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2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6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采用TG(热重分析仪)和自制小尺度管式炉热解试验台架装置分别探讨了电子废弃物FR4环氧树脂玻璃纤维覆铜板在纯N2气氛中,以10 K/min升温速率加热到800℃的热解特性及在不同热解终温、停留时间下的固体残余物质量分布规律;采用SEM(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对2种热解终温(450℃、550℃)下热解后玻璃纤维布进行微观形貌表征。TG热解结果表明,试样在N2气氛下热分解反应主要集中在第1阶段(300~400℃),失重量占总失重量65.55%,500℃后热解残余率趋于不变;管式炉热解结果及残余物表观微观形貌表明,热解温度和停留时间对玻璃纤维析出产率影响较大,而对铜析出产率几乎没有影响。当热解温度为550℃且停留时间保持10min时,废弃FR4环氧树脂玻璃纤维覆铜板可充分热解,玻璃纤维层间的环氧树脂系胶结剂已分解完毕,热解残余率达到最低值且玻璃纤维布自身未见明显变化。研究表明,通过热解焚烧技术电子废弃物资源具有规模化再利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保障清洁生产审核取得成效的基本规范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弥补目前清洁生产审核实践缺乏具体追踪思路及规范化操作模式,基于物质流分析原理,通过归纳总结长期审核工作的实践经验,建立了旨在保障清洁生产审核取得成效的追踪思路及规范化操作模式。在审核方法学研究基础上,得到以下结果:(1)首次将传统的"废弃物"这一术语分解为4种不同的残余物质流概念,并由此明确了"优先考虑单元残余物的最小化,其次是最小化后的单元残余物之再利用,然后才是其再循环"的残余物预防层次原则;(2)首次将单元操作输出的直接工艺残余物划分成4种不同的类型:有组织有目的的残余物、有组织无目的的残余物、无组织有目的的残余物、无组织无目的的残余物,并根据其产生原因的共性与特点对这4种类型的单元残余物分别提出了明确有效的预防策略。  相似文献   
13.
中小型养殖场沼气工程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小型养殖场采用厌氧污泥床处理有机污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工程实践证明,该工艺不仅投资省,运行费用低,而且产生可供利用的沼气,利用沼气发酵的残余物沼渣和沼液可培植无公害农产品.该技术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