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7篇
安全科学   9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35篇
综合类   213篇
基础理论   23篇
污染及防治   29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311.
随着海洋石油资源的不断开发及海上运输业的蓬勃发展,海上溢油污染的风险不断加大,2011年6月,我国发生的康菲溢油事故,其造成的海洋污染范围之广、程度之深不亚于甚至超过去年美国发生的墨西哥湾溢油事故。面对渤海湾生态系统的破坏和渔民、渔业的巨大经济损失,众多的受害人如果求告无门,权利得不到及时救济将把受害人推向绝境。本文通过对康菲漏油事件与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索赔处理过程的比较,分析了我国溢油污染索赔制度的建设在立法层面、司法层面均十分薄弱。通过对康菲索赔诉讼类型化分析,发现溢油污染的索赔往往是环境侵权诉讼与环境公益诉讼并存,对两种诉讼关系、运作特点和价值缺乏深入的研究,成为阻碍我国私益诉讼与公益诉讼共生的环境权益司法保护模式建立的深层原因。本文建议理论上明确环境侵权诉讼与环境公益诉讼异同的前提下,区分不同情况,确立环保行政机关作为支持起诉人参加诉讼和环保部门和公民、法人作为共同原告提起环境诉讼两种制度。同时,在环境侵权诉讼中借鉴美国和解集团诉讼制度,以提高纠纷的解决效率。  相似文献   
312.
包气带土壤含水率和石油类污染特性对电阻率监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水-油二相体系多孔介质电学性质的Archie理论,探索石油类有机污染土壤物化特征的电阻率指示,对形成适用于污染场地野外勘察及室内模拟试验研究的"非扰动"监测分析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采用Miller Soil Box方法研究了东北油田区4种介质在不同电路特征、介质、含水率、孔隙液体(石油污染及盐污染对照)及环境温度条件下的电阻率响应规律,拟合构建了激发-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在室温20℃、不添加任何污染物的条件下,随含水率增加,电阻率呈幂函数关系减小;砂样孔隙液体中所含电解质强弱直接影响其电阻率;在水-油两相体系中砂样电阻率关系曲线都与Archie公式拟合较好;砂样电阻率随温度增加而降低,在0℃以下随温度降低呈直线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313.
工业污染废润滑油再生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润滑油是仅次于燃油的第二大石油制品,机械润滑油在长期使用后将变为废润滑油,成为污染源。对废润滑油的回收再生利用,不仅可以防止废油污染,保护环境,同时可以节约人类有限的石油资源。文章在对当前国内外污染废油再生工艺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污染废润滑油再生处理关键技术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314.
叙述了水体环境原油污染的严峻形势,着重介绍了水体原油污染的预防与处置方法。  相似文献   
315.
石油污染包气带中降解微生物的分布特性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李广贺  张旭  黄巍 《环境科学》2000,21(4):61-64
包气带土层系统中油类污染物的性质和降解微生物的分布特性是影响污染物自然衰减和污染包气带强化生物治理的重要自然和生物学因素 .对淄河滩油污土层的石油类污染物的含量、污染物质组成的分析 ,以及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的研究结果表明 ,饱和烷烃、环烷烃和多环芳烃构成淄河滩油污土层中主要烃类污染组分 ,其含量高达 90~200 g· kg-1干土 .淄河滩石油污染土层中降解菌主要为好氧异养菌 ,菌群数量高达 106~107个·g-1干土 .为包气带土层石油类污染物的自然衰减和净化提供了良好的生物条件 .  相似文献   
316.
石油类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归宿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石油类污染物在各种水环境中 ,由于水体的特点不同 ,其归宿也不同。通过对焉耆盆地石油开发区域内博斯腾湖、开都河及相邻湿地的研究 ,对石油类污染物在各水环境中扩散、挥发、溶解、分解、乳化、氧化、生物降解、沉降、吸附与吸收、分配与富集等进行了定量分析 ,为石油类污染的控制和清除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17.
浓缩型溢油分散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海洋石油污染的严峻形势和普通型消油剂的局限性,研制开发了对环境友好的浓缩型溢油分散剂。该溢油分散剂具有乳化性能好、鱼类急性毒性低的特点,且凝固点较低,适宜于低温(高于-20℃)环境条件下使用。惟有生物可降解性指标低于现行国家标准,本文分析了造成其生物降解性差的原因,并提出了新的测定方法-CTAS法。  相似文献   
318.
溢油污染数学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系统总结前人在溢油分析计算上的主要研究成果,提出溢油计算的新模型和新方法,并应用于伶仃洋溢油污染防治研究。   相似文献   
319.
典型禾本科植物对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油类污染物对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破坏,影响植物的生长,甚至直接影响到人类健康。选择典型禾本科植物-高粱和玉米,通过盆栽实验,种植于模拟石油污染的土壤中,植物成熟收割后,通过测定土壤中总石油烃的含量,植物体中多环芳烃和直链烷烃的含量,研究高粱和玉米对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结果显示:在种植高粱、玉米后,土壤中总石油烃含量明显降低,并且在收获的高粱、玉米植物体中直链烷烃和多环芳烃含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未检出)。说明高粱、玉米对石油烃具有一定的去除作用,且高粱对土壤中石油烃的去除作用高于玉米;高粱、玉米对土壤中的多环芳烃和直链烷烃具有一定的积累与富集作用。  相似文献   
320.
石油化工行业产生的烃类污染是当今主要的环境问题之一,由石油污染带来的生态失衡、生态环境恶化等现象,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用于消除烃类化合物的传统物理或化学方法不仅成本高,效果也有限。生物修复法具有成本低廉、操作方便、场地适应性强等特点,为解决修复石油污染的难题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新道路。综述了国内外在石油污染物的微生物修复方面的最新进展,指出该技术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