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1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320篇
安全科学   31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33篇
综合类   543篇
基础理论   178篇
污染及防治   101篇
评价与监测   35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31.
臭氧层的破坏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多方面的危害,具体表现在对人类健康、陆生植物、水生生态系统、生物化学循环、材料以及对流层大气组成和空气质量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32.
浑河中、上游水生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浑河中、上游水生生物多样性现状与变化态势进行了评述 ,分析了水生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 ,认为水体环境污染、围河筑堤、乱捕、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和不合理开发荒山等是造成水生生物减少的主要威胁 ,并提出了一系列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33.
庄一延 《福建环境》1996,13(6):12-13
水生生物毒理实验方法是一种在环境监督与环境科研工作中广泛应用的实验手段,本文介绍了不该方法在实际工作的具体应用,并介绍了作者在鱼类急性毒理实验中的一些经验,并提出推广该方法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34.
焦化废水是一种典型的含有难降解有机化合物的有毒、有害工业废水,排入水体后对水生生物产生直接影响,监测天然水体中生物的种群和数量,可以反映长期的、综合的污染效应,还可以反过来推断污染源.该研究参照美国EPA的水中优先检测污染物以及我国优先检测污染物的名单,重点检测了有机污染物在焦化废水的分布,选择藻类和水蚤来检测河水及焦化厂排污水的毒性.  相似文献   
35.
大庆地区水体环境的水生生物调查结果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区域工业污染源的构成特点,对分布在油田的13个湖库进行了浮游生物和底栖动物的调查,从生物学角度,科学地评价了各类水体的污染程度,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地表水资源,污染源的优化管理,实现污染物的总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6.
渤海湾继同乐鱼、快鱼绝迹,螃蟹、平鱼、黄花鱼、毛蚶、对虾形不成渔汛之后,渤海的特有鱼种棘头鱼,今年又不见影踪。面对大自然一连串的报复和惩罚.再也不能沉默了,于是一前不久,一个患了绝症的病人在生命的弥留之际想喝一碗鲜棘头鱼场,家人、亲友转遍了渔港码头,竟一无所获。棘头鱼美的绝迹了吗?俗话说“河里没鱼市上看”。市场上倒是偶尔有卖的,每公斤150元左右.简直是软黄金。可据内行人说,那也都是去年冷冻的,小贩们化开后用大米汤一拌,再点上黄色的花生油,便酷似鲜的,一吃便知那味道差之千里。真正的鲜棘头鱼根本没见…  相似文献   
37.
水环境中重金属的生物积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综述了水环境中重金属在水生生物体内(包括鱼类的鳃、软体动物及贝类的肾、肝和肌肉等组织器官)蓄积研究现状及蓄积规律。利用生物积累的特性,为重金属污染的防治及生物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8.
2006~2008年,对长江中游的一个浅水湖泊--肖四海进行了水质和水生植被研究,并结合历史资料分析了肖四海1987~2008年不同渔业发展阶段的水环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987~2008年期间,该湖营养状况经历了中营养→富营养→中营养→富营养→中营养的变化过程,沉水植被经历了消亡→恢复→旺盛→衰退的演替过程,这种变化主要受不同阶段的渔业方式的影响。草食性鱼类和河蟹的过量放养、化肥的大量使用以及饵料的大量投放等不合理的渔业方式导致了水生植被的消亡和水体的富营养化,而合理的渔业方式不会对水体环境产生消极影响,并据此提出了长江中下游湖泊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9.
探讨了天然水体中存在的腐殖酸(HA)可见光降解水中阿特拉津的动力学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pH对HA可见光降解阿特拉津具有明显影响,水中HA质量浓度为5.0mg/L时,pH为3、5、7、9的条件下,受可见光照6.00h后阿特拉津(初始质量浓度5mg/L)的去除率分别为75.5%、77.3%、91.7%、84.9%,中性条件下阿特拉津可见光降解效果最佳;当HA质量浓度分别为1.5、3.0、5.0、10.0mg/L时,HA对水中阿特拉津的可见光降解均表现为促进作用,且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其一级反应动力学常数分别为0.337 0、0.361 4、0.445 4、0.314 6h-1,HA为5.0mg/L时阿特拉津的可见光降解效果最佳。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优化HA与阿特拉津的浓度比值,发挥HA促进阿特拉津可见光降解的最佳效能。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