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7篇
  免费   144篇
  国内免费   101篇
安全科学   252篇
废物处理   55篇
环保管理   159篇
综合类   702篇
基础理论   59篇
污染及防治   80篇
评价与监测   88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5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9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实验依据同极性分子之间相互亲和的原理,采用高分子材料(聚胺酯)作为过滤器对碱渣进行了深度脱油处理,通过一系列的对比实验,肯定了聚胺酯在脱油过程中起到的显著作用,改善了碱渣生产环烷酸过程中脱油程度不够的问题,具有较大的可行性,此外,此法在含油污水处理上亦有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52.
油烟气净化     
目前,国内油烟气的处理主要是用风机将其排出室外,使污染物流入大气。本文从实例入手介绍了油烟气污染的危害,着重叙述了油烟气净化技术中新型吸附剂——YG-1的性能、理论基础以及试验和应用效果。其优点是可使净化后气体中有害物的含量减小到符合国家规定的有关标准,具有明显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3.
论述了餐饮杂油脂肪酸直接加氢的研究意义、工艺优势以及催化剂、前处理、搅拌、温度等因素对加氢反应的影响。利用餐饮杂油生产硬脂酸不仅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而且可变“废”为宝,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4.
王向阳 《交通环保》2003,24(Z1):81-83
中燃连云港公司为油码头安全与防污染管理体系的建立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成立推进工作小组,对人员进行培训.编写了体系文件,对油码头的安全和防污染各项具体操作以及应急反应都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55.
用停封旧船改造油污水接收处理船,统一回收处理运输船舶含油废水,与建造新船相比,缩短了工程周期,节约大量投资,并最快地解决了长江油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56.
重量法测定水中油与石油醚的回收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向东  李峰 《环境科技》1991,4(2):36-37
为节省化学试剂,减少石油醚蒸发对室内的环境污染,笔者利用石油醚低沸点的性质,用蒸馏冷凝回收的石油醚作萃取剂,用于重量法水中油类分析。通过对比实验用回收石油醚和新石油醚作萃取剂,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7.
《资源节约与环保》2006,22(4):63-63
内蒙古金骄特种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3.9亿元建设的生物柴油、生物润滑油、生物质稀土高分子材料产业化项目在包头稀土高新区开工奠基。  相似文献   
58.
1 卸油操作 a) 油罐车进站停靠在指定位置后和卸油之前,其排气管应该安装防火罩,发动机应该关闭,并按规定的位置接好临时防静电接是装置;同时要测量储油罐中的存油量,以防止卸油发生冒顶跑同事故.  相似文献   
59.
在文献的基础上,利用钼磷酸在浓硫酸作用下于乙醇介质中优先氧化萜烯酸及其衍生物,而本身被还原为钼兰的性质,本文建立了测定矿山废水中松脂油的方法,方法检出限为0.006mg/5ml,回收率在88%—10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5.05%。本文还对钼磷酸的溶剂选择,钼磷酸和浓硫酸的用量对吸光度的影响,以及浓盐酸的用量对萃取效率影响做了详细研究。  相似文献   
60.
柴寿椿 《安防科技》2003,(12):28-31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科研究所地处武汉市武昌区的城乡结合部,是一家中等规模的研究单位,有职工320人。因为是一家农业研究机构,占地面积超过千亩。家属区也建在院内,包括本所职工、退休职工及职工家属上千人。研究所的大门与湖北大学校门相通用,人员往来频繁。在所内还常住一批搞基建的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