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45篇
环保管理   22篇
综合类   93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49篇
灾害及防治   28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1.
张媛  孟耀斌  叶涛 《灾害学》2022,(1):185-191
为弥补我国自然—技术事件(Natech事件)案例研究空白,基于多种数据挖掘方法对近20 a公开报道的自然灾害诱发的技术事故案例进行收集整理,建立了Natech事件数据库.对该类事件时空分布、行业分布进行交叉分析后发现:Natech事件季节特征明显,暴雨和大风是主要肇因,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脆弱性较强.在引入不利气象情景对...  相似文献   
62.
VR-GIS技术在小城镇洪水淹没模拟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来利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研究洪水灾害是个研究热点,但小城镇在防洪减灾方面缺少应有的关注和重视。本文对VR(虚拟现实技术)-GIS技术在小城镇洪水淹没模拟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解决了系统实现过程中的一系列关键技术:小城镇空间数据库的建库技术及三维可视化、洪水淹没范围的确定,以及洪水淹没实时动态演示等问题。该技术已在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所开发的《小城镇基础设施防灾减灾决策支持系统》中得以实现。实践证明:小城镇空间数据库的建库技术速度快、成本低,适合中国小城镇的信息化现状。利用淹没范围的近似计算模型,可以有效迅速准确地计算出洪水淹没范围,有利于防洪减灾的迅速决策,且偏于安全。小城镇洪水灾害的三维可视化模拟,可以实时动态地演示小城镇遭受洪灾实况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63.
为了更有效地模拟和分析地铁站内复杂楼梯上洪水流动的动力学特征,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SPH)并借助GPU并行计算技术对复杂形态(带1、2、3个休息平台的直行、直角转弯L型)阶梯上洪水流动特征和漫延过程进行数值建模和计算分析。基于SPH方法和GPU并行加速的复杂阶梯流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但可以计算获得更好的阶梯流流态,而且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不同休息平台数、不同形态阶梯上洪水水流呈现差别较大的水流特征;该模型借助GPU并行加速,适合研究大尺度复杂楼梯上洪水漫延问题,可为分析和评估洪水水流对地铁站楼梯上被困人员疏散过程的影响提供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64.
西江流域中部的洪涝特征及防洪减灾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庞庭颐  李艳兰 《灾害学》1998,13(1):67-71
对广西西江流域中部的洪涝特征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并对西江流域防洪减灾提出了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65.
夏季暴雨洪水是太湖山区氮磷营养盐流失的主要载体,对强降雨事件中的不同水体农业养分负荷的观测和分析,将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估农业非点源污染。在台风“麦莎”期间,选择典型山区流域对台风降雨径流过程进行观测。结果表明太湖山地短时强降水事件中,地下径流约占总径流的51%,而对无机氮径流负荷的贡献在80%以上;可溶性总磷在河道径流中的浓度低于在地下水和地表径流中的浓度,显示可溶性磷在汇流过程中被截留,说明可溶性磷的迁移具有流域尺度的迟滞特征。  相似文献   
66.
今年入夏以来,除了世界杯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外,南方大范围洪水灾害亦牵动了亿万人的心弦.  相似文献   
67.
《世界环境》2010,(5):94-94
<正>《悉尼先驱晨报》2010年8月21日2010年7月20日夜间,巴基斯坦西北边境三个村庄被暴雨引发的洪水中毁。随后,巴基斯坦各地持续普降暴雨,洪灾扩至全国。这场洪灾导致1/5的巴基斯坦人陷入洪水中,大约2000万人(相当于澳大利亚人口总  相似文献   
68.
河岸带地下水和河水存在复杂的交互作用,地下水和地表水存在明显的补排关系,洪水事件是影响河岸带地下水水质波动的重要水文过程. 以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孟津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河岸带地下水营养元素指标(特别是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期间)野外定位观测,深入分析了河岸带地下水水质变化及其与洪水的响应关系. 结果表明,河岸滩区的农业开发存在明显的氮、磷下渗流失风险. 临近河岸的农耕旱作区,是河流与人工湿地之间一个特殊的氮污染物控制单元,对地下水和河流之间的氮迁移隔离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人工湿地,农家粪作为底肥加入可能是磷下渗流失的重要源头,进入地下水中的磷顺着水力坡度还发生着显著的横向迁移,尤其在调水期横向迁移更加明显. 河岸滩区的开发类型及其耕作制度对地下水的硝氮含量产生重要的影响. 在鱼塘区,常年的土壤厌氧环境加重了氮的下渗迁移和积累;在荷塘区,春夏季节,土壤淹没呈厌氧环境,氮迁移和硝化作用显著,在秋冬季节,土壤呈好氧环境,氮硝化作用显著发生,全年氮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距离河岸50~200 m之间氮的硝化-反硝化作用强烈,是一个高效的微生物氮净化单元. 人工湿地施用的农家粪是有机物流失的重要源头,河岸滩区土壤质地呈沙性,渗透能力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差,在此区进行农业活动,尤其是人工湿地开发中大量施用肥料,容易造成土壤表层有机质和氮磷养分因灌溉而导致的下渗流失,进而污染地下水与河水,较由降雨引起的地表径流流失显得更为突出. 距离河道50~200 m的范围是重要的污染净化单元,为典型的滩区地下水-河流的水陆交错带. 该区域的合理保护,对于保护河流水质和地下水水质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9.
明末左佩琰所著《迁城论》是中国古代非常稀见的一篇城市洪涝灾害方面的论文,历史证明,该论文提出的迁耀州城以避洪水的观点确实是高瞻远瞩的真知灼见,非常难得。  相似文献   
70.
通过对洞庭湖区湿地衰退原因与特征的分析,提出合理开发湿地资源必须强化湿地整体管理,控制湿地开发规模,适度退田还湖还蓄(洪区),调整农业布局与种植制度,走集约持续发展之路,建设复合高效湿地生态系统;进行适应洪涝灾害发生规律的避洪、耐渍型生态设计,建立适应浅水水体、湖洲和低湖渍害田的复合高效生态工程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