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00篇
安全科学   6篇
环保管理   23篇
综合类   283篇
基础理论   164篇
污染及防治   21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27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103.
本文介绍了东方白鹳在扎龙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习性和种群变化情况,并提出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04.
三江平原的迁徙鸟类状况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鸟类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它的种群的变化可以直接反映一个区域的生态现状.三江平原是国际性的重要湿地,每年来此越冬、繁殖或停歇的鸟类数以万计,其中有很多濒危和珍稀物种,我们应该从认识它们出发,来了解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从而更好地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05.
汪波 《沿海环境》2001,(12):24-25
在有“植物王国”之称的云南省,生长着一种2亿年前的植物--红豆杉。红豆杉又称紫杉,由于其生物学特性对生态环境要求高,天然更新能力差,种群数量极为有限,是典型的衰退型类群,是一种濒临灭绝的珍贵植物。1999年,我国将其列为一级保护植物。云南红豆杉主要分布在滇西北地区,被当地各族群众称为“风水神树”,大家对红豆杉珍贵价值知之甚少,仅晓得用些枝叶做汤治胃病或砍伐回家利用其入地10年不腐烂的优良木质做房屋的支柱。20世纪90年代初,科学家们从红豆杉的枝叶及树皮中提取了具有很高药用价值的紫杉醇,它在抗肿瘤机制和抑制肿…  相似文献   
106.
湖北省湿地水禽资源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1996年5月至2003年7月,使用直接计数法、样方法和专项调查法研究了湖北省湿地水禽资源,包括物种多样性、分布和种群数量。结果表明:湖北省共有水禽131种,隶属于7目19科58属;记录到107种,其中有黄嘴白鹭、小苇(?)、红脚苦恶鸟和长嘴剑(?)4个新记录种。按区系型分,古北界种类占优势,有80种,广布种26种,东洋种25种;按季节型分,冬候鸟为主体,有75种,夏候鸟32种,旅鸟14种,留鸟10种;按生活型分,涉禽占优势,共81种,游禽50种。湖北省水禽种群总数为159.396 9×104只,密度为101.96只/km2;种群数量在1×104只以上的有28种。角(?)(?)等24种未发现。  相似文献   
107.
分散剂对某些海洋生物的抑制以及促进初级生产力的现象已为一些研究所证实,而分散剂与原油的混合对生物的影响,由于其污染的增效作用更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但上述的研究多见于温带和寒带海域,对于热带、亚热带海域研究尚少。因而,了解污染物对亚热带海域生物区系的影响及地理位置的不同所引起的污染物效应的差别是本研究的中心问题。  相似文献   
108.
辽东湾近岸冰区生态环境初步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1月26-31日,在辽东湾近岸冰区选设4个站位进行了一次内容较为全面的生态环境调查研究,其项目包括温度、盐度、pH、DO、COD、TOC、POC、营养盐、微生物、叶绿素、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度栖动物。结果表明,辽东湾近岸冰区营养盐含量丰富,叶绿素a含量较低,存在一定数量的浮游生物。海水中硝酸盐、铵盐和磷酸盐含量均为冰中含量的1.5倍左右,海水中硅酸盐含量是冰的4.16倍,亚硝酸盐和叶绿素  相似文献   
109.
无人机遥感调查黄河源玛多县岩羊数量及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于2017年利用无人机航拍调查对黄河源玛多县县域内的岩羊种群数量进行了估算,并对其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无人机航拍共获取影像23784张,有效面积326.6 km~2,通过目视解译,获取样带内的岩羊种群数量为203只,种群密度为0.6215只/km~2。通过推算,得到玛多县岩羊种群数量为8968只。对玛多县岩羊分布位置与环境因子的分析结果显示:岩羊偏好于选择海拔为4100~4200 m、距公路大于3 km、距悬崖峭壁200 m以内的区域活动。本研究利用无人机航拍样带调查估算黄河源玛多县岩羊种群数量与密度,并结合ArcGIS软件对其生境进行分析,将3S技术与野生动物调查相结合,为青藏高原地区大型野生动物相关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0.
为掌握东洞庭湖长江江豚种群动态分布规律及其与鱼类资源的相关关系,2012年6月~2017年12月,对东洞庭湖进行了54次长江江豚种群调查和8次水声学鱼类资源空间分布调查.调查结果显示:(1)共发现长江江豚1110头次,分布在湘阴-洞庭大桥之间长约65km的区域内;(2)100% MCP)、95% MCP、75% MCP和50% MCP下,长江江豚栖息地面积依次为161.3、114.26、76.95和64.31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百分比依次为24.18%、17.13%、11.54%和9.63%;(3)不同水位条件下,长江江豚观测群次和头次差异显著,枯水期可观测到群次和头次最高,分别为(13.92±4.64)群次/次和(31.92±7.17)头次/次,丰水期观测群次和头次最低,分别为(5.17±1.64)群次/次和(17.25±7.46)头次/次;(4)水声学调查结果显示,2013年3月东洞庭湖鱼类资源平均密度最高为57.21尾/1000m3,东洞庭湖鱼类密度与水位呈弱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601(P>0.05);(5)GIS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东洞庭湖鱼类资源低水位时期(枯水期和退水期后期),集中分布于扁山至鲶鱼口区域,高水位时期,东洞庭湖鱼类资源分布较为分散;(6)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东洞庭湖低水位期鱼类资源水平密度分布不均,扁山至煤炭湾区域鱼类资源水平空间平均密度最高,与其它区域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水位时期鱼类分布较为均匀,方差分析显示,除煤炭湾至鹿角区域与城陵矶至洞庭大桥区域和扁山至煤炭湾区域分别有显著差异之外(P<0.05),其他水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7)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长江江豚头次与对应的鱼类密度呈显著正相关,R2=0.86,P<0.01,长江江豚可能具有随鱼群迁徙的行为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