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2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369篇
安全科学   32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41篇
综合类   548篇
基础理论   421篇
污染及防治   21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37篇
灾害及防治   2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正> 杀虫脒(chlorodimeform,chlorophen-amidine,Galecron,Spanone)是高效的有机氮杀虫、杀螨剂,对水稻、棉花等多种害虫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可作为取代666、DDT的农药。我国从七十年代初开始生产并使用,目前,杀虫脒的产量与用量有上升的趋势,由于对它的致癌性有争论,1980年农业部的(保)字38号文件中规定杀虫脒的限用条  相似文献   
12.
晓财 《环境》2001,(6):13-13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等矿物燃料,使二氧化碳在地球大气层中所占的比重在100多年的时间里增加了约10%,从而导致全球气温在最近1个多世纪里有明显升高的趋势,这点已经得到科学家的普遍认同。在承认二氧化碳是气候变暖的“元凶”的同时,许多科学家根据自己的研究还提出了其他看似可笑,却确有根有据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汞在土壤——水稻系统中的迁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结果表明:汞在水稻体内的富集随土壤污染程度增高而加大,呈直线相关关系。各部位对汞的吸收量呈现根〉杆〉米,其比率为:167:7.5:1。汞从稻根向稻杆、稻米的转移率分别为:20.78%、4.59%,汞的土壤临界含量为:5.9ppm。  相似文献   
14.
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对水稻生长和土壤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城市生活垃圾堆肥作为肥料,采用水培法和土培法对水稻生长和土壤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用城市生活垃圾堆肥明显提高了水稻的生长量,增加了水稻植株茎叶中硅的含量;降低了糙米中有毒元素镉的含量;改变了土壤的酸度,增强了土壤的肥力;水稻植株和土壤中某些有害元素的含量略有增加,但远低于环境的允许值。  相似文献   
15.
海南岛水稻气候生产潜力和人口承载量的估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海南岛自然优势出发,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产量与水的关系》中介绍的气候生产潜力的农业生态方法: 计算了海南水稻的气候生产潜力,从海南岛水稻生产和人口的现状出发,采用灰色系统中的GM(1,1)预测模型:计算和探讨了当前和未来水稻生产的人口承载量问题。试图揭示水稻生产的现状、问题和发展前景,为全岛水稻的产、销、购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钒对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钒处理对金优63、T优259两个不同品种水稻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钒处理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两种水稻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的生长,但随着钒污染浓度的增高,逐渐受到抑制,且根长受影响的程度大于芽长。从生长和生理生化各指标变化情况来看,不同浓度钒处理下,两种水稻幼苗根系脱氢酶活性与叶绿素含量均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T优259对钒污染的抗性大于金优63。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影响水稻安全生产的气象要素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分析水稻安全生产条件的基础上,探讨了有关气象因素及灾害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重点分析了地区冷害的发生状况及干湿条件,在充分考虑黑龙江省地区气候特征、农业生产区域及品种熟性的基础上,确定了影响水稻安全生产的灾害和气象指标。利用多年气象资料,计算了黑龙江省各地的冷害发生机率及稻田干燥度指数等,通过指标对比分析,初步提出了黑龙江省水稻安全生产的区域划分,为水稻生产的防灾减灾提供了科学的气象依据。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影响黑龙江省水稻生产的低温冷害问题,利用黑龙江省水稻主要种植区域10个农业气象观测站1999-2004年每年5-9月的水稻生长观测数据和逐日平均温度数据,运用统计方法建立了产量构成与温度指标的关系方程,并结合黑龙江省2002年逐日平均温度格点化数据,对3个不同移栽日期情况下低温冷害的发生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2002年的低温冷害在黑龙江中部最严重,东部次之,西部受害最轻;北部地区受害面积和冷害损失比南部地区更大;在3个移栽日期中,随着移栽日期的推后,水稻产量有5%~11%的不同程度的减少,冷害损失逐渐增大,即按时间5月中旬—5月下旬—6月初依次递增。  相似文献   
19.
厌氧条件下砂壤水稻土N2、N2O、NO、CO2和CH4排放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厌氧条件土壤反硝化气体(N2、N2O和NO)、CO2和CH4排放特征,是认识反硝化过程机制的基础,并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温室气体减排措施.定量反硝化产物组成,可为氮转化过程模型研发制定正确的关键过程参数选取方法或参数化方案.本研究选取质地相同(砂壤土)的两个水稻土为研究对象,通过添加KNO3和葡萄糖的混合溶液,将培养土壤的初始NO-3和DOC含量分别调节到50 mg·kg-1和300 mg·kg-1,采用氦环境培养-气体及碳氮底物直接同步测定方法,研究完全厌氧条件下土壤N2、N2O、NO、CO2和CH4的排放特征,并获得反硝化气态产物中各组分的比率.结果表明,在整个培养过程中,两个供试土壤的N2、N2O和NO累积排放量分别为6~8、20和15~18 mg·kg-1,这些气体排放量测定结果可回收土壤NO-3变化量的95%~98%,反硝化气态产物以N2O和NO为主,其中3种组分的比率分别为15%~19%(N2)、47%~49%(N2O)和34%~36%(NO);但反硝化气体产物组成的逐日动态均显现为从以NO为主逐渐过渡到以N2O为主,最后才发展到以N2为主.以上结果说明,反硝化气体产物组成是随反硝化进程而变化的,在以气体产物组成比率作为关键参数计算各种反硝化气体产生率或排放率的模型中,很有必要重视这一点.  相似文献   
20.
开顶式气室原位研究水稻汞富集对大气汞浓度升高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开顶式气室熏气实验和土壤加汞培育实验,原位研究水稻各器官汞富集对大气汞质量浓度升高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水稻根中汞含量与大气汞质量浓度无显著相关性(P0.05),与土壤汞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998 8,P0.05),表明水稻根中的汞主要来自于对土壤中汞的吸收累积.水稻茎中汞含量随大气汞质量浓度的升高呈线性增加(RB=0.964 6,RU=0.983 1,P0.05),且上部茎中汞含量高于下部茎;茎下部汞含量随土壤汞含量的升高呈线性增加(R=0.990 1,P0.05),茎上部汞含量随土壤汞含量的升高呈二次拟合增加(R=0.998 9,P0.05),且下部茎汞含量高于上部茎,说明茎汞含量受土壤和大气汞浓度的共同影响.水稻叶中汞含量与大气汞质量浓度呈显著正相关(R=0.998 5,P0.05),与土壤汞含量也有很好的线性关系(R=0.998 3,P=0.058 5),表明水稻从大气吸收的汞主要积累在叶片中,从土壤吸收的汞主要富集在根中并通过茎部向叶部传输.利用实验建立的函数关系对水稻地上生物质中汞的大气来源估算,至少60%~94%和56%~77%水稻叶和上部茎中的汞来自大气,而大气对下部茎仅贡献8%~56%.由此水稻地上部分生物质汞主要来自对大气汞的吸收,为区域大气汞的收支及汞循环模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