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2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494篇
安全科学   67篇
废物处理   67篇
环保管理   48篇
综合类   881篇
基础理论   256篇
污染及防治   182篇
评价与监测   72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61.
针对中国水源水污染严重,多呈复合污染的问题,因此,对常用的氧化剂氧化复合污染的原水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三种水处理药剂臭氧、高锰酸钾和氯对有机物、氨氮和锰的处理效能及抗污染负荷的研究,并进一步从安全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高锰酸钾可以部分去除水中消毒副产物前驱物,适合复合污染水体;若利用臭氧预氧化,更适用尤以有机物污染严重的水质;预氯化将导致水中消毒副产物生成量增加。  相似文献   
962.
针对气敏传感器的信号响应受气体湿度影响较大的问题,开发了一套用于快速检测和实时监测土壤中挥发性氯代烃污染的电子鼻的预处理装置.优选了干燥剂的材质,评价了最适干燥剂的除湿性能和对氯代烃化合物的吸附情况;把预处理装置与电子鼻联用,通过与气相色谱(GC)检测结果的比较,评价了其用于土壤通风净化过程监测的适用情况.结果表明:①以无水氯化钙和卤代烃分离管搭配组合的干燥装置效果最佳,湿度去除率达99%以上,电子鼻各传感器的基线值与对照组接近;②上述干燥剂连续通入湿度为75%的空气,90 min内湿度几乎可完全去除,120 min内湿度去除率保持在95%以上,对传感器的基线影响较小.③预处理装置未造成检测气体的吸附损耗,通入干燥预处理装置前后的挥发性氯代烃气体浓度差异只有3%~5%;④在土壤通风脱附过程的检测中,通气湿度98%以上的情况下,预处理装置在120 min内对湿度去除率达99%以上;电子鼻与GC对四氯乙烯污染物的检测结果线性拟合判定系数R2〉0.99(n=18),表明配以干燥预处理装置的电子鼻能够较好地适用于土壤修复过程监测.  相似文献   
963.
以陆生来源有机物为原料制备了模拟氯、氯胺消毒饮用水,系统研究了煮沸对六大类46种消毒副产物(disinfection by-products, DBPs)的去除规律.结果显示,相比氯消毒,氯胺消毒可有效减少三卤甲烷(THMs)、卤乙酸(HAAs)、卤乙醛(HALs)、卤代硝基甲烷(HNMs)、卤乙腈(HANs)等DBPs的生成,但会提高碘代DBPs (I-DBPs)、卤乙酰胺(HAcAms)的生成.煮沸对于绝大多数DBPs (除了二卤乙酸)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并发现如下规律:(1)就单种DBP而言,消毒方式对煮沸去除DBPs并无显著影响;(2)在同类型的DBPs中,取代程度高的DBPs普遍比取代程度低的DBPs容易去除;(3)取代程度相同的同类型DBPs,煮沸后DBPs去除率大部分遵循I-DBPs> Br-DBPs> Cl-DBPs的规律;(4)少部分DBPs (如Cl/Br-THMs、二卤乙腈),煮沸去除率表现出沸点或亨利常数依赖性.总体来看,DBPs去除率排序为THMs≈HANs≈HALs≈HNMs> HAcAms>>HAAs.此外,煮沸后各类DBPs的...  相似文献   
964.
丛鑫  张悦  张偌溪  郭灏 《地球与环境》2017,45(6):681-685
采用纳米级零价铁、镍铁双金属和微米级零价铁在常温常压条件下还原降解土壤中的六氯联苯PCB138,GC-MS分析降解产物。结果表明,3种零价铁对土壤中的PCB138均有明显的降解效果。在实验条件下,随着3种零价铁投加量的增大,土壤PCB138的降解率也随之升高。反应体系初始p H值越低,3种零价铁对土壤中PCB138的降解效果越好。在20~60℃实验条件下升高温度对土壤中PCB138含量影响不大。动力学分析显示,纳米级零价铁、镍铁双金属和微米级零价铁对土壤中PCB138降解过程均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0.015 46/h、0.019 37/h和0.009 89/h。3种零价铁粉比表面积和扫描电镜分析结果显示,纳米级零价铁和镍铁双金属的比表面积比微米级零价铁粉大600~800倍,其表面形态更利于污染物质发生还原降解反应。  相似文献   
965.
本研究选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分别作为典型的细菌和病毒,利用培养和定量PCR的检测技术,对比研究紫外线消毒和次氯酸钠消毒对细菌和病毒的作用特点.结果表明:脊髓灰质炎病毒比大肠杆菌更难被灭活,达到1-log所需的氯剂量分别为19.2 mg·L~(-1)·min和10.14 mg·L~(-1)·min;所需的紫外线剂量分别为6.37 m J·cm~(-2)和1.81 m J·cm~(-2).定量PCR方法检测大肠杆菌和脊髓灰质炎病毒达到1-log的核酸损伤所需的紫外线剂量和氯剂量要比培养法高出1~2数量级,紫外线消毒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的RNA损伤量明显大于对大肠杆菌的DNA损伤,病毒的单链RNA对紫外线的敏感性更强,该结果与培养法正好相反.达到1-log核酸损伤脊髓灰质炎病毒所需的紫外线剂量为135 m J·cm~(-2),大肠杆菌所需的剂量为270.3 m J·cm~(-2),核酸损伤需要更多的消毒剂量,可能由于消毒过程微生物进入活性但处于非可培养状态(VBNC),以及灭活对微生物其他分子的损伤和微生物死后核酸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966.
传统的国标法分析高氯废水中的COD时,由于氯离子的干扰,COD测定值偏大。本研究配制了不同浓度的标准氯离子溶液,并测定其耗氧量CODCl,建立了CODCl与氯离子浓度关系的拟合直线模型COD=0.2238[Cl-]-2.64,通过硝酸银滴定法测定水样中氯离子浓度,由拟合直线模型得到水样中氯离子产生的耗氧量CODCl,并进一步测得水样的表观COD值,扣除水样中氯离子产生的耗氧量CODCl,并与水样的COD理论值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测定结果的均值相对误差在-3.6%~2.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1%~6.9%,方法准确度较高,数据重复再现性好,且测量过程不使用硫酸汞,可应用于高氯废水COD的测定。  相似文献   
967.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in-situ bioremediation to clarify the migration behavior and biodegradation laws of chlorinated hydrocarbon solvents (CHS) in the vadose zone. We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d the phase distribution of CH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different phases, and the migr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clarified the evolution rules of CHS under different phases in the polluted vadose zone. CHS exists in the vadose zone as the NAPL, dissolved phase, adsorbed phase, gas phase, and other phases, where there are three decay evolution stages: early, middle, and late stages. Phase change and diffusion matrix size are important indicators at different stages; at the same time, gas, solid, liquid and NAPL phase CHS have a variety of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s in the vadose zone. Subsequentl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ree main biological metabolic pathways of CHS in the vadose zone–aerobic co-metabolism, direct oxidation and anaerobic reduction, and dechlorination–and their influencing factors were summarized. Generally speaking, the anaerobic dechlorination capacity decreases with a decrease in the number of chlorine atoms, whereas the aerobic degradation capacity increases with a decrease in the number of chlorine atoms. The current status of in-situ remediation of CHS in the vadose zone was summarized using biostimulation and bioaugmentation methods, indicating that adding nutrient substances and injecting anaerobic dechlorination strains of Dehalococcoides are effective means of remediation. Simultaneously,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biodegradation of CHS in the vadose zone were elaborated to acquire a systematic insight into the significance of redox characteristics (oxygen) on the degradation of CHS. Finally, research on the biodegradation of CHS in the vadose zone is prospected, and 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research on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phases of CHS, the data monitoring of CHS, the structure of the functional bacterial community, an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active strain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in-situ remediation of CHS in the vadose zone. © 2022 Science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968.
对氯代烃污染地下水进行厌氧微生物还原脱氯时,存在微生物驯化时间长、pH值持续降低、有毒中间产物累积等限制修复效率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课题组制备了一种乳化油(EVO)包覆纳米零价铁(NZVI)的修复试剂,即乳化纳米铁(EZVI),其可以抑制NZVI钝化,增强反应速率并促进厌氧微生物脱氯反应.通过静态批实验探究了EZVI与三氯乙烯的反应动力学及EZVI对四氯乙烯(PCE)还原脱氯的中间代谢产物,并阐明了该过程机理.结果表明EZVI可以有效延缓NZVI钝化、提高反应活性,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kobs=0.182d-1;EZVI还原PCE可以减少中间产物二氯乙烯的积累,10天内去除PCE达到97.2%,比EVO还原体系提高了68.9%;反应过程中pH值保持在6.5~7.5,ORP值在-50~10mV,提供了良好的还原环境,有效促进了厌氧微生物脱氯反应进行.  相似文献   
969.
氯代脂肪烃(CAH)污染地下水在我国化工行业场地中十分普遍,严重影响场地再开发利用和周边居住人群的健康安全.监测自然衰减(MNA)修复技术是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技术中最具有效性和高成本效益的方法之一,而目前我国应用MNA技术修复污染场地还处于试点阶段,没有完整实施MNA技术的工程应用实例.以某农药场地地下水中CAH为研究对象,从CAH污染物的浓度变化、天然生物降解现状评价和衰减速率3个方面开展为期4年的CAH自然衰减修复实践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监测井MW2-1为核心污染区,主要污染物为1,2-二氯乙烷(1,2-DCA)、氯乙烯(VCE)、氯仿、顺-1,2-二氯乙烯、1,1-二氯乙烷和氯乙烷,浓度呈波动式下降趋势,且下降趋势明显.除了MW2-1的VCE和1,2-DCA、MW2-5的VCE以及MW2-2的1,2-DCA的浓度高于风险控制值,其他点位污染物浓度均低于相应风险控制值.基于典型地球化学参数开展的微生物降解评估结果表明,该地块大部分区域微生物降解能力不足,而在污染物浓度比较高的监测点位,微生物具有显著的降解能力.地下水中CAH衰减速率范围为0.0001~0.0040 d-1...  相似文献   
970.
李芳  陆少鸣 《环境工程学报》2013,7(7):2414-2418
采用中置O3-BAC工艺进行中试实验,通过对微生物、微型生物、消毒副产物和AOC进行检测分析,研究了不同的消毒方式对砂滤池出水消毒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氯消毒对微型生物、微生物的去除效果稍弱于臭氧联合氯消毒;对于消毒副产物而言,氯消毒产生的卤代烃、氯酸盐的含量高于臭氧联合氯消毒,产生的溴酸盐两者处于同一水平,而产生的甲醛则是氯消毒低于臭氧联合氯消毒;氯消毒最终砂滤池出水AOC平均含量75.93μg乙酸碳/L,臭氧联合氯消毒为101.23μg乙酸碳/L,大于100μg乙酸碳/L,不利于供水管网的生物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