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74篇
安全科学   22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5篇
综合类   166篇
基础理论   56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不同经营方式毛竹林氮流失年动态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自然降雨条件下不同经营方式毛竹林径流养分流失的年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差异,以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青山毛竹园为试验区,在粗放经营和集约经营区域,设置独立观察站。每次连续降雨后采集沉砂池水样,测定总氮(TN)、总磷(TP)、硝态氮(NO3--N)、铵态氮(NH4+-N)、磷酸根离子(PO43-)含量,同时在动态观测期中采集坡面土壤样品,测定pH、有机质及有效N、P含量。结果表明:(1)集约经营和粗放经营毛竹林年单位产流量分别为8086.52 m3/hm2、4850.95 m3/hm2。(2)毛竹林径流水氮流失以硝态氮为主。(3)毛竹林集约经营增加了氮磷流失风险,集约经营和粗放经营毛竹林TN年单位流失量分别为45.26 kg/hm2、25.05 kg/hm2,TP年单位流失量分别为0.31 kg/hm2、0.21 kg/hm2,与粗放经营相比,集约经营氮磷流失分别增加了80.68%、47.62%。(4)毛竹林径流水中TN浓度与土壤碱解氮含量成极显著负相关,径流水中TP浓度与土壤有效磷成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2.
人民网消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近日发布2011年年鉴,年鉴中指出,因农业效率低下以及污水的循环利用失败,造成大量的磷流失在海洋中。年鉴中提出的海洋白色塑料污染成为新的令人瞩目的焦点。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103.
程辉 《防灾博览》2011,(2):65-67
新西兰政府非常重视自然灾害的防御工作,国家设有民防部专门负责地震、洪水、火山、滑坡、土壤流失、海啸、风暴等灾害防御工作。各大区(相当于我国的省)和地方(相当于我国的市、县)三级都设有负责灾害防御的政府民防总指挥中心。  相似文献   
104.
耕地质量下降造成的隐性流失 ,由于其隐蔽性 ,往往不易被觉察 ,造成很大隐患 ,已严重威胁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战略的实施 ,影响了耕地的可持续发展。以此为切入点 ,阐释了耕地隐性流失的含义 ,剖析了耕地隐性流失的生成机制 ,并提出了防治耕地隐性流失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5.
山东棕壤灌溉条件下总氮、总磷流失特点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氮、磷是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北方半干旱地区而言,降雨和灌溉是造成氮、磷流失的主要因素.棕壤是山东有代表性的地带性土壤.本文利用实验室原状土柱淹没试验模拟灌溉条件,研究了山东省棕壤总氮、总磷的流失特点:总氮流失量及其累计量的变化与时间成幂函数关系;总磷流失量与时间成指数函数关系,累计量与时间成幂函数关系;氮比磷更易于流失.这对指导科学灌溉,综合防治氮、磷流失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6.
This study evaluated the reduction e ect of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by applying 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 (BMPs) to a 1.21 km2 small agricultural watershed using a SWAT (Soil andWater Assessment Tool) model. Two meter QuickBird land use data were prepared for the watershed. The SWAT was calibrated and validated using daily streamflow and monthly water quality (total phosphorus (TP), total nitrogen (TN), and suspended solids (SS)) records from 1999 to 2000 and from 2001 to 2002. The average Nash and Sutcli e model e ciency was 0.63 for the streamflow and the coe cients of determination were 0.88, 0.72, and 0.68 for SS, TN, and TP, respectively. Four BMP scenarios viz. the application of vegetation filter strip and riparian bu er system, the regulation of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 P factor, and the fertilizing control amount for crops were applied and analyzed.  相似文献   
107.
北运河下游灌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非点源氮素输出规律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通过对北运河下游灌区3种土地利用方式(农田、林地和村庄)进行降雨径流水质监测,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地表径流溶解态氮素的流失情况.结果表明,林地总氮浓度最低,为3.14mg·L^-1;农田较高,为12.68mg·L^-1;村庄最高,为17.81mg·L^-1.氮主要以有机氮、铵氮、硝态氮这3种形态流失,流失比例分别为3...  相似文献   
108.
水是生命之源,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实。然而,很多时候我们似乎忘记了这一点。不加节制,随意浪费,就好像它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而现在,该是我们认识到水之珍贵的时候了,因为它几乎支撑了我们日常生活的全部基本需要。当今世界正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流  相似文献   
109.
排水循环灌溉下稻田磷素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焦平金  许迪  朱建强  于颖多 《环境科学》2016,37(10):3842-3849
排水循环灌溉具有提高降水资源利用率和减少农田面源污染的潜力,为缓解我国南方地区降雨分布与水稻作物需水时间不匹配和农田磷流失污染的问题,开展了排水循环灌溉条件下稻田磷素时空分布规律研究.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监测藕塘水和鱼塘水循环灌溉下水稻田面水和渗漏水中总磷、可溶性磷和可溶性反应磷的质量浓度,及土壤剖面总磷与Olsen-P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排水循环灌溉下水稻田面水和渗漏水中不同形态磷素质量浓度沿程降低,尤其渗漏水磷质量浓度的减少趋势更为显著,排水循环灌溉水源中磷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化不会增加田面水和渗漏水中的磷质量浓度.田面水和渗漏水中不同形态磷质量浓度在不同灌溉时期的变化较大,8月田面水和渗漏水的磷质量浓度明显低于其它时期.表土Olsen-P含量随距进水口的距离的增加而减少,并随排水循环灌溉水中磷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土壤剖面TP含量受排水循环灌溉的影响不明显.在8月水稻需肥高峰期进行排水循环灌溉或延长灌溉水的流程,可明显改善排水循环灌溉下稻田的磷素去除效率.  相似文献   
110.
近年来由于氮、磷肥料过量施用造成了严重的污染问题和富营养化现象,而且这种污染问题在稻田区域更加明显.因此,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通过对2018年和2019年田间实地监测,在自然降雨条件下,对成都平原区不同施肥量以及秸秆覆盖对湿沉降和地表径流氮和磷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湿沉降氮养分主要以铵态氮存在,磷养分主要以可溶性总磷存在,氮和磷沉降主要发生在6~8月这3个月.地表径流量与降雨量呈正比,而地表径流氮养分浓度与降雨量呈反比.在2018年和2019年,增氮处理TR3总氮流失量分别为4.75 kg·hm-2和2.68 kg·hm-2,比常规处理TR1流失量增加26.73%和43.32%,是流失量最高的处理;减氮处理TR4总氮流失量分别为2.91 kg·hm-2和1.37 kg·hm-2,比常规处理TR1流失量降低了36.33%和26.74%,是流失量最小的处理.优化施肥处理TR2和减氮处理TR4能够有效降低地表径流磷素的流失,集中高强度降雨会降低地表径流总磷中颗粒态磷的含量.氮养分的流失主要集中于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