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0篇
安全科学   2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29篇
基础理论   10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探究纳米氧化铜(CuO NPs)在镉(Cd)胁迫下对作物生长、生理特性和重金属吸收的影响,采用水培实验,以夏绿2号小油菜为供试植物,研究了CuO NPs (0、10、20和50 mg ·L-1)和Cd (0、1和5 μmol ·L-1)单一和复配处理下小油菜鲜重、光合色素、丙二醛含量(MDA)、抗氧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以及Cu和Cd含量.结果表明,在单一CuO NPs处理下,小油菜鲜重以及CAT、POD、GR酶活性总体上受到抑制,叶绿素含量和SOD活性随浓度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趋势,而小油菜叶部、根部MDA含量以及亚细胞中Cu含量随投加量增加而增加.1 μmol ·L-1Cd处理下,添加CuO NPs促进了小油菜生长,鲜重较对照增加了8.70%~44.87%,当Cd浓度达到5 μmol ·L-1时,低浓度CuO NPs (10 mg ·L-1)处理表现为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50 mg ·L-1)处理则呈抑制效应.不同Cd处理下添加CuO NPs均提高了小油菜的光合色素和MDA含量,其中小油菜叶部MDA含量较对照增加了4.34%~36.27%,根部MDA含量增加了13.43%~131.04%.Cd浓度为1 μmol ·L-1处理下施加CuO NPs后,小油菜叶部CAT和GR活性均下降,POD活性上升;当Cd浓度达到5 μmol ·L-1时,CuO NPs提高了小油菜叶部POD活性,抑制了SOD和GR活性,CAT活性随浓度升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CuO NPs与Cd表现出拮抗作用,添加CuO NPs后,1 μmol ·L-1 Cd处理下小油菜叶部和根部Cd含量最大降幅分别为45.64%和33.39%,5 μmol ·L-1 Cd处理下叶部和根部Cd含量最大降幅分别为18.25%和25.35%,小油菜亚细胞器中Cu和Cd质量分数下降,可溶性组分质量分数上升.综上所述,低浓度下CuO NPs可以促进Cd胁迫下植物生长,抑制植物对Cd吸收,但会增加植物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32.
利用不添加表面活性剂和模板的水热法合成了纳米结构的花状氧化铜。产物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X-射线粉末衍射(XRD)进行了表征,并探讨了NaOH浓度和水热反应时间对产物形貌、物相和催化活性的影响。由FE-SEM结果可知制备的CuO的形貌是由纳米片组成的花状结构,NaOH浓度和水热反应时间对产物形貌有影响,NaOH浓度越大反应时间越短,越有益于花状结构的生成;XRD结果可知花状CuO具有单斜晶型,NaOH浓度和水热反应时间不影响产物的晶型;制备的CuO的催化活性通过甲苯在空气中的催化氧化反应来验证,选择性通过CO_2生成率来表示。所制备的纳米结构CuO都展示出良好的催化活性、选择性和使用寿命,表明CuO对减少挥发性有机物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3.
34.
The novel CuO-SnO2 nanocomposite oxide photocatalysts were prepared by simple co-precipitation method, and characterized by X- ray diffrac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N2 adsorption-desorption measurement and UV-Vis diffuse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ies of CuO-SnO2, evaluated using the photodegradation of Acid Blue 62 as a probe reaction under the irradiation of Xenon light, were also found to be related to the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and the molar ratio of Cu to Sn. The maximum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the CuO-SnO2 photocatalyst was observed to be calcined at 500~C for 3 h (the molar ratio of Cu to Sn was 1:1) due to the sample with good crystallization and high surface area. It also showed much higher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in treatment dye wastewater under simulated sunlight irradiation compared to Degussa P25 TiO2.  相似文献   
35.
氧化铜催化五氯苯生成二英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杜永光  张海军  陈吉平  樊芸  倪余文 《环境科学》2010,31(11):2774-2779
研究在加热条件下,五氯苯在CuO表面催化生成二英(PCDD/Fs)的过程.结果表明,在200~350℃,PCDD/Fs的生成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350~450℃,PCDD/Fs的生成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温度较低时(200~250℃),生成的PCDD/Fs以高氯取代同系物为主;温度较高时(400~450℃),则以低氯取代的同系物为主.但温度的改变并没有引起同一氯取代度PCDD/Fs中的异构体分布模式发生规律性变化.通过比较400℃条件下CuO催化五氯苯生成PCDD/Fs与CuO催化OCDD/F的脱氯降解情况,推测了五氯苯生成PCDD/Fs的途径.低氯取代的PCDDs可能主要来源于五氯苯生成的高氯取代PCDDs的进一步脱氯降解.而PCDFs则主要由五氯苯脱氯降解生成的低氯取代产物直接缩合生成.  相似文献   
36.
氧化铜由于具有电、磁和光催化等特性,在多个领域都有着越来越多的应用。本文主要综述了氧化铜在环保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阐述了其在烟道气脱硫、恶臭气体的吸附和废水中难降解污染物的治理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指出氧化铜的应用应朝着纳米氧化铜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7.
采用水培实验,探究了纳米氧化铜(CuO NPs)与镉(Cd)联合胁迫对油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CuO NPs(10~50 mg·L-1)处理对油菜生长和品质有一定抑制作用,油菜鲜重、可溶性糖、抗坏血酸和总酚含量随CuO NPs浓度增加而降低,与未投加相比,分别降低了9.61%~39.26%、6.88%~45.09%、9.20%~29.14%和10.36%~18.47%,硝酸盐含量则显著升高16.44%~72.61%.在1μmol·L-1 Cd处理下,施加CuO NPs后油菜鲜重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与空白对照相比,油菜叶片Cd含量降低了21.57%~36.14%,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总酚含量最大分别降低了30.9%、39.61%和27.96%,抗坏血酸含量则增加了44.83%~76.21%,硝酸盐含量大幅升高,最大增加了116.18%,黄酮含量增加不明显. CuO NPs促进了油菜叶部Zn、Mg、Al、K和Ca元素的吸收,抑制了Fe元素吸收.研究表明,CuO NPs、Cd单一及联合胁迫整体上对油菜品质产生了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8.
燃烧等带来的SO2和NOx是酸雨的主要来源,开发能联合控制SO2与NOx污染的技术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本文对国内外研究的干法CuO/γ-Al2O3烟气联合脱硫脱氮技术的研究历史与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评述,并指出了该项技术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9.
研究了超声-H2O2-CuO组合技术对苯酚的降解效果。考察了苯酚初始浓度、溶液温度及鼓入空气对苯酚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未鼓入空气时相比,连续鼓气时苯酚的降解效果较好;初始浓度低,苯酚去除率高;溶液温度从20℃上升到55℃时,苯酚去除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温度对该过程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催化剂的影响而不是对超声作用的影响。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表明,苯酚降解的中间产物主要为对苯二酚、邻苯二酚及其他有机小分子物质,最终产物为草酸、二氧化碳和水。  相似文献   
40.
分别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浸渍法制备xCuO-yWO3/TiO2催化剂(x,y分别代表样品中ω(CuO)和ω(WO3)),并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中对制备的xCuO-yWO3/TiO2催化剂进行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NH3-SCR)性能评价。结果表明: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2CuO-6WO3/TiO2催化剂具有较好的脱硝性能,在250~350 ℃,NOx转化率达到90%以上,相较于浸渍法制备的2CuO-6WO3/TiO2催化剂活性明显提高。并采用BET、XRD、H2-TPR、NH3-TPD和XPS等表征手段对制备的催化剂进一步表征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2CuO-6WO3/TiO2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表面化学吸附氧明显提高,且还原能力和酸性增强,对NH3的吸附能力亦有所提高,因此溶胶-凝胶法制备的2CuO-6WO3/TiO2催化剂表现出较好的NH3-SCR脱硝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