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2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158篇
安全科学   16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21篇
综合类   720篇
基础理论   256篇
污染及防治   31篇
评价与监测   39篇
社会与环境   107篇
灾害及防治   30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三维植被网喷播植草技术在高速公路边坡上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顾晶 《生态环境》2003,12(2):155-156
三维网喷播植草是一种能在纯石质边坡上进行绿化的新工艺。文章介绍了该技术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检验标准,并在广惠高速公路边坡进行应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绿化防护效果较好,适应当地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922.
以隔河岩水电工程建筑废弃地初始生态恢复中人工构建植被为研究对象,在样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废弃地退化生态系统植物多样性和植物群落组成与结构的恢复对种植植物种类的生态响应。通过与周围未治理废弃地及自然次生林群落组成与结构的比较,研究了该废弃地植被的生态恢复进程。结果显示,苗木种植促进了本地植物种类在废弃地的扩散和定居,初步形成了具一定组成与结构的群落类型,是一种及时有效的生态恢复技术。但不同的苗木种类对废弃地植被初始生态恢复的效果不同,通过比较圆柏(Sabina chinensis)和湿地松(Pinuse elliottii)2种人工林的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组成与结构,认为圆柏林的初始生态恢复效果比湿地松林好。  相似文献   
923.
根系及其主要影响因子在森林演替过程中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郝艳茹  彭少麟 《生态环境》2005,14(5):762-767
统计分析了国内外主要森林生态系统演替过程中根系生物量及其分布的变化,并探讨了相关的影响因子及其动态。结果发现,根系生物量随林龄和演替的进行而增加,演替群落的根冠比呈减小趋势。一般来说,根系的垂直分布是较浅的,尤其是细根。根系分布范围与地下部生态位的变化能够反映其可以利用的资源范围以及它在演替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在森林演替初期,群落根系分布较浅,可塑性强,且水平根系发达;演替中期的根系呈镶嵌分布,分布范围加深,根系密度增加;演替后期的根系分布趋于稳定,地下生态位分离程度加剧,根系结构具有相对明显的分层。在演替过程中,根系的这种分布特征受自身条件和生态因子的影响,文章论证了这些影响因子本身在演替过程中也是动态变化的,进一步说明了根系分布动态规律存在的必然性。在演替过程中,根系生物量及其分布动态的研究,可以为森林群落动态学提供新的理论基础,是未来地下生态学研究的焦点之一。最后,分析了根系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重点,提出新的展望。  相似文献   
924.
澳门离岛植被生态恢复与重建及其效益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回顾了19世纪以来澳门凼仔岛和路环岛两个离岛的植物恢复进程,先锋和重造林群落的组成、结构,水系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育工作;评价了该重造林生态系统的直接和间接生态经济价值。结果表明,澳门离岛植被恢复与重建的生态系统在提高立地质量、空气质量的同时,每年可创造生态经济效益21929.03万澳元。其中直接经济效益13737.72万澳元,间接效益8191.31万澳元。结合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演替规律和澳门城市林业的美学价值需求等,分析、阐述了澳门离岛林分进一步改造的方向、树种和措施。  相似文献   
925.
广州流溪河河岸缓冲带生态治理的优良草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广州流溪河新筑的河堤完全裸露,河流两边的河岸缓冲带受到人类活动的破坏而成为裸露的砂石地或杂草丛生,二者都需要进行生态整治。为了对河流两岸进行生态改造,形成一种护坡效果好、景观效果佳的新流域景观,作者在一段河堤与两块不同性质的河岸缓冲带上进行了适宜草种的筛选试验。在河堤被测试的5个草种中,假俭草的综合表现最好,其次是百喜草,再次是钝叶草与森特钝叶草,野花生的表现最差。在砂石基质的河岸缓冲带样地I,丛生性的大雀稗、弯叶画眉草和香根草表现较好,而匍匐性的野花生、钝叶草和百喜草表现较差,这主要是后三者因根系浅,易遭洪水冲击。至于种植在土质的河岸缓冲带样地Ⅱ上的草种,由于土质状况好,淹水时间短,普遍表现良好。总的来看,弯叶画眉草、大雀稗在河岸缓冲带上的综合表现最好,但如果从耐淹角度来考虑,香根草也应是一个较理想的草种。  相似文献   
926.
城市湖泊生态恢复与景观设计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按照从水生生态系统向陆地生态系统过渡的顺序,尝试提出了城市湖泊水生植被恢复与景观设计、湖滨带生态恢复与景观设计以及湖岸和连通沟渠生态恢复与景观设计的设计思路,并逐一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27.
日喀则宽谷植被以干暖性河谷灌丛和亚高山灌丛最为发育,其植被受基质及水热条件再分配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分异,河谷地带是西藏“一江两江”中部流域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流动沙丘广布,使植被带有沙生特点,同一海拔高度因基质的不同而群落类型多样,本文在对这一地区植被的垂直变化、河谷植被的自然演变和沙漠化过程中的植被动态进行论述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本区植被在特殊自然条件下的演替过程和人类活动对植被变化的影响,为研究这一地区生态系统的恢复途径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28.
广州地区酸雨特征及其对植物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酸雨监测资料,分析了广州地区酸雨的时间变化规格九空间分布特征,探讨了广州地区酸雨的主要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对酸雨对广州地区植物的影响进行了评价,指出酸雨已经对广州地区植物的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必须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来防治酸雨污染,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29.
辽宁东部山区几种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土壤渗透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村生态环境》2002,18(4):1-4,14
  相似文献   
930.
NOAA/AVHRR数据在植被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志 《干旱环境监测》1997,11(2):98-103
介绍了NOAA/AVHRR数据的特点。对利用NOAA/AVHRR数据进行植被生态监测的原理及方法进行了探讨。并对该领域的最新成果及应用前景给予了论述,提出在新疆荒漠区进行监测的步骤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