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7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482篇
安全科学   52篇
废物处理   96篇
环保管理   101篇
综合类   1128篇
基础理论   82篇
污染及防治   366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911.
《环境工程》2013,(6):112-116
利用典型城镇污水处理厂实际生产性污水处理设施,针对复合铁酶促活性污泥与普通活性污泥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为1317℃条件下,复合铁酶促活性污泥系统的COD、NH+4-N、TN、PO3-4-P去除效率较普通活性污泥系统分别提高6.9%、8.9%、15.8%和39.8%,且运行稳定性显著提高;复合铁酶促活性污泥脱氢酶活性较普通活性污泥提高59%;复合铁酶促活性污泥硝化功能、反硝化功能以及好氧吸磷能力均显著高于普通活性污泥。  相似文献   
912.
913.
利用微型动物削减剩余污泥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污泥的浓缩、脱水、处理和处置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而且如果处置不当 ,很容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因此 ,最大限度减少剩余污泥的排放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根据生态学的理论 ,加强微型动物对细菌的捕食作用 ,可使能量在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过程中有一定的损失 ,同时污泥量得以减少。应用两段式生物反应器或者直接向曝气池中投加微型动物均可达到此目的。本文详细地介绍了这两种方法 ,讨论了各自的优点和不足 ,并指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14.
浅谈城市废水处理和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丹 《福建环境》2002,19(5):37-39
介绍我国城市废水的组成,城市废水处理系统的常用方式及利用。  相似文献   
915.
阐述辽化剩余活性污泥用于园林绿化的研究目的、试验条件、试验方法。通过试验观察及监测植物的生物量和高生长量情况,各种试验植物的适应情况。同时对剩余活性污泥用于园林绿化应具备的条件以及肥效与农家肥和国内一般活性污泥比较,污泥中重金属对植物的影响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16.
在同一个生化池中使生物膜与活性污泥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两种方法的长处,对印染废水进行有效处理。结果表明:该工艺对废水中的CODcr、BOD5及色度的去除有显著的效果,其去除率均大于80%。出水水质均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17.
介绍新开发的一种在污水处理中的PVC新型材料——高效生物膜载体,通过对其进行实验同时与其他处理方式各方面对比研究过程中,找到其特点,推广新科技.  相似文献   
918.
本文测定了石油化工厂废水剩余活性污泥在不同压力条件下的比阻和压缩系统,建立了过滤方程。  相似文献   
919.
投加低浓度H2O2可控制污水处理厂生物泡沫的产生,实验数据表明,投加低浓度H2O2能氧化部分生物残渣和消除生物代谢过程产生的毒素,并能改善菌胶团菌生活的微环境,促进菌胶团菌的生长。结果表明,在泡沫发生的敏感期间,预先投加低浓度的H2O2能较好地防止泡沫产生。  相似文献   
9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