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安全科学   2篇
废物处理   2篇
综合类   26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32.
苏南水网地区环境容量的合理开发利用对该区工农业及城乡建设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注意的是近年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特别是乡镇工业的崛起与发展,使水污染有逐步向区域发展的趋势.虽然境内水资源潜力较大,但如何用于发展乡镇工业?如何用于乡镇工业废水的排放?如何因时因地制宜地分配污染处理装置的开工率等都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盲目认为凡水网地区就有水环境容量,就有用  相似文献   
33.
研究了富营养化水体中有机酚及光照强度等对修复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充足的光照可以有效地提高水网藻对水中有机酚的抗性、加速苯酚的降解、增加活性氧产率、降低细胞质膜的电解质透性并且增强多糖的代谢;而高于50 mg/L的苯酚会导致水网藻细胞质膜电解质透性显著增强、多糖含量降低,进而对水网藻产生不可逆性损伤。  相似文献   
34.
苏南水网地区农田钾素资源概况及潜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苏南水网地区,土壤供钾潜力较低,加之复种指数较,雨水过多,土壤钾素匮缺严重,其中因径流和渗漏损失的钾素养分占钾肥施入量的54.4%。而我国钾矿资源贫四肥的生产量还不到需要量的1/10,随着作物产量的提高和农产品品质的改善,作物的需钾量将渐增大,因此,单纯依靠钾肥来满足作物对钾素日益增长的需要是远远不够的,迫切需要开发利用富钾资源以缓解钾素的供需矛盾。苏南水网地区的水资源,秸秆,绿肥,塘泥等均为丰富  相似文献   
35.
太湖流域平原水网区底栖动物完整性健康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桥  徐东炯  张翔  汤云 《环境科学研究》2013,26(12):1301-1308
基于75个采样点的底栖动物监测数据,应用生物完整性的理论和方法,对太湖流域平原水网区进行水生态健康评价. 以采样点环境所承受的干扰程度为标准,确定参照点13个、受损点62个. 对涉及底栖动物群落丰富度、组成、耐污能力及摄食功能的21个候选指数进行分布范围、判别能力及相关性分析,筛选出有较强预判能力且相对独立的6个核心指数构成B-IBI(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健康评价体系,包括总分类单元、软体动物分类单元、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前3位优势分类单元相对丰度、BI指数、滤食者相对丰度. 通过比值法统一各指数的量纲,以参照点B-IBI值的25%分位数作为健康基准值,运用四分法划分B-IBI健康分级标准:B-IBI≥2.84,为健康;2.13≤B-IBI<2.84,为亚健康;1.42≤B-IBI<2.13,为一般;0.71≤B-IBI<1.42,为差;B-IBI<0.71,为极差. 应用B-IBI对太湖流域平原水网区进行健康评价,结果显示:太湖东部、南部沿岸湖区以及太湖上游水库健康状况相对较好,总体处于健康或亚健康水平;太湖北部三湾、西部湖区较差,基本处于差或极差水平;太湖上游洮滆水系生态状况也不容乐观,从上游至下游沿程呈逐步恶化趋势;京杭大运河的监测断面均表现为极差水平. B-IBI健康评价结果与基于水质及富营养化评价的结果高度吻合, 但今后仍需加强该评价体系的标准化及本土化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36.
阜宁地处水网地区,随着秋季水果等各种农产品成熟上市,大部分瓜农果农都用自备或租用农船运输瓜果及其它农产品去市场销售,农船载客和人货混载现象有所抬头,形成了水上交通安全隐患。对此,阜宁县交通部门管理与服务双管齐下,一方面,依法加大对农船的监管力度,提请县政府专门印发了《农用自备船安全长效管理机制》,在此基础上,  相似文献   
37.
水网藻种植水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了不同浓度水网藻种植水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抑制作用以及对叶绿素a和抗氧化酶活性(SOD、CAT、POD)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网藻种植水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效果明显,20%~80%浓度的种植水第8 d的平均抑藻率达到98.9%,藻细胞几乎全部死亡.在种植水的作用下藻细胞叶绿素a含量迅速降低,叶绿素a遭到破坏.实验前2 d由于受到活性氧的刺激铜绿微囊藻抗氧化酶活性增加,且都高于对照组,随着抗氧化酶活性达到极限,活性氧开始积累并破坏细胞的正常代谢,抗氧化酶活性迅速降低,80%浓度的实验组至第8 d时SOD、CAT、POD活性分别仅为31、6、5 U.mg-1.水网藻种植水经过高温处理后对铜绿微囊藻基本没有抑制作用,说明种植水中的抑藻物质具有热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38.
在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社会经济发展不均衡以及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科学合理的水网构建已成为新时期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多目标下如何把握各级水系对应水网构建的“度”也就成为当前关注的核心问题.本文回顾了全球天然水系格局、识别与表征方法、形成机制、时空分布及演化特征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典型水系格局所对应的流域水资源禀赋和水资源结构特征,指出了水系格局的若干生态环境效应.进一步在对世界著名大河跨流域引水工程与骨干水网构建关系典型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面向生态的水系格局优化与骨干水网构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9.
大浦镇农村生活污染公众调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毗邻太湖的宜兴市大浦镇为例,在环境现状调查和公民环境意识调查的基础上,对水网区农村生活引起的非点源污染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研究区农村厕所的类型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途径,得出了各类型厕所使用比例、生活污水直接或间接排向河流的排放比例。指出农村生活引起的非点源污染已成为水网区非点源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0.
以一起城市河道断面水质突变原因调查为例,对水网地区水环境污染原因调查技术与手段作探索。提出在水文调查方面,采取环保荧光示踪剂法和GPS浮标定位法查清水文流向;在水质变化调查方面,通过历史数据分析寻找水质突变规律,开展现状水质加密监测查明水质突变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