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3篇
  免费   363篇
  国内免费   593篇
安全科学   428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416篇
综合类   2066篇
基础理论   664篇
污染及防治   103篇
评价与监测   73篇
社会与环境   385篇
灾害及防治   353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186篇
  2022年   170篇
  2021年   219篇
  2020年   150篇
  2019年   165篇
  2018年   120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150篇
  2015年   146篇
  2014年   269篇
  2013年   161篇
  2012年   218篇
  2011年   220篇
  2010年   231篇
  2009年   232篇
  2008年   237篇
  2007年   203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143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立秋之后,天气由热渐凉,进入了“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中秋之后,雨水渐少,气候寒热多变,身体一旦不适,便易伤风感冒,旧病复发,故有“多事之秋”说法。  相似文献   
102.
露天深孔爆破环境污染的危害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面分析爆破所带来的地震效应、噪声以及废气等污染的同时,结合某矿山生产爆破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些防治爆破环境污染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3.
新疆强对流暴雨的气候特征和概率分布模式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杨涛  杨莲梅 《灾害学》2003,18(1):47-52
应用1980—2001年的6h降水量资料和雨量时程方程,首次给出了新疆地区强对流暴雨的划分标准;分析了强对流暴雨的气候特征、大气环流背景、影响系统、变化趋势和概率分布模式;发现,20世纪90年代强对流暴雨次数有明显的增加,Poisson分布拟合强对流暴雨频率分布尚好,还计算了各地每年(雨季)强对流暴雨发生n次以上的概率。  相似文献   
104.
冯锐  玉霞 《防灾博览》2003,(3):28-29
一条谚语三句话,看人看房看地下。房倒屋塌有七度,四度有感十遭难。 这条谚语本是专业人员的口诀,讲清了地震烈度中三个最重要的分级关系。 众所周知,评定地震自身能量大小时,用震级来度量;而欲评定一次地震的破坏程度和影响效应时,就要用烈度这个量了。烈度是以宏观破坏现象为判据的,分为若干等级,并制定了相应的判别标准,称为烈度表。一般情况下,震中区的烈度最大(烈度异常区除外),向外逐  相似文献   
105.
利用四川省10年气候资料与蔬菜生产资料,经过多年的实地考察研究及统计分析,找出四川省蔬菜基地群分布随海拔高度变化的规律、产供销特点,并提出了发展四川省蔬菜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6.
107.
评价自然灾害健康效应及其需要的指标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申屠杭 《灾害学》1997,12(1):93-96
介绍了评价自然灾害健康效应及其需要的指标体系。提出通过调查死亡、伤亡、患病等,分析其与灾区人口、特定年龄人群、职业、习惯、地理位置、时间分布等关系,来科学评价灾害的严重性,提出救灾技术措施和确定主要卫生服务内容,保护易感人群,为灾后进行建筑物结构或位置的易感性分析以及制定防灾减灾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8.
皖南山区中华猕猴桃的气候适宜性区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在简要分析皖南山区气候特征的基础上,根据中华猕猴桃的生长习性,提出了发展只结猕猴桃的适宜栽培高度区划,为合理利用山区气候资源发展猕猴桃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9.
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是当今科学研究的两大热点,两者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关性,但目前要确切地定量计算气候变化对自然灾害的强度和出现频率的影响还很困难。本文在分析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关系的基础上,研究了气候变化对我国自然灾害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在千年尺度上,长江流域的大旱和气候变冷成正相关,而长江流域的大涝以及黄河流域的大旱和大涝与气候冷暖过渡期成正相关;2.在百年尽度上,近1042年来,共出现281次全国性大旱和大涝,平均每百年出现27次,在地域分布上以南涝北旱为主;3.就百年至千年尺度的气候变化对自然灾害的影响而言,气候冷冷组合期(1301~1900)易发生全国性大涝,而冷暖组合期(950~1300年,1901~1991年)易发生全国性大旱。总的来说,冷冷组合期的大旱大涝发生频率明显大于暖期,但不同地区有差异;4.在其它影响方面,台风、地震与海啸灾害在冷暖组合期(20世纪)均有比冷冷组合期(14和19世纪)多的趋势。因此,气候变暖将使防灾任务更加艰巨。  相似文献   
110.
环境中铬污染的生态效应及其防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生态效应的角度介绍了重金属铬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重点论及了铬污染对人体健康厦水生生物等其他生物的影响、对水体自净作用的影响,指出Cr^6+的生态效应远比Cr^3+大的多。目前治理含铬工业废水和受铬污染土壤几种有效方法,旨在引起人们对环境中铬污染的生态效应产生足够的重视和防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