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82篇
  免费   599篇
  国内免费   1851篇
安全科学   520篇
废物处理   942篇
环保管理   901篇
综合类   7271篇
基础理论   491篇
污染及防治   2149篇
评价与监测   443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74篇
  2020年   184篇
  2019年   212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173篇
  2016年   255篇
  2015年   404篇
  2014年   686篇
  2013年   491篇
  2012年   512篇
  2011年   600篇
  2010年   525篇
  2009年   517篇
  2008年   554篇
  2007年   618篇
  2006年   618篇
  2005年   530篇
  2004年   539篇
  2003年   605篇
  2002年   562篇
  2001年   419篇
  2000年   389篇
  1999年   370篇
  1998年   341篇
  1997年   281篇
  1996年   301篇
  1995年   276篇
  1994年   282篇
  1993年   216篇
  1992年   166篇
  1991年   211篇
  1990年   176篇
  1989年   19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张俸志  李宁  吴承志  王凯 《环境工程》2020,38(8):131-135
针对制药废水总氮去除难的问题,采用纤维填料SBBR工艺处理实际制药废水。启动和驯化实验共进行了99 d,在制药废水NH3-N浓度(200±20) mg/L的条件下,最终系统的TN去除率稳定在97%以上,且未添加任何碳源。废水C/N是影响深度脱氮的关键条件,在进水C/N为3的条件下,系统无法实现废水的深度脱氮。通过提高废水的C/N,可以提高废水的脱氮效率。当废水C/N为5时,系统实现了深度脱氮。得益于纤维填料上大量的生物膜,SBBR在曝气结束后即实现了深度脱氮,脱氮的途径由同步硝化反硝化+内源反硝化逐渐转变成同步硝化反硝化。操作模式也最终确定为进水-搅拌-曝气-沉淀-排水。  相似文献   
42.
以餐饮废油制备生物柴油的副产物粗甘油为碳源,采用圆红冬孢酵母发酵生产微生物油脂。通过对发酵影响因素的优化,确定了最适发酵条件为:种子复苏时长24 h、富集时长10 h、接种量为6%、初始粗甘油浓度为60 g/L、C/N为60、有机氮占总氮比例为75%、发酵体积为100 mL、发酵温度为30 ℃、发酵时间为6 d,在此条件下,获得总产油量为10.56 g/L,油脂产率为0.229。与无机氮源硫酸铵相比,有机氮源蛋白胨的添加显著提高了油脂含量和总产油量。通过测定油脂的脂肪酸成分并利用Hoekman方程估算所得生物柴油的性能指标,表明其符合中国、美国及欧盟标准。该方法既为粗甘油的再利用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又为生物柴油的生产提供了廉价的原材料。  相似文献   
43.
油脂对红壤结构性质与水流运动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室内灌水入渗试验,研究了灌溉水油脂浓度(0,1.0,3.0和10.0g/L)、灌水频率(1d1次,2d1次,4d1次)和灌溉模式(纯清水灌溉,纯含油脂灌溉水灌溉,含油脂灌溉水-清水交替灌溉)对受灌土壤结构性质与水流运动特征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灌水进入到受灌土壤中的油脂主要集中在优先流通道中快速运动,优先流湿润锋处的土壤油脂浓度较高且不受灌溉水中油脂浓度的影响,表明即便是采用较低油脂浓度的灌溉水灌溉,依然对地下水系统存在较高的污染风险;高频率、低定额的含油脂灌溉水灌溉有利于进入到受灌土壤中的油脂向深层土壤运动,使得斥水性土层厚度增大,从而导致入渗水流运动的不确定性及地下水系统的污染风险均增大;油脂对受灌土壤团聚体的再团聚作用只有在其浓度较高时才能形成,含油脂灌溉水-清水交替灌溉因降低了受灌土壤的油脂浓度反而导致土壤团聚体分散和破碎.研究成果对再生水和原污水农田灌溉制度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4.
文章介绍了在一个模拟的实验室环境下,研究去除三价砷(As~(3+))的可行性结果。从酸性矿山废水中去除或固定As~(3+),通常涉及水热合成砷铁共沉淀法。使用碱性矿物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其可以控制砷的运移和潜在的去除As~(3+)的能力。实验持续24 h,在双层玻璃反应釜中恒温95℃条件下进行,采用灰岩、方解石、骨炭和赤泥4种碱性矿物来处理高As~(3+)硫酸型矿山废水。对水样及最终沉淀物进行化学分析,采用等离子发射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同时开展了中和能力,动力学方面去除As~(3+)效果,去除砷机制和稳定性研究。砷的去除效果受到p H值和吸附剂类型的影响。实验表明,去除砷的最大值是在pH值中和为8时实现。使用碱性矿物来代替氢氧化钠去除As~(3+)是更经济的。结果表明,灰岩和方解石的中和能力好,灰岩可有效地用于处理酸性矿山废水中的As~(3+)。  相似文献   
45.
46.
文章介绍了采用水解酸化-MBR组合工艺处理雏鸡孵化场废水的应用实例。结果表明,当进水COD、BOD5、NH3-N和SS浓度分别为1 230、268、22和456 mg/L时,污染物去除率依次分别为96.7%、97.5%、82.7%和98.6%。经该工艺处理后的出水水质稳定,并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47.
48.
马铃薯淀粉废水是危害较为严重的一种有机废水。但其污染物主要为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可回收物质,具有较好的资源化利用前景。本文拟对马铃薯淀粉废水来源、水质特性及其蛋白质回收方法进行总结,为回收利用马铃薯淀粉废水中蛋白质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9.
DCP废水的污泥膨胀会引起出水水质超标,丝状菌引起的污泥膨胀尤为普遍。会引起活性污泥流失,增加污运行的费用,并且可危及整个污水处理系统。引起污泥膨胀的主要原因有:营养物质缺乏,长期的低负荷运行,溶解氧的控制,污泥浓度的控制,有毒有害物质。通过调整现场工艺参数,可以彻底解决污泥膨胀问题。  相似文献   
50.
造纸废水灌溉对湿地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草浆造纸废水灌溉芦苇湿地为题,通过对污灌后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测定,研究了造纸废水对土壤中有机质的影响,为资源化利用造纸废水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