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安全科学   8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22篇
基础理论   2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海口市海岸带景观格局梯度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源遥感数据不断应用于景观格局研究,由此会造成遥感数据分辨率和制图尺度不统一问题,使得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存在偏差。以海口市南渡江东岸海岸带为研究区,利用三期TM/ETM/ALOS影像为数据源,探索了不同分辨率的多源遥感数据统一协调处理方法,引入梯度分析方法,分析城郊海岸带景观格局梯度变化特征,并测度统一协调处理对景观格局分析的影响。结果表明,1991—2010年,建设用地和水域用地逐年增加,耕地和林地景观逐年减少,研究区景观聚集度降低,均匀度和景观多样性增加。景观整体水平上斑块密度逐渐增加,城市斑块逐渐向外扩张,斑块形状逐渐规则化。研究区建设用地景观面积、斑块数、面积加权分维数大体上逐年增加,面积和斑块数具有明显的梯度效应,面积加权分维数和聚集度梯度效应不明显,各带受具体建设用地开发影响而变化各异。多源遥感数据经统一协调处理后,可以有效避免景观格局尺度不统一的问题。  相似文献   
22.
近年来海南各市县的生活垃圾污染严重,成了建设生态省的一大忧患,据记了解,在海南全省18个市县中,目前只有海口、三亚、琼海、儋州四个市已建成和正在建设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厂,其中只有海口市的垃圾处理厂在使用中,其他市县和大量的乡镇,生活垃圾就直接堆放在露天,  相似文献   
23.
2007年11月12—16日,中国地震局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了“推进实施全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研讨会”。会后代表们分别参观了海南省的万宁市、陵水县、白沙县和昌江县农居抗震工程示范点。  相似文献   
24.
海口市PM_(2.5)和PM_(10)来源解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口市为例,研究了我国典型热带沿海城市——海口市环境空气颗粒物的污染特征和主要来源.2012年春季和冬季在海口市区4个采样点同步采集了环境空气中PM10和PM2.5样品,同时采集了多种颗粒物源样品,并使用多种仪器分析方法分析了源与受体样品的化学组成,建立了源化学成分谱.使用CMB(化学质量平衡)模型对海口市大气颗粒物进行源解析.结果表明:污染源贡献具有明显的季节特点,并存在一定的空间变化.冬季城市扬尘、机动车尾气尘、二次硫酸盐和煤烟尘是海口市PM10和PM2.5中贡献较大的源,在PM10和PM2.5中贡献率分别为23.6%、16.7%,17.5%、29.8%,13.3%、15.7%和13.0%、15.3%;春季机动车尾气尘、城市扬尘、建筑水泥尘和二次硫酸盐是海口市PM10和PM2.5中贡献较大的源,在PM10和PM2.5中贡献率分别为27.5%、35.0%,20.2%、14.9%,12.8%、6.0%和9.5%、10.5%.冬季较重的颗粒物污染可能来自于华南内陆地区的区域输送,特别是,本地排放极少的煤烟尘和二次硫酸盐受区域输送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5.
海口市绿地对空气含菌量影响的生态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平皿自然沉降方法,选择海口市区主要交通干道、公园、居民区的主要不同类型的绿地,测定空气微生物的含量。绿地、对照地的平均含菌量分别5 203.4 CFU/m37、182.7 CFU/m3。对其进行t-检验,表明绿地能够减少空气含菌数量。此外,绿地的覆盖率、植物种类也是影响绿地降低气挟菌数量效应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6.
海口市声环境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噪声污染一直是海口市主要的环境问题之一。主要原因是城市纵深度太低,道路密度太高,交通布局不合理,1991年-2000年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和道路交通噪声的平均值分别为59.0dB(A)和69.5dB(A)。利用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预测方法和道路交通噪声预测方法对该市噪声进行预测,2001年-2005年该市的区域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综合预测值在57.6dB(A)-56.7dB(A)之间;道路交通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综合预测值在68.2dB(A)-68.3dB(A)之间。  相似文献   
27.
海口市作为我国著名的热带滨海城市之一,地理环境特殊,气候资源独特。为深入认识海口市臭氧(O3)污染变化规律及污染物潜在贡献源区,也为进一步开展O3污染预报预警和区域联防联控提供技术支撑,利用海口市区4个环境监测数据,结合气象观测资料,采用后向轨迹模拟、聚类分析、多元回归分析法、潜在源区贡献因子算法和权重轨迹方法分析了海口市最大8 h平均(O3-8h)质量浓度年际变化、月际变化、日变化及与气象影响因子的关系,影响O3-8h质量浓度的主控因子,并探讨了O3传输路径和潜在贡献源区。结果表明,2013—2020年海口市区4个站点O3-8h质量浓度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龙华站的趋势系数达到了0.929,通过了99.9%的信度检验;O3-8h质量浓度月际变化呈“V”型分布,最大值出现在10月;日变化呈单峰型,峰值出现在15:00附近;平均气温在18—28℃之间,相对湿度位于65%—80%,太阳辐射日总量在6—23 MJ·m-2  相似文献   
28.
分析了海口市污染源动态管理系统建设需求与主要目标,介绍了基于GIS的系统总体架构、技术路线和空间数据库。系统具有信息管理、数据采集、监察执法、查询统计、档案管理、"环保一张图"、专题图绘制、运维管理等功能,具备污染源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共享、绩效评价等特色。  相似文献   
29.
2014年12月28日,《中国环境管理》第五次理事会会议在海口市天佑大酒店召开。来会议自期刊承办、协办单位和编辑部的代表,以及理事会成员代表三十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环境保护部信息中心主任程春明、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李开明、环境保护部信息中心技术室主任朱琦、环境保护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李香香等出席了大会。  相似文献   
30.
海口市布设2个采样点,于2014年秋冬季节采集大气PM_(2.5)样品,采用超声萃取和GC/MS分析了PM_(2.5)中优先控制的16种PAHs,探讨了其含量分布特征,对PAHs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并运用比值法定性解析其可能来源。研究结果表明:2个采样点秋冬季节PAHs平均质量浓度为4.825、6.771 ng/m3,其中以Pyr浓度最高;PM_(2.5)中以分子量大的化合物为主,其中4环PAHs所占比率最高,达到38.9%以上;秋季和冬季BEQ日均值分别为0.577、0.691 ng/m~3,均低于国内外BaP限值标准;比值法分析PM_(2.5)中PAHs来源,最主要的贡献源为机动排放车,同时兼有木材燃烧源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