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58篇 |
免费 | 134篇 |
国内免费 | 97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76篇 |
废物处理 | 50篇 |
环保管理 | 189篇 |
综合类 | 599篇 |
基础理论 | 36篇 |
污染及防治 | 74篇 |
评价与监测 | 26篇 |
社会与环境 | 10篇 |
灾害及防治 | 2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篇 |
2023年 | 43篇 |
2022年 | 32篇 |
2021年 | 47篇 |
2020年 | 40篇 |
2019年 | 37篇 |
2018年 | 28篇 |
2017年 | 32篇 |
2016年 | 41篇 |
2015年 | 49篇 |
2014年 | 86篇 |
2013年 | 43篇 |
2012年 | 52篇 |
2011年 | 46篇 |
2010年 | 32篇 |
2009年 | 43篇 |
2008年 | 51篇 |
2007年 | 39篇 |
2006年 | 40篇 |
2005年 | 35篇 |
2004年 | 33篇 |
2003年 | 37篇 |
2002年 | 34篇 |
2001年 | 35篇 |
2000年 | 30篇 |
1999年 | 24篇 |
1998年 | 30篇 |
1997年 | 19篇 |
1996年 | 16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18篇 |
1993年 | 17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16篇 |
1989年 | 14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32.
本文采用FTIR/GCMS/PY-GCMS联合分析手段对某车型前风挡玻璃内侧油雾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油雾的主要成分为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基于油雾产生的实际工况及油雾产生的基本原理推断,油雾产生的原因为车内环境内SVOC物质挥发并在前风挡玻璃内侧冷凝所致。针对邻苯二甲酸酯类SVOC物质的管控,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行业内主流的重量法及光泽度法的优缺点,基于车内环保属性及实际应用场景风险管控角度,提出了雾化指标应同时管控重量法及光泽度法的技术建议。 相似文献
33.
34.
35.
含铅,无铅汽油车尾气排出物遗传毒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台架试验模拟汽车行驶工况,收集了发动机使用无铅汽油,含铅汽油燃烧后的尾气颗粒物,对其中吸附的有机物进行了提取,并以Ames试验,中国仓鼠肺细胞体外微核实验等方法,从基因,染色体水平检测了两种颗粒提取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36.
本文对海面溢油扩展和弥散规律作了分析和介绍,对围油栏特性和回收装置设计作了讨论.文中对围油栏设计和海面溢油回收装置设计提出两项改进设想和建议,可与有关部门共同开展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7.
以锦州化工二厂生产的2#环烷酸为原料,采用减压蒸馏──初馏分皂化萃取脱油工艺,可制得中性油含量分别低于10%和5%的一级品环烷酸.该工艺具有流程简单、物料消耗少、产品收率高等优点.通过实验,初步探讨了蒸馏真空度、氢氧化钠浓度及用量、乙醇用量、萃取剂用量等工艺条件对脱油效果及产品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8.
39.
根据炭黑疏水性的特点 ,本试验采用油团聚工艺成功地处理了炭黑废水。经处理后 ,出水中炭黑含量小于 5.0 mg/ L,出水可回用 ,回收的炭黑用四氯化碳处理后 ,经过滤干燥可得到含水率小于 1 .0 %的炭黑 ,油相可回用。 相似文献
40.
生物油是唯一的液体含碳可再生资源,因其成分复杂、热值低、酸度高、粘度大等特点,必须经过提质才能进一步利用。生物油电化学提质是一种条件温和、易于控制的新兴提质方法,但仍面临生物油聚合结焦的问题,降低了提质生物油的品质和收率。通过对含有不同浓度乙酸和富芳香组分(Aromatic-Rich Fraction, ARF)的调制生物油分别进行电化学提质实验,对电化学反应后的溶液和焦表征分析,研究了乙酸和ARF对焦产率的影响规律,探讨了乙酸和ARF对生物油聚合结焦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乙酸能抑制生物油聚合结焦,加入浓度1%的乙酸可降低焦产率约25%,继续增加乙酸浓度会进一步降低焦产率;而ARF则会促进生物油聚合结焦,当ARF浓度从60%升到70%时,焦产率增加了约70%,当ARF浓度升到80%后,焦产率增加了约150%。乙酸能抑制生物油中酚类物质自缩合,降低了聚合结焦反应的速率,而ARF则增强了羟醛缩合反应,提高了聚合结焦反应的速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