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23篇
  免费   1140篇
  国内免费   3224篇
安全科学   1473篇
废物处理   88篇
环保管理   245篇
综合类   5973篇
基础理论   801篇
污染及防治   463篇
评价与监测   153篇
社会与环境   133篇
灾害及防治   158篇
  2024年   255篇
  2023年   825篇
  2022年   685篇
  2021年   690篇
  2020年   546篇
  2019年   557篇
  2018年   260篇
  2017年   265篇
  2016年   259篇
  2015年   383篇
  2014年   483篇
  2013年   370篇
  2012年   490篇
  2011年   472篇
  2010年   345篇
  2009年   467篇
  2008年   389篇
  2007年   390篇
  2006年   356篇
  2005年   237篇
  2004年   187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张玉兰  杨平 《环境》2005,(Z1):195-196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GM(1,1)模型建立了肇庆市大气降水pH值的预测模型,经检验该模型精度较高.在此基础上对肇庆市今后几年的大气降水pH值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992.
对2005年7月至2006年2月采集到的南京市气溶胶Pm2.5 进行季节性初步分析,并对其中的15种优控多环芳烃(PAHs)进行分析研究,通过比值法判断南京市PAHs夏季主要来源于柴油型燃烧,冬季主要来源于柴油和煤型相结合的燃烧.对15种优控PAHs两两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各化合物之间显著相关,表明各化合物的来源有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993.
改性PAC的制备及在废水处理工艺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几种典型的工业废水处理工艺,指出采用传统PAC混凝剂的不足,提出PAC混凝剂制备的一些改良方法及在废水处理工业中的应用,其中包括对聚合氯化铝的合成工艺的改进,在聚合氯化铝的制造过程中,引入一种或一种以上的阴离子,依据协同增效的原理,将聚合铝与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其他物质进行复合而得到新型高效混凝剂.  相似文献   
994.
以250W照明金属卤化物灯为光源研究了水中17β雌二醇(E2)在类Fenton体系中的光降解。结果表明,Fe(Ⅲ)/H2O2体系能有效地光降解E2。pH3~6范围内,E2光降解率及反应初始速率随酸度的增大而增大;H2O2初始浓度越大,E2降解率及反应初始速率越大;E2初始浓度越低,E2降解率越高,反应初始速率越低。  相似文献   
995.
炭素焙烧炉沥青烟净化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干式静电除尘技术,对炭素焙烧炉排放的含有烟尘、沥青烟的工业废气进行处理,达到既能高效净化有害气体,又能降低资金投入。处理后的各项指标为:烟尘排放浓度=20.0mg/m3,沥青烟排放浓度=14.2mg/m3,苯并(a)芘排放浓度=0.054×10-3mg/m3,所有污染物均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96.
以125 W高压汞灯为光源,研究了水中雌酮(E1)在铁(Ⅲ)-草酸盐体系中的光降解;考察了初始pH值、铁(Ⅲ)/草酸盐配比、E1初始浓度对E1光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铁(Ⅲ)/草酸盐体系能引发E1的光降解.在pH=3.5,Fe(Ⅲ)/Ox配比为10/120μmol/L时,2 mg/L E1光照160 min可以降解59%.在pH 3~6范围内,pH为3~4时E1降解效率最高;在2~10 mg/L范围内,光降解效率随水溶液中E1初始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997.
变频控制DO下SBR硝化反应控制参数及节能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微生物好氧反应的需氧量调节曝气量在当今能源紧缺的形势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研究曝气量大小对SBR实时控制参数pH、DO的影响,采用变频器调节曝气量以控制系统不同的DO浓度,以60 m3中试SBR反应器处理北京市北小河污水处理厂城市污水,考察了硝化过程中pH值、DO与有机物去除及硝化过程的相关性,并引入了新的控制参数--变频频率f.试验结果表明,控制溶解氧浓度较低时,pH值不能作为硝化结束的控制参数,但可根据变频频率f的特征点判断硝化反应的结束;控制溶解氧为3.0 mg/L和4.0 mg/L时,DO、pH值、变频频率f都可作为硝化结束的控制参数,同时,变频控制可有效降低单位时间内风机的能耗.  相似文献   
998.
采用依时间序列进行对比的方法,考察了高锰酸盐复合剂(PPC)对饮用水源的强化除污染效能。生产性实验结果表明,PPC具有优良的强化混凝和强化过滤效能,能显著降低水厂沉后水和滤后水的浊度、CODMn、UV254等水质指标。与未投加时相比较,水厂投加PPC后沉后水和滤后水浊度分别降低了25%和33.3%,沉后水和滤后水CODMn去除率分别提高了15.3%和11.5%,UV254去除率分别提高了16.3%和9.5%。同时,GC/MS分析表明PPC能有效去除水源水中的多种微量有机污染物,显著提高饮用水的化学安全性。PPC通过高锰酸钾的氧化作用,水合二氧化锰的吸附作用,以及各组分间的协同强化作用,显著提高了对水中污染物质的去除效率。  相似文献   
999.
采用涡凹气浮(CAF)和序批式活性污泥(SBR)法处理高寒地区屠宰废水,在冬季室温15℃以上培养的活性污泥完全适应该工艺的要求.经该工艺处理后,出水水质可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标准,COD、BOD5、SS、氨氮和TN去除率分别达到95.3%、96.7%、87.1%、63.3%和60.9%.  相似文献   
1000.
外循环厌氧处理工艺中布水和三相分离的改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污水处理中的布水设备和三相分离设备存在很多缺点,通过旋流配水装置和传统配水装置、小间距斜板三相分离装置和传统三相分离装置的比较试验,研究了旋流配水装置和小间距斜板三相分离装置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膨胀率的条件下,旋流配水装置所需的回流量小,能耗相对较少;在水力上升流速为8 m/h时,采用旋流配水装置进水时,污泥分布曲线较平缓,污泥在高度上分布较均匀,而采用传统配水装置进水时,污泥主要分布在反应器底部,污泥浓度分布不均匀;在上升流速相同的情况下,采用小间距三相分离装置的反应器出水携带的颗粒污泥浓度较小;在相同的进水COD浓度时,小间距三相分离装置分离的沼气量较多.改进的布水和三相分离装置的性能明显优于传统的布水和三相分离装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