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0篇
安全科学   16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45篇
综合类   195篇
基础理论   20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26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301.
Spatial variations in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within a large mesotrophic reservoir (Miyun reservoir, North China) were investigated in relation to variations in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nutrient concentrations, temperature and light conditions over a 5 month period in 2009. The dynamics of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was represented by the dominance of cyanobacteria through summer and fall, following with a short term dominance of chlorophyta in late fall, and a relatively high abundance of diatom in October; on the other hand, maximum phytoplankton biomass was recorded in the north shallow region of Miyun reservoir with a higher nutrients level. Particular attention was paid to the impacts of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on the growth of two cyanobacteria genera, the toxin-producing Microcystis and the taste & odor-producing Oscillatoria. Microcystis biomass was in general greatly affected by water temperature and mixing depth/local water depth ratio in this reservoir, while the Oscillatoria biomass in the surface and middle layers was greatly affected by total dissolved phosphorus, and that in the bottom layer was related with the Secchi depth/local water depth ratio. Abundant Oscillatoria biomass was observed only in late September when Microcystis biomass decreased and allowed sufficient light go through.  相似文献   
302.
正定义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在国内外有典型意义、在科学上有重大国际影响或者有特殊科学研究价值的自然保护区,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303.
黄艺  舒中亚 《环境科学》2013,34(8):3010-3018
生物完整性指数(IBI)已被广泛运用于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评价中.然而,现存的IBI缺少基于分解者的评价方法.因此,基于浮游细菌的T-RFLP结果,通过对关键环境因子与候选生物参数的筛选和确定,建立浮游细菌生物完整性指数(BP-IBI)评价体系,对滇池流域入湖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作为参照点的11个滇池流域入湖河流水源地或上游出水口样点健康状况为Ⅰ级健康(8个)或Ⅱ级亚健康(3个),27个下游入湖口样点健康状况分别为Ⅰ级健康(4个)、Ⅱ级亚健康(14个)、Ⅲ级一般(7个)和Ⅳ级较差(2个),无V级极差点.对BP-IBI的可行性验证结果表明,与底栖IBI、着生藻IBI和综合污染指数相比,BP-IBI结果能够更好地反映各主要环境因子、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以及上游的来水方式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对退化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具有良好的表征作用.因此,BP-IBI是评价受损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一种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304.
吕彤 《世界环境》2009,(6):70-71
密西西比河是美国第一大河。它一路曲曲弯弯向着墨西哥湾蜿蜒流去.沿途形成广袤的洪泛平原,滋润着美国大陆41%的土地。水量也比美国其他河流都要多。密西西比河及其洪泛平原哺育着400多种野生动植物。北美地区40%的水禽都沿着密西西比河的路径迁徙。密西西比河对于美国。如同长江对于中国,无论从经济还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其作用都是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305.
通过历时一年的采样监测,揭示西航道浮游藻类表现为硅藻、绿藻和隐藻型群落,藻类总数59.51~707.60万个/升,平均值268.83万个/升,大大高于一般河流的水平,表现出明显的富营养化特征,以及周年季节性变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306.
在淀山湖318国道与威尼斯别墅邻近水域建立试验区,分别进行了水生植被恢复与鱼类-贝类控藻试验。基于2009年3月-2010年5月的监测资料,依据修正的卡尔森营养状态指数评价了试验区水体营养状态,分析了采用水生植被恢复和物理-生物联合控藻措施对试验区水质的改善情况,并分析了两种措施对试验区水体浮游植物的影响。结果显示:(1)318和威尼斯试验区内样点的卡尔森指数均低于对照样点D和H,表明恢复水生植被和放养滤食性鱼类、贝类可以明显地净化水质、降低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2)318试验区内样点的年平均卡尔森指数低于威尼斯试验区,表明恢复水生植被比放养滤食性鱼类、贝类相比效果更好。(3)318试验区的藻类密度年均值40.55×104个/L小于威尼斯试验区的藻类密度44.66×104个/L,318试验区平均的藻类多样性指数2.60明显高于威尼斯试验区平均的藻类多样性指数2.49,表明318试验区藻类的多样性水平较高,而藻类密度较小,面临蓝藻爆发的威胁比威尼斯试验区小。  相似文献   
307.
河北近岸海域浮游细菌与病毒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荧光显微技术,从2006年7月~2007年10月,分季度采样,对河北北戴河和天津沿岸海域的浮游细菌和病毒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浮游细菌和病毒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特点,细菌丰度超过106/mL,病毒丰度超过107/mL。病毒总数与细菌总数之比VBR为1.75~26.51,平均为6.22。运用超离心和电子显微镜对2007年春季样品进行检测,发现被病毒感染的细菌总频度为3%~5%,引起的细菌死亡率为28%~55%,平均为41.5%。揭示浮游病毒感染是浮游细菌死亡的重要原因,同时病毒在海洋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308.
海洋浮游细菌在东海赤潮高发区的分布与活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王新  李志江  郑天凌 《环境科学》2010,31(2):287-295
于2006年4~5月对东海近海28°~30.7°N之间的赤潮高发区浮游细菌的分布、活性和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调查.采用荧光显微计数法测定细菌丰度,荧光模拟底物法测定细菌胞外酶活性,PCR-DGGE分析该区域的细菌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东海赤潮高发区的浮游细菌丰度在5.85×104~9.26×105cells.mL-1之间,其中舟山外海区域较高,在整个调查区域北部海域高于南部海域.β-葡萄糖苷酶的平均活性为0.023μmol.(L.h)-1,氨肽酶的平均活性约为其3.6倍,在5μm以上颗粒中的胞外酶活性平均占总活性分别为47.4%和44.24%.细菌胞外酶活性的分布与细菌丰度的分布无相关性,在整个调查区域南部海域高于北部海域.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差异较大,南部海域的细菌多样性低于北部海域.人类活动和陆源输入是影响浮游细菌分布的决定性因素,台湾暖流对细菌胞外酶活性及其分布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复杂的环境条件是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海洋细菌在东海赤潮高发区的生态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09.
如今的大千世界,哺乳动物和鸟类已经超过13万种,还有1万余种两栖、爬行动物,2万多种鱼类,成百万的无脊椎动物以及大约30万种植物。然而它们中的许多种类正濒临灭绝。  相似文献   
310.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这种春天的美景,对于都市人来说,实在是一种奢侈的美景。我们可以人工仿造洁净安逸的自然风景,却无法复制大自然最忠实的原著居民,动植物,甚至微生物。我们舍弃了看似肮脏的泥土还有嘈杂的虫呜鸟语,把自己置身于零度安静中,除了现有科技制造出来的拟音和我们自己,难道不会寂寞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