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0篇
安全科学   16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45篇
综合类   195篇
基础理论   20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26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于2018年—2019年在鄱阳湖区周边选取4个县(区)10个村庄的典型门塘开展浮游藻类采样调查。研究共鉴定出藻类6门83种,以蓝藻门、绿藻门和硅藻门为主;浮游藻类细胞密度全年范围为7.30×104个/L~2.78×1011个/L,年均值为1.4×1010个/L,其中夏季细胞密度最大,冬季细胞密度最小;优势种主要有小环藻、微囊藻、铜绿微囊藻、卵形隐藻等,且具有较为明显的季节演替,全年优势种为小环藻;藻类多样性指数(H′)年均值为1.49,丰富度指数(M)年均值为1.92,全年水体生物学评价结果为中度污染。  相似文献   
52.
王丽  晓轲 《绿色视野》2010,(4):30-33
位于非洲东部的小国肯尼亚,虽然面积还不到我国新疆的三分之一,却被8.7万平方公里的茂密森林所覆盖。这里不仅有神秘莫测的世界花王"大王花"等大批珍稀植物,更是狮、豹、野牛等猛兽怡然自乐的天堂,堪称"野生动物王国"。日前笔者随国内的几位野生动物专家,到这里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考察,所见所闻令人大开眼界。  相似文献   
53.
鄱阳湖浮游藻类群落特征及与环境因子典范对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2018—2019年夏冬季在鄱阳湖布设17个采样点,采样检测浮游藻类和水质参数,并采用典范对应分析法研究该湖浮游藻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两次调查共检测出浮游藻类7门31科58属,浮游藻类丰度范围为3.5×105 L-1~1.15×107 L-1,主要由绿藻门、硅藻门和蓝藻门组成,绿藻门为夏、冬季主要优势种群。典范对应分析结果显示,鄱阳湖冬季湖区水环境空间差异较大,而夏季差异较小;夏季氮磷营养盐和DO是影响浮游藻类群落时空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冬季氮磷营养盐、BOD5和IMn是影响浮游藻类群落时空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54.
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在实验室条件下,以控制一定的温度、照度、pH值等条件,并设置氮磷比在10:1到25:1的范围内变化时,观测浮游藻类单独培养和浮游附着藻类混合培养时的生长竞争情况,为富营养化水体的水华控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另外,还探讨了以葡萄糖为外加碳源,对浮游藻类和附着藻类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磷比为20:1时,浮游藻类单独培养和混合培养下的浓度差最高,其值为159×10^5 cells/L。随着氮浓度的增高,当温度越高时,附着藻类对浮游藻类的竞争优势越明显。同时浮游藻类比附着藻类更能适应较高的COD浓度。  相似文献   
55.
探幽海螺沟     
武玉霞 《防灾博览》2009,(2):97-105
走过的地方不多,看过的地方不少,就自然风光而言,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境内的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是我见到过的最美的景致之一。然而,在全球升温和温室气体减排加剧的大背景下,海螺沟冰川雪线上升、冰川后退,形成了冰溜面、冰斗、冰川磨光面和冰川擦痕等特殊的冰蚀地貌,许多动植物资源正面临生死存亡的境地,一幕幕现实的场景呼唤着人类在享受现代化文明的同时,也要爱护和关心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相似文献   
56.
浮游甲壳动物昼夜垂直迁移(DVM)是深水湖泊中的一种常见的现象,在浅水湖泊中,没有明显的下层滞水层为浮游甲壳动物提供避护所,浮游甲壳动物的垂直迁移活动不明显。但浅水湖泊挺水植物的存在为浮游甲壳动物提供了区别于敞水带的生境,结合理化、浮游植物和鱼的因素,对浅水湖泊玄武湖挺水植物区与敞水区浮游甲壳动物的昼夜水平迁移进行了研究。结果得出:浅水湖泊玄武湖中理化环境(如温度、溶解氧和pH)在荷花区、敞水区、荷花区与敞水区的交界区差异不大,对浮游甲壳动物的昼夜水平迁移不起主导作用。荷花区的浮游植物在质量和数量上低于敞水区,浮游甲壳动物在夜间捕食压力小的情况下会向敞水区移动。敞水区、交界区浮游甲壳动物在白天被捕食的风险要大于荷花区,因而白天时间浮游甲壳动物会迁移到荷花区聚集.  相似文献   
57.
行动〉形式     
《环境教育》2009,(4):16-16
当浸润了翠绿颜色的春风再次降临的肘候,最初发源于大学校园的“地球日”活动,已经走过了40个春秋。今天,全球156个国家超过2亿以上的人加入“世界地球日”的行列,参与环境保护的工作:长期监视及对抗石油外泄、制造污染的工厂;提倡和实行资源回收循环利用;保护野生动植物……无论其组织大小及国藉有何不同,他们部有着共同的信念——用行动来保护我们的家园。  相似文献   
58.
吴兆录 《绿叶》2012,(10):39-44
中国的西双版纳热带森林既是自然的造化,更是人类文明的使然。在朴素的生态文明观的指导下,人与人、人与野生生物,形成了分区域、分地段择地而居的美仑美奂的景观格局。在畸形的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忽略和扬弃了传统的生态文明,中国最后的一片热带雨林遭到巨大的破坏,同时也使建设现代化的边陲生态城乡的目标遥不可及。重塑朴素的生态文明,是保护中国最后的热带雨林最根本的出路。  相似文献   
59.
滇池浮游藻类群落构成调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滇池浮游藻类群落组成和空间分布开展了2次调查,鉴定出藻类8门66属159种及变种,绿藻种类最多,蓝藻次之。5、12月滇池全湖平均藻类密度分别为1.398×108、2.180×108个/升,蓝藻门微囊藻属为优势藻类。5月的调查中滇池外海藻类生物量呈北高南低的格局,而12月则呈现南部和中部高,北部低。外海的藻类生物量明显高于草海,草海藻类群落构成与外海明显不同,主要表现为绿藻门藻类所占比例较高。12月滇池外海及全湖藻类生物量都显著高于5月。与上一次(2006—2007年)滇池浮游藻类的系统调查相比,滇池(主要是外海)浮游藻类在物种数量、常见藻类、优势藻类及生物量水平方面与之接近。  相似文献   
60.
阳澄湖浮游藻类现状调查及水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苏州阳澄湖2009年-2011年的浮游藻类现状进行调查,采用硅藻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两种生物学指数评价阳澄湖水体污染状况.结果表明,在阳澄湖发现浮游藻类219种(包括变种),秋季的浮游藻类种类数多于春季;阳澄湖水质尚好,东湖南富营养化程度较为严重.目前阳澄湖的有机污染处于缓慢上升的态势,富营养化水平也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