地块基底岩系形成时期,后者是鹅湖花岗岩侵位和隆升过程中引发的花岗岩外围地区变质岩的以垂向剪切运动为特征的韧性剪切变形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