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9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486篇
安全科学   72篇
废物处理   65篇
环保管理   49篇
综合类   874篇
基础理论   267篇
污染及防治   174篇
评价与监测   62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自1982年国内首次采用库仑法测定水体中的COD_(Cr)以来,此法以其准确,快速等特点,在环境监测分析中广泛使用。有关消除Cl~-干扰,测定COD_(Cr)的方法已有不少报道。本文提出了一个以等量Cl~-作空白,以固体硝酸银为沉淀剂,不分离沉淀物,用库仑法直接测定Cl~->1000mg/l、COD_(Cr)<50mg/l水体中COD_(Cr)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2.
水中一氯胺和二氯胺的紫外连续流动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二氯胺与溴化钾的反应及其产物。采用微孔渗透膜分离-紫外分光测定系统,测定水溶液中的一氯胺与二氯胺。本法的线性范围为2×10^-5mol·l^-1-1×^-2mol·l^-1,标准偏差在2×10^-4mol·l^-1时为4.3%。  相似文献   
123.
污水处理厂出水残留的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对水环境造成生态安全风险,本文采用紫外/氯耦合技术氧化降解水中环丙沙星(CIP)。研究表明,紫外/氯耦合技术在6min时就能完全去除CIP,CIP初始浓度、氯投加浓度、pH值、水中阴离子和天然有机物对紫外/氯有很明显的影响。紫外/氯能有效控制三氯甲烷的生成量,提高水质安全。  相似文献   
124.
吕昕  张晓健 《环境化学》1998,17(1):34-37
本文研究了邻二氯苯 和邻氯酚生物处理过程中在活性污泥上的吸附特性及影响因素。通过测定等温吸附曲线,表明这两种有机化合物在活性污泥上的吸附符合线性吸附等温式:属于在疏水键力作用下的表面物理吸附,对难溶于水的邻二氯苯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125.
采用微波溶剂热法制备了α-Bi2Mo3O12和γ-Bi2Mo O6可见光催化剂,并用XRD、SEM、和UV-Vis等测试手段表征了试样的结构和性能,最后以氯胺磷为目标降解物考察了它们的可见光催化降解性能.结果显示,在p H值较低时产物为α-Bi2Mo3O12,p H较高时产物为γ-Bi2Mo O6,并探讨了不同产物的形成机理.光催化实验结果表明,γ-Bi2Mo O6的可见光催化活性优于α-Bi2Mo3O12;在氯胺磷初始浓度较低时,γ-Bi2Mo O6光催化降解过程符合零级动力学反应模型.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γ-Bi2Mo O6对氯胺磷的降解效果优于中性条件.  相似文献   
126.
采用石墨电极对含α-氯代环己基苯基甲酮的氯化清洗水进行电化学降解。结果表明,电化学降解对COD的去除效果非常明显,并且随着电流密度增加,COD的去除效率逐渐升高,电流密度由15 mA/cm2增加至100 mA/cm2, COD的去除率从39.7%升高到72.3%;电化学降解作用下,水样可生化性显著提高,降解2 h后,(BOD5)/(COD)由原水的0.22提高到0.46;电化学降解过程中,COD的降解遵循零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此外,还对电化学降解过程中α-氯代环己基苯基甲酮的降解途径进行了推测。  相似文献   
127.
难降解含氯有机物的处理一直是环境治理中的难点,研究开发高效、安全的新型降解技术是目前研究工作的当务之急.以含氯有机物四氯苯醌为研究对象,采用新型的机械化学法(球磨)对其进行脱氯降解试验,研究了四氯苯醌的脱氯速率与还原剂种类(铁酸锌、烟尘、锌粉、石灰)及添加比例、球磨时间等参数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石灰作为还原剂脱氯效果最好,当四氯苯醌与石灰质量比为1∶11、球磨时间为4h时,其脱氯率接近100%.通过对球磨产物进行XRD、IR、GC-MS分析,结果发现球磨后产物大部分是CaO和Ca(OH)2,氯从四氯苯醌上脱除并形成了碳氢键,氯离子可能以无定形形态存在.  相似文献   
128.
叙述了原油中氯化物的种类、来源和分布情况,通过分析氯在石油炼制过程中的转化、反应以及对设备产生的危害,归纳了目前主要的脱氯技术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29.
COD和TOC均是表征水体有机污染程度的综合性指标,选取含氯有机化工废水和含氯有机无机混合化工废水2种废水,通过准确测定水样的COD与TOC数值,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对所得数据进行拟合,判定高氯废水中COD与TOC的相关性,建立COD对TOC的转换方程.数据表明,样本水样的TOC与COD之间可以建立相应的线性回归方程,TOC与COD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证明采用TOC值对COD进行转换是可行的.定量关系验证结果表明,TOC对COD的转换系数是可以准确测定的,确定转换系数后,结果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30.
采用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SPE-UPLC-MS/MS)同时测定地下水中涕灭威、克百威、2,4滴和五氯酚等4种农药残留,通过优化试验条件,使方法在10.0μg/L~2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检出限为0.003μg/L~0.006μg/L.标准溶液低、中2个质量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率为84.1% ~9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