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60篇
安全科学   49篇
废物处理   32篇
环保管理   23篇
综合类   319篇
基础理论   53篇
污染及防治   75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1.
研究了两种不同形态MnO2(δ-MnO2和胶体MnO2)对难降解有机药物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CBZ)的去除效果,并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分析了不同pH值条件下δ-MnO2和胶体MnO2氧化转化CBZ的产物,探究其氧化转化途径.结果表明,δ-MnO2和胶体MnO2能通过化学氧化作用在2h内去除约1mg/L CBZ,相比之下,胶体MnO2受pH影响较小且单位质量Mn对CBZ具有更好的去除效果.δ-MnO2和胶体MnO2与CBZ反应过程中各检出7种和4种产物.胶体MnO2具有更强的氧化能力,越过了多种中间产物的产生步骤,使CBZ的降解途径更加简明.  相似文献   
72.
作者以热解法制备生物炭负载铁锰氧化物复合材料,将其用于去除水体中的环丙沙星(CIP)。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氮气吸附-脱附曲线、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对材料进行表征,同时探究材料投加量、CIP初始浓度、溶液pH值和反应时间对CIP去除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投加量为0.05 g/(100 mL),CIP初始浓度为5 mg/L,pH值为5时,BCFe_(0.5)Mn_1的去除率达80.85%,且复合材料中Fe/Mn高不利于CIP的去除,BCFe_1Mn_(0.5)的去除效率甚至低于BC的去除效率。活性因子捕获试验、吸附/脱附试验,以及电子顺磁共振结果表明,CIP的去除过程既包括吸附,也包括降解,而降解是体系中存在的活性物质导致的。·OH、·O~(2-)和~1O_2是CIP去除过程的主要活性因子,其中·O~(2-)和~1O_2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73.
绿色发现     
《环境》2004,(4):58
  相似文献   
74.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adsorption mechanism of trace metals to surficial sediments (SSs), a selective extraction procedure was improved in the present work. The selective extraction procedure has been proved to selectively remove and separate Fe, Mn oxides and organic materials (OMs) in the non-residual fraction from the SSs collected in Songhua River, China. After screening different kinds of conventional extractants of Fe and Mn oxides and OMs used for separation of heavy metals in the soils and sediments, NH2OH .HCl (0.1 mol/L) + HNO3 (0.1 mol/L), (NH4)2C2O4 (0.2 mol/L) + H2C2O4 (pH 3.0), and 30% of H2O2 were respectively applied to selectively extract Mn oxides, Fe/Mn oxides and OMs. After the extraction treatments, the target components were removed with extraction efficiencies between 86.09%--3.36% for the hydroxylamine hydrochloride treatment, 80.63%- 101.09% for the oxalate solution extraction, and 94.76%-102.83% for the hydrogen peroxide digestion,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is selective extraction technology was effective for the extraction and separation ofFe, Mn oxides and OMs in the SSs, and important for further mechanism study of trace metal adsorption onto SSs.  相似文献   
75.
为了开发高效稳定、具有低温活性的降解VOCs催化材料,采用传统水热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锰铈比的催化剂(MnO_2、Mn_(0.95)Ce_(0.05)O_x、Mn_(0.90)Ce_(0.10)O_x、Mn_(0.80)Ce_(0.20)O_x及Mn_(0.60)Ce_(0.40)O_x),利用SEM、BET、XRD、H_2-TPR、O_2-TPD、拉曼光谱等技术对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分析,同时考察了其对甲苯的催化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通过简单的水热合成法合成出的Mn-Ce复合氧化物均为微球,但Ce的加入使得微球催化剂表面的纳米针消失,变为光滑的微球体;而不同的催化剂在氧化甲苯时呈现不同的催化氧化性能,其中Mn_(0.80)Ce_(0.20)O_x具有最佳的甲苯氧化性能,这是由于其具有较强的氧化还原性能、较高的化学吸附氧含量及存在Mn-Ce固溶体。因此,通过控制催化剂中Ce含量,可调控催化剂的形貌和物理化学特性,从而使Mn-Ce复合氧化物在甲苯催化氧化中展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研究结果为新型高效降解VOCs催化材料的设计和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6.
77.
采用共混热解法制备系列Ce-Sn-W-Ox复合氧化物,用于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通过正交实验优化CeSn-W-Ox配方,采用环境扫描电镜(ESEM)、X-射线衍射仪(XRD)等表征分析催化剂的微观形貌和固相结构,确立Ce-Sn-WOx最佳配比及结构形貌。结果表明,以粒度为5~8 mm的堇青石瓷片担载分散Ce-Sn-W-Ox,进行NH3-SCR脱除NO,当Ce/Sn/W元素摩尔比为1∶0.8∶0.6时,Ce Sn0.8W0.6Ox/堇青石NH3-SCR脱除NO效果最好。当空速为7 200 h-1,催化剂在252~426℃内脱除NO效率均大于94%。重点考察了反应空速(GHSV)、水蒸气(H2O)、SO2等对Ce Sn0.8W0.6Ox/堇青石NH3-SCR脱除NO活性的影响。研究表明,空速低于10 000 h-1时,催化剂脱硝活性受空速影响小;单独通入5%H2O对催化剂脱硝活性基本没有影响;单独通入429 mg/m3SO2导致催化剂活性略有降低;同时通入429 mg/m3SO2和5%H2O,催化剂脱硝活性下降至85.33%,除去SO2和H2O后,催化剂活性又能明显回升。  相似文献   
78.
汽车尾气净化非贵金属催化剂SO2中毒机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TPD,IR,XPS等方法研究了汽车尾气净化的复合氧化物催化剂SO_2中毒机理。结果表明,催化剂SO_2中毒失(?),首先是SO_2在催化剂活性中心上进行化学吸附,然后部分SO_2与活性组分生成相应的亚硫酸盐和硫盐酸,从而使催化剂失活。SO_2的化学吸附及部分生成相应的亚硫酸盐,与生成硫酸盐相比,对催化剂失活的影响,前者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79.
风浪扰动对太湖水体重金属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不同风浪条件下水体中的悬浮颗粒物,采用ICP-AES测定其中Co,Cr,Cu,Ni,Pb,Zn,Al,Fe和Mn不同形态的含量.研究表明,水体中Al,Fe,Co,Cr,Pb和Ni可提取态含量随风浪扰动程度的增强其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 Mn,Zn和Cu在7m·s-1风浪下含量最高,11m·s-1风浪次之,2m·s-1风浪最小.7m·s-1风浪与2m·s-1风浪相比,水体中Mn, Co, Cr, Zn, Cu和Ni的B1, B2, B3态含量增加3-20倍.11m·s-1风浪与7m·s-1风浪相比,Co, Cr和Ni的B1态含量分别增加31.1%-76.8%,Mn, Zn和Cu分别减少22.1%-38.6%; Cr,Zn和Ni的B2态含量增加12.1%-50.2%, Mn减少65.6%, Co和Cu的含量相当; Co和Ni的B3态含量增加15.4%-10.3%,Cr,Mn,Zn和Cu略微减少.水体中的金属主要以Fe-Mn氧化物结合态存在,且金属的三态比例随风浪的变化不明显. Mn的生物有效性最高,Zn,Cu和Ni次之,毒性较大的Pb和Cr的生物有效性较低.Al, Fe和Pb的Fe-Mn氧化物结合态比例非常高,约有74.56%-100%. Co,Cr和Ni的有机结合态比例较高,且Co和 Ni的三态比例比较均一,Cu的B3态较低.  相似文献   
80.
王丽平  李彩亭  曾光明  邢泳 《环境科技》2003,16(1):10-11,20
介绍了一种针对中小型燃煤陶瓷窑炉烟气的治理方案。该方案通过采用自成型型煤作燃料,多管旋风除尘器和湍流塔消烟除尘,采用双碱法及往吸收液中加入活性剂等措施,除去烟气中的粉尘,SOx,NOx等,进而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