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7篇
安全科学   8篇
环保管理   21篇
综合类   114篇
基础理论   28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通过对天津市冬小麦生长的各个阶段的各个部位及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分析,评价了污灌区农田土壤-植被系统的污染状况,运用转运系数和富集系数表征了重金属元素在作物中迁移和积累的能力.结果表明,冬小麦田土壤质量属2级尚清洁标准,土壤中Cd污染最严重,Hg污染次之.返青期、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同一时期冬小麦不同部位的重金属含量整体呈现自下至上递减的趋势,即根>茎>叶>果实,而同一部位冬小麦的不同时期的重金属含量各有特点.从转运系数和富集系数上看,根富集重金属的能力要大于茎、叶和果实;重金属由土壤向根迁移的过程中,迁移能力顺序为:Pb>Cd>Hg>Cr>As,Pb迁移能力最强.冬小麦果实中As,Cd,Cr,Hg,Pb和Se含量均超过《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中规定的限值,说明研究区域目前已经不宜再种植冬小麦.  相似文献   
172.
173.
174.
涔天河水库灌区土壤资源特点及其合理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涔天河水库灌区土壤资源现状,特点进行了调查研究,对土壤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壤生产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5.
水利旅游开发研究——以淠史杭灌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水利旅游是水利工程综合效益的体现。淠史杭灌区为世界7大人工灌区之一,是发展水利旅游的典型区域。对淠史杭灌区开发水利旅游的资源条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提出了联动开发、展示水利文化、合理整合资源、多种开发模式等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76.
污水灌溉在华北水资源匮乏地区得到广泛应用,但却可能会将有机污染物引入地下水.为查明有机污染物在污灌区地下水中的污染现状,本文选取山西省小店污灌区为研究区,采集了16个地下水样品(浅层水样品13个,深层水样品3个),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了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利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器(GC-ECD)分析了有机氯农药(OCPs)的含量.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中PAHs的浓度范围为13.98~505.89 ng·L-1,平均浓度为115.67 ng·L-1,以2~3环的低环芳烃为主,萘和菲的检出率最高;OCPs的浓度范围为13.91~103.23 ng·L-1,平均浓度为40.99 ng·L-1,检出率最高的为α-六六六、δ-六六六、2,4-滴滴滴、艾氏剂、硫丹硫酸酯、六氯苯.总体来看,深层水的有机污染物浓度明显低于浅层水;各水渠附近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物浓度顺序为:东干渠北张退水渠太榆退水渠,显示地下水水质受到污水灌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7.
河南某污灌区土壤-作物-人发系统重金属迁移与积累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开展污灌区土壤-作物-人发系统(SCHS)重金属迁移与积累研究,对于维护农田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以河南某污灌区为例,采集土壤和小麦籽粒样品各27份、人发样品355份,用原子吸收法测定Cu、Zn、Pb、Cd含量,用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测定As含量,开展重金属在SCHS中的迁移与积累探讨.结果表明,污灌区土壤和小麦籽粒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土壤Cu、Zn、Pb、Cd和As平均含量分别为40.63、203.47、22.10、1.84、26.87 mg·kg-1,小麦籽粒中上述重金属平均含量分别为10.10、25.83、0.87、0.56、0.35 mg·kg-1,都高于对照区.污灌区人发中上述重金属平均含量分别为14.11、143.13、13.24、0.19、1.97 mg·kg-1,高于对照区,人发多数重金属含量随年龄增长呈增加趋势,男性高于女性.污灌区人发对小麦籽粒重金属的富集系数(BAF人发/小麦)远大于小麦籽粒对土壤重金属的富集系数(BAF小麦/土壤),人发对大多数重金属的放大作用显著.在SCHS中,大多数重金属沿土壤→小麦籽粒→人发的迁移与积累曲线呈不规则"V"形,长期污灌样点的土壤和小麦籽粒重金属污染程度、人发重金属含量都高于"清污"混灌的样点.  相似文献   
178.
利用Micaps实时资料、T639数值预报资料、MM5中尺度数值预报资料,对2012年3月4-6日期间辽宁地区发生的大范围雨雪天气的天气形势、云宏观和云微观物理量场进行了再分析,探讨并总结了人工增雨作业条件。结果表明:该次春季大范围雨雪天气是高空冷涡底部分裂的高空槽结合地面河套气旋共同影响的;水汽条件及水汽输送条件是判断降水强度及人工增雨潜力的重要条件;立体分析宏观及云微观物理量场是确定人工增雨作业时间和部位的必要条件。该研究结果为今后类似的河套气旋或河套倒槽的降水天气系统提供人工增雨经验。  相似文献   
179.
阿克苏灌区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已成为当地面临的重要科学问题。本文利用5期遥感影像解译数据,分别从阿克苏灌区土地利用的时间差异性和空间差异性2方面进行定量分析,研究了阿克苏灌区1998-2014年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征,为今后合理利用灌溉水资源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0.
北京通州灌区土壤和河流底泥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07年6月在北京通州污水灌区、清污混合灌区和清水灌区采集土壤和河流底泥样品共28个,参考EPA标准对样品进行处理和分析,研究了26种有机氯农药(OCPs)的残留及分布情况,探讨了有机氯农药含量与总有机碳(TOC)以及有机氯农药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从污水灌区到清水灌区有机氯农药的总量上并未出现明显递减的趋势,土壤和河流底泥中残留的有机氯农药主要是滴滴涕(DDTs)、六六六(HCHs)和六氯苯(HCB)类,三者占有机氯农药残留总量的97.89%.OCPs质量分数平均值为36.18 ng·g-1,其中DDTs占OCPs的72.85%,大部分样品中DDT与DDE+DDD的质量分数之比都小于1,说明这些土壤和河流底泥中DDTs主要来自历史残留物.同时,除了两个样品外,其它样品的α-HCH/γ-HCH比值均小于1,平均值为0.63,表明林丹是这些采样点中HCH的主要新的污染源.沉积物中TOC、DDTs、HCHs和HCB类农药含量与有机氯农药总含量之间显著相关,在决定有机氯农药含量和分布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