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82篇
  免费   1556篇
  国内免费   3930篇
安全科学   1285篇
废物处理   309篇
环保管理   2653篇
综合类   16914篇
基础理论   1895篇
污染及防治   1681篇
评价与监测   1482篇
社会与环境   612篇
灾害及防治   437篇
  2024年   265篇
  2023年   797篇
  2022年   758篇
  2021年   1082篇
  2020年   903篇
  2019年   942篇
  2018年   528篇
  2017年   593篇
  2016年   808篇
  2015年   975篇
  2014年   1762篇
  2013年   1253篇
  2012年   1306篇
  2011年   1263篇
  2010年   1028篇
  2009年   1107篇
  2008年   1258篇
  2007年   1288篇
  2006年   945篇
  2005年   921篇
  2004年   783篇
  2003年   1120篇
  2002年   792篇
  2001年   712篇
  2000年   665篇
  1999年   530篇
  1998年   493篇
  1997年   373篇
  1996年   309篇
  1995年   311篇
  1994年   255篇
  1993年   206篇
  1992年   199篇
  1991年   223篇
  1990年   225篇
  1989年   27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61.
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客观地分析了污染减排基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传统污染减排核算体系欠规范;现有专业技术人员对新的污染减排核算办法不适应,进而提出了污染减排管理工作应建立的五个机制:考核运行机制、信息核查机制、信息公示机制、部门联动机制、行政问责机制。  相似文献   
62.
兰州市大气污染特征与污染预报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结合兰州市大气污染特征,采用国际上较为先进的污染预报模式,分别建立了实时资料与数值产品相结合的实用统计预报模型.其系统预报结果准确程度较好,实用性强,时研究兰州市大气污染来源及政府决策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3.
水体中钼污染物的迁移转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体的重金属钼污染在中国部分地区已经显现,明确钼迁移转化规律是治理钼污染的基础.在总结水体钼污染形成机制的基础上,综述了水体钼污染物迁移转化的研究进展.其中,在水体胶体对钼的吸附研究方面较深入,酸碱条件和胶体种类是钼迁移转化的主要影响因素.而目前的研究,对尾矿中不同种类原钼矿物迁移转化与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关系尚不明确.因此,解决实际钼污染同题还需更深入的系统性探索.  相似文献   
64.
城市游憩空间结构优化研究——以大连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鉴于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居民游憩需求与供给的矛盾日益突出。本文选择城市游憩空间结构作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现有的城市游憩空间结构和典型游憩功能区的研究成果,探讨了城市游憩需求的空间结构特征、游憩供给的空间结构特征.分析了城市游憩需求和供给空间结构特征的形成因素,提出理想的城市游憩空间结构模式。通过调研大连市主城区游憩场所的分布情况、使用情况以及大连城市游憩者的游憩需求特征,分析了大连市游憩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及城市游憩空间的等级结构和整体结构。  相似文献   
65.
重金属离子Cd^2+、Pb^2+污染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土壤中比较重要的两种酶(过氧化氢酶、脲酶)活性的测定,研究了重金属离子(Cd^2+、Pb^2+)单因素污染、复合污染对两种酶活性的影响,进而找出重金属污染程度与土壤酶活性的关系,为建立土壤中的酶活性可以表征重金属污染程度的生化指标平台提供试验依据。结果表明,在Cd^2+、Pb^2+单因素污染影响中,在一定浓度下的重金属离子对土壤酶活性会有激活效应,但大多表现为抑制效应;Cd^2+、Pb^2+复合污染对两种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存在着明显差异,其复合污染对脲酶表现出协同抑制负效应的特征;对过氧化氢酶表现出一定的屏蔽作用。通过重金属离子形态对土壤酶有效性影响的研究,脲酶活性可以作为土壤重金属离子(Cd^2+、Pb^2+)单因素和复合污染程度的主要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66.
丹巴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丹巴县地质灾害进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结合该县近年来地质灾害的发育情况,对丹巴县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和形成原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研究表明,该县地质灾害具有爆发频率高、突发性强、危害大、隐蔽性强的特点,其分布发育与区内独特的自然地理格局和复杂的地质环境条件密切相关,且近年来该县地质灾害的爆发处在一个活跃期。  相似文献   
67.
我国进城农民工的居住问题及其解决思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解决好农民工的就业和居住问题是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完成农民向市民转化的关键一步,也是新时期我国各个城市面临的挑战。在本文中,作者认为目前我国庞大的进城农民工群体逐渐出现了分化的现象,根据农民工对居住的需求和最终归宿,我国的农民工可分为永久迁移型(或定居型)和非永久迁移型(非定居型)两种类型。永久迁移型(或定居型)农民工希望举家迁移到城市并成为城市的永久性居民,而非永久迁移型(非定居型}农民工希望改善在城市的居住条件,同时尽可能降低在打工期间的居住成本,他们最终会回流农村地区,而不会在城市购房或定居在城市。本文在分析两种不同类型农民工居住需求的特征和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解决我国进城农民工居住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68.
合成麝香是一类近十多年才引起人们关注的有机污染物.合成麝香广泛分布于环境中.难降解,易生物富集,对水生生物和人体均呈现一定的生物毒性.文章对某一化妆品厂生产车闯内、外及工厂外的上、下风向大气中多环麝香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除ATⅡ之外,大气中检测出了五种多环麝香,其中作为对照点的上风向多环麝香总浓度为5.43ng/m3,而工厂室内、外及下风向的多环麝香浓度范围为17.25~5543.4ng/m3;气固分配实验研究发现,超过68.43%的多环麝香分布于气相中.  相似文献   
69.
1960年代以来西北地区暴雨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揭示西北地区暴雨的时空演变特征,利用该地区109个站44年(1961—2004年)的日降水资料,采用小波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该地区暴雨的气候变化。研究指出,西北地区平均每年有40站次的暴雨;暴雨频次最少的地方在中西部,最多的地方在东部;4—11月都可能出现暴雨,其中6—9月占93.1%。暴雨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年际差异较大,最早可发生在4月初,最迟到7月中旬发生;最早8月初结束,最迟11月中旬结束。区域性暴雨平均每年发生4.7场次,主要发生在6—9月;第一场区域性暴雨平均日期为7月2日,最早出现在4月初,最迟在9月下旬;最后一场区域性暴雨平均日期为8月31日,最早结束于6月中旬,最迟结束于10月中旬。  相似文献   
70.
超强台风“桑美”特征及预报服务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608号超强台风“桑美”在浙江省苍南县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7级(60m/s),中心气压为920hPa,是建国以来登陆我国大陆最强的台风。分析表明,对“桑美”的路径和强度在近海及其登陆时的预报较为准确,气象预报预警服务也比较到位,政府也进行了科学的防御,但超强台风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仍然是非常严重的,为应对百年一遇超强台风的袭击,沿海有关地区的台风防灾体系和防范措施尚需重新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