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0篇
安全科学   16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45篇
综合类   195篇
基础理论   20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26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231.
为研究城市化对河流浮游细菌的影响,选取厦门后溪流域沿城乡梯度采集样品,并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和多元统计方法对浮游细菌群落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和DGGE条带数随着采样站点和城市中心距离的减小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聚类分析(Cluster)和多维尺度分析(Multidimensional scaling,MDS)将12个站点的浮游细菌群落分为4组,测序结果显示β-变形菌(Betaproteobacteria)是优势类群,占40.0%.统计分析表明,pH和总氮(Total nitrogen,TN)是影响后溪浮游细菌群落组成最主要的环境因子,他们共同解释了47.6%的群落组成变化.总之,沿城乡梯度随着水体理化指标的变化,浮游细菌群落也发生明显转变,表明后溪浮游细菌受到城市化的强烈影响.此外,结果也提示DGGE可以作为监测与评价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工具.图6表2参33  相似文献   
232.
选取武汉东湖的2个子湖——郭郑湖和庙湖,分别在冬季和夏季采样,对T4类浮游病毒的g23基因进行PCR扩增,经连接转化后,随机挑选克隆子进行测序.结果表明,共得到46条有效序列,根据系统发育分析发现其明显分为6个组,显示出较高的多样性且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说明富营养化水平的差异和季节变化将对浮游病毒的种群结构产生影响.仅部分g23序列与海洋T4类浮游病毒同源性较高,另一部分序列则可能代表了淡水富营养化水体中特有的浮游病毒类群.人为干扰会明显影响某些淡水水体中T4类浮游病毒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233.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验证了幼鱼对水体中的浮游藻类生长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鲤、鲫幼鱼对浮游藻类有摄食作用,其中以蓝藻为主;随着藻类数量的降低,加之鱼类的活动,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从最初的8.23 mg/L下降到最终的5.96 mg/L;而总氮、总磷和化学需氧量也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同时,建立以DO、TN、TP、COD为变量的藻类数量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模型的模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34.
为了研究冬季乌梁素海浮游藻类群落结构特征,于2012年11月至2013年2月对乌梁素海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水环境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采集的32个水样中共采集到浮游植物8门66属。其中,绿藻门20属、硅藻门18属、蓝藻门16属、裸藻门6属、隐藻门、甲藻门各2属,金藻门、黄藻门各1属。冬季乌梁素海浮游植物的种群数量较高,平均数量达3.27×107cell/L。优势种群为栅藻属、衣藻属、弓形藻属、镰形纤维藻属、小环藻属、针杆藻属、脆杆藻属、舟形藻属、菱形藻属、裸藻属、席藻属、尖头藻属、平裂藻属。依据所测定的各项指标,表明冬季乌梁素海水质处于中富—富营养状态,部分样点处于重富营养状态。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乌梁素海浮游植物数量与水温呈显著的正相关,与透明度、COD呈现负相关。  相似文献   
235.
水质基准甲壳类受试生物筛选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为筛选我国甲壳类基准受试生物, 依据其分布范围、 生态学意义等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本土甲壳类生物, 从ECOTOX数据库及公开发表的文献中搜集其毒性数据, 采用物种敏感度分布法分别对浮游甲壳类和底栖甲壳类的物种毒性数据进行敏感性分析. 结果表明: 溞科的溞属(大型溞、 蚤状溞、 僧帽溞和透明溞)、 低额溞属(锯顶低额溞)和网纹溞属(模糊网纹溞)可作为浮游甲壳类基准受试生物; 钩虾科的钩虾属(蚤状钩虾和淡水钩虾)、 长臂虾科的沼虾属〔日本沼虾(青虾)〕和方蟹科的绒螯蟹属(中华绒螯蟹)可作为底栖甲壳类基准受试生物. 此外, 由于甲壳类生物对不同污染物的敏感性排序存在差异, 溞属(大型溞、 蚤状溞、 僧帽溞和透明溞)、 低额溞属(锯顶低额溞)、 钩虾属(蚤状钩虾)和沼虾属(日本沼虾)适用于推导重金属污染物的水生生物基准; 溞属(蚤状溞)、 网纹溞属(模糊网纹溞)、 钩虾属(蚤状钩虾和淡水钩虾)、 绒螯蟹属(中华绒螯蟹)适用于推导各种有机污染物和氨氮的水生生物基准.   相似文献   
236.
为了准确定量生态系统尺度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直接毒性效应和通过食物网传递的间接生态效应,建立POPs浓度与生态效应的量化关系,本研究以强人为干扰湖泊白洋淀为研究区,建立了湖泊底栖-浮游耦合食物网,运用AQUATOX模型评价典型POPs——多溴联苯醚(PBDEs)的水生态系统风险,判定关键浓度阈值。模型校正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充分模拟白洋淀中18个优势种群生物量的季节变化过程;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对温度和呼吸速率参数敏感;风险评价的结果表明AQUATOX模型能够有效的评估PBDEs的直接毒性效应和间接生态效应,AQUATOX模型得到的最大无影响效应浓度(NOEC)要比实验室中的NOEC低1~2个数量级。因此,在自然生态系统中PBDEs的生态风险难以根据单一种群的毒性数据进行外推,而AQUATOX模型成为自然生态系统中PBDEs风险评价的可靠方法,能够判定在"可接受风险"水平时污染物的浓度阈值。AQUATOX模型为污染物环境基准的制定提供了较为可行的方法,进而为化学污染物的早期预警和风险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37.
在三峡库区香溪河的支流高岚河库湾修建生物浮岛,研究生物浮岛对三峡库区典型支流库湾水质和浮游藻类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岚河水质处于中营养型-轻度富营养型水平.8月藻类大量生长期间,浮岛区水体Chl-a、DO和CODMn含量低于对照区,NH4+-N含量高于对照区.浮岛植物对TN负荷的去除效果由高到低依次为美人蕉(Canna indica)、风车草(Cyperus alternifolius)、菖蒲(Pontederia cordata)和梭鱼草(Acorus calamus),对TP负荷的去除效果由高到低依次为美人蕉、风车草、梭鱼草和菖蒲.在浮岛区和对照区共发现藻类7门31属,4月以绿藻和硅藻为主,8月以蓝藻为主.浮岛区和对照区藻类种群结构无明显差异,但4和8月浮岛区藻类生物量明显低于对照区.  相似文献   
238.
丹江口库区浮游真菌组成与功能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浮游真菌是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群落组成和功能对于管理和维护丹江口水库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采用Illumina公司MiSeq测序平台对2019年10月丹江口水库表层浮游真菌群落组成进行分析,并结合FUNGuild功能预测分析其生态功能.MiSeq测序结果表明丹江口水库浮游真菌由6门和213属组成,其中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为优势种群.丹江口水库水质监测结果表明,其水质整体处于良好状态,符合Ⅰ或Ⅱ饮用水源标准.RDA分析表明氮磷营养盐(TN、TP)、水温(T)、氧化还原电位(ORP)和卡尔森营养状态指数(TLI)是影响浮游真菌分布的重要因素.Spearman秩相关分析表明,理化因子主要与链格孢属(Alternaria)、芽枝霉属(Cladosporium)、青霉属(Penicillium)、路德酵母属(Lodderomyces)和Acremonium等优势属呈显著相关.FUNGuild功能预测分析表明丹江口浮游真菌的营养型和功能群主要为病理营养型(pathotroph)、腐生营养型(saprotroph)和病理-腐生营养型(pathotroph-saprotroph),其中黑鸡嘴样品植物病原菌(plant pathogen)和动物病原菌(animal pathogen)比例显著高于其他样品.本研究初步分析了丹江口库区浮游真菌群落组成和生态功能,表明其具有一定程度的潜在生态风险,后续丹江口水库生物监测中浮游真菌监测需要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239.
陈莎  谢青  付梅  江韬  王永敏  王定勇 《环境科学》2021,42(5):2303-2312
为了探讨三峡库区典型支流水库(长寿湖)浮游动植物结构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于不同季节对其水环境因子和浮游动植物进行调查,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对浮游动植物的鉴定结果表明:浮游植物共有8门107种,主要由相对丰度达61%的蓝藻门组成,优势种群包括纤细席藻、点状平裂藻和类颤藻鱼腥藻这3种浮游植物.共鉴定出浮游动物4门82种,其中轮虫相对丰度达88%,其优势种群包括螺形龟甲轮虫、前节晶囊轮虫和盖氏晶囊轮虫等6种浮游动物.浮游动植物丰度、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指数的空间差异均不显著,除浮游动物生物多样性指数季节性差异不显著外,其余指标均有显著的季节性差异.夏季浮游植物的丰度最高,春季次之,冬季最低,而浮游动物春季丰度最高,春季浮游动植物的生物量均显著高于冬季.夏季浮游植物的种类数,Shannon-Wiener指数(H'')、Pielous均匀度指数(J)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D)显著低于冬季和春季.水质评价结果表明,冬、春季节长寿湖水质处于清洁-寡污状态,夏季处于中度污染状态,长寿湖整体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影响长寿湖浮游动植物群落结构的环境因子包括:Chla、DOC、TP、NO2--N、NO3--N、NH4+-N、DO、Eh和T.冬春夏3个季节影响浮游动植物群落结构的环境因子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40.
二龙山水库水体富营养化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以水质监测资料为基础,选择营养度指数法对黑龙江省宾县境内的二龙山水库水质的营养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水库同期的浮游藻类进行了详细调查,结果表明:二龙山水库的水质已初步富营养化.针对调查结果,并结合该地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削减N,P污染物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