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74篇
安全科学   22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5篇
综合类   166篇
基础理论   56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1.
通过合理利用促进珍稀濒危植物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分别以银杏(Ginkgo biloba)、杜仲(Eucommia ulmoides)、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等珍稀濒危物种为例,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了采用合理利用手段能对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起直接作用.提出应该改变人们竭泽而渔的消费观念;加强珍稀濒危物种的育种与栽培研究,提高产业化程度;加强"致死性"利用物种的替代性研究,减少对野生资源的毁灭性利用;加强立法执法,规范市场;注重产业化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与国家资源流失问题等多个方面着手开展工作,最终达到实现利用与保护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92.
菜园土壤磷素解吸模型与淋溶流失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减少菜园土壤P面源污染,通过土壤解吸试验和种植叶菜的盆栽渗漏水收集试验,得到土壤P解吸模型,并建立解吸特征值与土壤渗漏水P浓度的关系.6种供试土壤的解吸试验表明,土壤镉解吸模型需经过修正才能较好地拟合土壤P解吸曲线,并求得土壤P可解吸量Q、土壤溶液初始P浓度和缓冲系数等解吸特征值.提出"双速率转折点"概念预测土壤P流失潜能,当耕层土壤P解吸特征值超过"双速率转折点"时,土壤渗漏水P浓度将以非线性形式显著增加.若以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二级标准(3mg/L)作为土壤渗漏水P的限值,则Q(水土比为20:1时的水溶性P)应<10.5mg/kg,并进一步得出各土壤的"环保施肥量".  相似文献   
93.
施用不同氮肥对坡耕地径流中N输出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付伟章  史衍玺 《环境科学学报》2005,25(12):1676-1681
以山东省泰安东北部刘家庄村坡耕地为研究区域,通过实地监测多次天然降雨中农田养分的流失,研究施肥处理对氮素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显著地增大了农田径流中氮素浓度及流失量;在相同施肥量的实验条件下,与碳酸氢铵和普通尿素相比,控释尿素可有效地降低氮素流失15%~25%;70%左右的氮素流失发生在监测的前期.合理施肥、降低表土中速效氮养分含量是减少农田氮流失的关键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4.
城市用地扩展与耕地保护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中国耕地资源不足,人均耕地不足世界水平的一半。由于快速城市化,城市用地扩展(占用耕地)和耕地保护间的矛盾已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对此矛盾存在两种看法,一种观点认为城市用地远比农村居住用地节约,城市化有助于减少耕地的流失;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城市用地扩张和耕地资源稀缺之间矛盾尖锐,城市用地的蔓延极可能造成耕地资源的紧张。论文针对国外城市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和我国城市发达地区的城市发展历程,探讨了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这些国家或地区的耕地资源总量的变化趋势。然后,利用由遥感解译的土地利用数字化图,分析了我国部分地区城镇人均用地和农村人均居住用地的差距。结果认为,中国城镇人均用地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远低于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而是较为接近;中国城市用地的扩展可能导致耕地资源的紧张。  相似文献   
95.
三江源地区土壤保持功能空间分析及其价值评估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利用已有的资料,将三江源地区划分为1km×1km的栅格,并以栅格为单元对其生态系统土壤保持功能进行分析和计算.运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研究了该地区生态系统土壤侵蚀量和土壤保持量及其空间分布,并利用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和影子工程法评估了土壤保持功能的价值.研究表明,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土壤保持总量为1.04×109t/a,其价值总计为1.25×109元/a.其中保持土壤养分的经济价值为1.10×109元/a,减少废弃土地的经济价值为1.64×107元/a,减少泥沙淤积的经济价值为1.34×108元/a.  相似文献   
96.
陈萍 《安全与健康》2012,(10):50-51
近年来,福州公交司机人才流失,司机队伍不稳定严重影响市民的出行。同时,也制约了企业向前发展的速度。因此,公交司机人才流失问题不容忽视,出台好政策,多渠道引进司机人才,稳定公交司机队伍已成为公交企业当前刻不容  相似文献   
97.
化肥减量对紫色土坡耕地磷素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人工径流小区对紫色土坡耕地降雨产流、磷素流失浓度进行定点观测,研究不施肥(CK)、常规施肥(T1)、优化施肥(T2)、化肥减量配施秸秆(T3) 4种不同处理对紫色土坡耕地磷素在地表径流、壤中流中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壤中流是紫色土坡耕地的主要产流方式,占比高达70%以上,其中磷素主要通过泥沙、地表径流2个途径流失.化肥减量配施秸秆处理的全磷流失通量为0.412kg/(hm2·a),相比其他施肥处理下降了29.37%~62.62%;正磷酸盐流失通量表现为优化施肥>常规施肥>化肥减量配施秸秆>不施肥,其地表径流流失通量占比达到55.35%~84.65%;化肥减量配施秸秆处理下地表径流中颗粒态磷流失通量最低,为0.032kg/(hm2·a),相比于常规施肥和优化施肥处理,显著下降了70.92%和60.28%;化肥减量配施秸秆处理不仅对地表径流中的磷素流失具有很好的消减效应,对壤中流中的磷素流失同样具有很好的消减效应,配施秸秆处理下壤中流全磷平均流失通量最小,为0.031kg/(hm2·a).因此,化肥减量配施秸秆对于控制三峡库区紫色土坡耕地磷素流失,降低库区农田土壤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风险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98.
该文在环大冶湖区域内采集42个土样,在实验室分析总磷(TP)、土壤有效磷(Olsen-P)、易解吸磷(CaCl_2-P)、藻类有效磷(NaOH-P)含量,收集相关文献研究成果并对比分析,以了解环大冶湖区域4种典型利用方式下土壤磷素形态含量特征,对其流失风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各类土壤磷含量变化范围较大,TP含为175.56~1 232.70 mg/kg,平均值为653.0 mg/kg;Olsen-P 含为1.24~63.72 mg/kg,平均值为10.24 mg/kg;CaCl_2-P含量为0.14~11.72 mg/kg,平均值为1.84 mg/kg;NaOH-P含量为20.23~279.56 mg/kg,平均值为96.98 mg/kg;(2)以Olsen-P含量为横坐标,以CaCl_2-P含量为纵坐标,采用双线性模型模拟土壤磷素淋失“突变点”,但并未出现明显的“拐点”。TP和NaOH-P水平呈现蔬菜地>水稻田>旱地>林地;Olsen-P和CaCl_2-P水平呈现蔬菜地>林地>旱地>水稻田;4种典型利用方式下土壤磷素积累水平普遍不高,磷素流失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99.
以钦江流域2015年的气象数据、遥感数据及数字高程模型、土壤类型以及土壤质地等数据为基础,基于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定量分析了广西北部湾钦江流域土壤侵蚀及其硒元素流失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北部湾钦江流域2015年土壤侵蚀总量为381.64×104t/a,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14.79t/(hm2·a),小于2010年钦江流域的土壤侵蚀模数,但远大于水利部规定的在南方红壤丘陵区土壤允许流失量;(2)流域土壤侵蚀强度以微度侵蚀为主,侵蚀强度从流域上游到下游依次降低,0~240m之间的高程带以及>15°的坡度带是未来土壤侵蚀防治的重点区域;(3)山地地区的土壤侵蚀模数最高,达23.49t/(hm2·a),高于流域平均土壤侵蚀模数约1.59倍,丘陵地区次之,而冲积平原最小;(4)流域土壤的硒含量介于0.38~0.72mg/kg之间,平均值0.49mg/kg,高于中国土壤硒元素背景值的1.69倍;(5)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硒含量随着土壤剖面深度的增加均呈现出减低趋势,硒的含量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的排序为林地 > 园地 > 草地 > 水田 > 旱地,而在不同土壤类型中硒含量大小顺序则为:新积土 > 石灰岩土 > 潜育水稻土 > 淹育水稻土 > 赤红壤 > 潴育水稻土 > 砖红壤 > 滨海沙土 > 紫色土 > 咸酸水稻土.(6)流域土壤硒元素的流失总量为8987.05kg/a,平均流失模数为0.0344kg/(hm2·a),其中流域中游的硒元素流失量最大.该项研究成果可为钦江市政府开发富硒农产品、发展富硒农业以及提升钦江流域土地利用的价值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0.
丹江口水库水源区农业面源污染物流失量估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也是我国规模最大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农业面源污染是影响其水质的首要因素,合理估算其水源区农业面源污染物的流失量对确保该水库水质有着重大意义.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采用分形理论估算了丹江口水库水源区河南省所在区域2013年TN、TP的流失量,并与输出系数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显示该区域污染物的流失以氮为主,其中分形理论结果显示TN流失量是TP流失量的7.156倍(输出系数法为6.773);禽畜养殖产生的污染物流失量最多,占总流失量的69.93%(输出系数法为70.28%),农田化肥产生的污染物流失量占总流失量的21.99%(输出系数法为21.74%);无论是TN、TP的流失总量,还是二者的总流失量,两种算法配对t检验的P值(双侧)均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形方法考虑了下垫面对污染物流失的影响,而输出系数法只是简单地将各区域的流失率平均化,故分形方法所得结果比输出系数法更为可靠.研究显示,运用分形方法来研究区域面源污染是适宜的,同时也拓展了流域尺度面源污染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