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0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183篇
安全科学   19篇
环保管理   124篇
综合类   774篇
基础理论   295篇
污染及防治   23篇
评价与监测   43篇
社会与环境   118篇
灾害及防治   30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城市湖泊生态恢复与景观设计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按照从水生生态系统向陆地生态系统过渡的顺序,尝试提出了城市湖泊水生植被恢复与景观设计、湖滨带生态恢复与景观设计以及湖岸和连通沟渠生态恢复与景观设计的设计思路,并逐一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92.
日喀则宽谷植被以干暖性河谷灌丛和亚高山灌丛最为发育,其植被受基质及水热条件再分配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分异,河谷地带是西藏“一江两江”中部流域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流动沙丘广布,使植被带有沙生特点,同一海拔高度因基质的不同而群落类型多样,本文在对这一地区植被的垂直变化、河谷植被的自然演变和沙漠化过程中的植被动态进行论述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本区植被在特殊自然条件下的演替过程和人类活动对植被变化的影响,为研究这一地区生态系统的恢复途径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3.
广州地区酸雨特征及其对植物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酸雨监测资料,分析了广州地区酸雨的时间变化规格九空间分布特征,探讨了广州地区酸雨的主要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对酸雨对广州地区植物的影响进行了评价,指出酸雨已经对广州地区植物的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必须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来防治酸雨污染,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94.
辽宁东部山区几种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土壤渗透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村生态环境》2002,18(4):1-4,14
  相似文献   
995.
NOAA/AVHRR数据在植被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志 《干旱环境监测》1997,11(2):98-103
介绍了NOAA/AVHRR数据的特点。对利用NOAA/AVHRR数据进行植被生态监测的原理及方法进行了探讨。并对该领域的最新成果及应用前景给予了论述,提出在新疆荒漠区进行监测的步骤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996.
根据武汉东湖水体光学性质,营养状况和东湖现存水生植被的分布状况,对东湖各湖区重建沉水植被的可行性作了探讨,认为东湖大部分湖区恢复沉水植物是可行的。牛巢湖,汤林湖,后湖等湖区一旦停止放养草食性鱼类,加之适当的人工促进措施,沉水植物完全可以恢复。  相似文献   
997.
退化山地植被恢复和重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总被引:32,自引:4,他引:28  
退化植被恢复和重建已成为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环境持续发展面临的迫切任务,提出了人工恢复和退建退化山地植被的基本方法论。退化山地植被和重建必需以兼顾退化 治理和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生态经济型植被为目标,阐述了在恢复和重建过程中应的九项生态学原理和芾项技术方法,介绍了诊断一玫方案一物种选择-各种植物 群的设计及其组合与实施-监测和进一步优化调控等基本人工恢复和重建退化地山植被的步骤。该方法论已在岷江上游的在  相似文献   
998.
以油页岩灰渣为主的固体废弃物的堆积,是茂名石油化工过程最突出的环境问题。堆积物往往呈现为酸度高、肥力低、土质差的特性,较恶劣的退化生态系统。在被测试的4种草本植物中,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的成活率、覆盖度、生物量都是高的,杂交狼尾草(Pennisetum americarum&;#215;P.purpureum)的成活率最低,但它的生物量和覆盖度都明显高于百喜草(Paspalum  相似文献   
999.
三峡库区森林植被分类系统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是三峡库区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其面积占库区总面积的37%,根据设置在库区各县市的81个典型样地和4条样线的调查,结合中国植被分类系统,库区内现有森林可初步分为2个植被型组,8个植被型,18个群系组,44个群系,102个群丛  相似文献   
1000.
利用MODIS/NDVI数据、近18年来贵州省气象站点数据,辅以时间序列、变化趋势和空间动态变化分析等方法,研究贵州省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特征;探讨植被覆盖变化对气象因子在地域、变化速率和变化方向方面的时空响应规律。研究结果显示:(1)2000~2017年贵州省植被覆盖呈现显著增加的趋势,增速为0.004/a,夏季NDVI值最高,冬季增加趋势最大;空间上,贵州省植被覆盖格局呈现"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在变化趋势上,贵州省植被覆盖呈改善和退化趋势的面积分别占贵州省总面积的94.97%和5.03%。(2)2000~2017年,贵州省气候变化特征是降雨量在年内分布不均,且主要分布在5月至8月;温度在各个季节变化趋势不明显,但是总体呈上升的趋势。气温和降水变化趋势大于零的面积分别占贵州省总面积的98.4%和60.46%,说明在全球暖湿化的大背景下,贵州省大部分地区亦呈温度升高、降水增加的态势。(3)贵州省NDVI与气温的相关性大于降水,但其对降水的滞后性却高于气温。其中,秋季植被受降水影响滞后性最强,其次是夏季。(4)不同气候要素对贵州省植被生长影响具有空间差异性,98.4%的地区NDVI与同期温度均达到正相关水平;NDVI与同期降水并未表现出良好的相关性,但82.63%的地区植被与前一年降水呈正相关水平。植被与降水呈负相关的地区,建设用地、裸地占更大比率,且人类活动在植被变化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