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安全科学   5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32篇
基础理论   47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1.
毛竹林各组分能量估算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建瓯设置40块毛竹林标准地,分别测定了毛竹单株各部分干重与能量,建立了各部分生物量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毛竹林各组分能量进行估测.结果表明毛竹林各组分秆、枝叶和地下部分的平均能量依次为4.23225×10  相似文献   
12.
重庆缙云山常绿阔叶林群落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探讨了缙云山常绿阔叶林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特征,并运用去势典范对应分析(DCCA)方法,分析了不同样方中土壤因子与群落多样性指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17个样方中物种丰富度指数是草本层最高,均匀度指数是乔木层最高.(2)土壤含水量和水解氮与乔木层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相关性明显,有效磷和乔木层均匀度有明显相关;全氮含量和有机质含量与草本层物种的均匀度有明显相关.(3)多酚氧化酶活性和乔木层物种的均匀度有明显相关,转化酶活性与乔木层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均有一定相关,多酚氧化酶活性和酸性磷酸酶活性与草本层的物种均匀度和丰富度有明显相关.图2表3参20  相似文献   
13.
以毛竹遗态Fe2 O3/Fe3 O4/C复合材料为吸附剂,锑(III )初始含量、溶液初始pH值、吸附剂投加量以及吸附剂粒径为影响因素开展吸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锑(III )初始浓度的升高,毛竹遗态Fe2 O3/Fe3 O4/C复合材料对锑(III )的吸附量逐渐增加;初始溶液pH为7时,对锑(III )的吸附效果最好,吸附量为4.7821 mg/g;块状吸附剂对水中锑(III )的去除率和吸附量与粉末状吸附剂吸附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4.
四川大头茶,常绿阔叶林,重金属,循环,净化  相似文献   
15.
江西九连山阔叶林雪灾后主要树种残存量的恢复时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初的南方冰雪灾害对江西九连山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损失.对受灾4 hm2样地中的1 5901株林木(DBH≥1 cm)进行了统计分析,其中对枫香、马尾松、米槠、木荷、拟赤杨、丝栗栲这6个代表树种进行了残存率恢复研究.结果显示:6种植物残存率为木荷>拟赤杨>米槠>枫香>马尾松>丝栗栲;恢复时间为枫香>丝栗栲>马尾松>木荷>米槠和拟赤杨.恢复时间最长的为枫香(33年),最短的为米槠和拟赤杨(15年左右),种群恢复到受灾前.同时对残存率和恢复时间的关系进行了Logistic非线性曲线模拟.样地中植物种群残存率恢复时间由受灾状况和物种生长速度决定,采用Logistic模型拟合的相关度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建瓯市毛竹林生态系统固碳状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竹林是碳汇的重要陆地生态系统类型,研究毛竹林系统的碳库及潜力是评价其固碳增汇的重要基础。以福建省建瓯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典型样点采样调查,对建瓯市的毛竹林生态系统碳储状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建瓯市毛竹林单株平均碳量为11.5 kg C,竹秆约占60%;单位面积的土壤碳储量平均为C 90.6 t.hm-2(0~60 cm);毛竹林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的总碳量平均为C 150 t·hm-2;由此可以推算,建瓯市的毛竹林总碳储量为12.9 Tg C;如果以此为基础,则可以估算,目前全国竹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为870 Tg C。  相似文献   
17.
森林叶面积指数是陆地表面过程和地球系统气候模型的基本参数,更是森林结构的关键参数之一,已广泛应用于辐射、植物光合作用和降雨截流估测等方面。论文以川西南山地阔叶林5种不同群落类型为研究对象,基于地面调查的112个20 m×20 m样地和SPOT 5数据,运用5种图像处理技术,包括光谱反射率、植被指数、影像单波段纹理、简单波段比纹理和主成分纹理,提取相应影像信息,建立多元回归模型估算有效叶面积指数(LAIe)。结果表明:光谱反射率、单波段纹理参数和植被指数对LAIe估测能力相对较低,利用植被指数仅获得实测LAIe约65%的精度(R2=0.65,RMSE=0.28 m2/m2);更为有效的是运用所有比值处理的纹理特征参数值来估测LAIe,可获得实测LAIe约74%的变异(R2 =0.74,RMSE=0.20 m2/m2);改进最理想的是利用主成分处理建立的回归模型(R2=0.85,RMSE=0.10 m2/m2)。不同群落的LAIe估测,整体上相应地优于研究区结果,其中栲群落决定系数R2更是高达0.89(RMSE=0.07 m2/m2)。对于研究区阔叶林以窗口7×7、9×9比较成功,而各群落以窗口9×9较好。因此比值处理、主成分处理的纹理特征参数引入及高空间分辨率数据的使用,能显著提高LAIe估测精度。  相似文献   
18.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下分布着可塑性强的耐荫植物,其叶片应对外界干扰的防御对策至少有物理性防御和化学性防御两种,这两种防御代价在一定的昆虫取食压力下在理论上应该存在权衡.为检验这种权衡是否普遍存在,分别测定了重庆缙云山4个常绿物种——光叶山矾(Symplocos lancifolia)、四川山矾(S.setchuensis)、四川毛蕊茶(Camellialawii)和细枝柃(Eurya loquaiana)在林窗和林下两种对照光环境下个体叶片的光饱和下的净光合速率、叶面积干重和部分化学防御物质含量.结果表明,4个物种生活在林窗的个体单位叶面积干重、叶片氮含量和单位面积净光合速率通常高于林下的个体,但是单位质量和单位面积的总酚含量和C/N值却低于林下的个体.蛋白质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在不同生境中没有显著差异.因为不同物种叶片对光照条件的响应不同,不同参数的变化在两种生境间的差异并不完全一致.本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物种在林窗和林下分别倾向于采取物理和化学性防御对策,并初步证实了两种防御强度之间存在权衡关系.图4参40  相似文献   
19.
时亚坤 《灾害学》2021,(4):14-18
分析雪灾对常绿阔叶林树木损伤程度的影响及受损特征,以便未来应对雪灾时采取合理措施保护常绿阔叶林树木。以福建省君子峰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划分雪灾影响下树木损伤程度,树木压弯或少量断枝为轻度受损、树枝大量断枝为中度受损、折断或倒伏为重度受损。雪灾能够提升常绿阔叶林土壤养分有利于树木未来发展,但是却对次生林造成不可挽回打击。与落叶林相比常绿阔叶林更容易受到雪灾伤害;严重受损常绿阔叶树木主要集中在较高大、树冠密度适中、低海拔、高坡度、胸径较大的树木中,反之在雪灾中的常绿阔叶树木则为轻度或中度受损。  相似文献   
20.
林伟  郑博福  胡理乐  郭建明 《生态环境》2011,20(12):1831-1835
建立林木生物量模型是估算森林生物量的重要方法之一,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简称LAI)和材积与林木密切相关,是否可通过建立森林生物量与LAI或材积的相关模型来估算森林生物量,进而估算森林碳储量,值得探索。以井冈山自然保护区两种典型森林类型(常绿阔叶林和人工杉木林)为研究对象,分乔木层、植被层和总体(植被层+土壤层)3部分分别计算碳密度,并对它们与叶面积指数LAI和材积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常绿阔叶林总体碳密度为38.915kg/m^2,高于人工杉木林的27.460kg/m^2;两种森林类型乔木层和植被层碳密度与材积具有很好的相关性(R^2〉0.97),在与LAI的相关性分析中,人工杉木林乔木层和植被层碳密度与LAI相关系数达到0.7以上,相关关系显著,而常绿阔叶林各层碳密度与LAI的相关性不明显;在森林总体碳密度与LAI和材积的相关性分析中发现,只有常绿阔叶林总体碳密度与材积的R^2为0.7116,达到显著水平,其它相关性水平均不显著。因此,利用材积与生物量和碳储量的相关关系来推算井冈山森林生物量和碳储量的方法是可行的,通过叶面积指数来推算森林生物量和碳储量的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