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4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135篇
安全科学   353篇
废物处理   42篇
环保管理   181篇
综合类   970篇
基础理论   118篇
污染及防治   88篇
评价与监测   215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3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日月岛工程的建设,使日月湾海湾的侵蚀和淤积在短期内发生了快速的变化,西南侧海岸的侵蚀威胁了陆侧青皮林自然保护区的生长。对日月湾海岸进行监测管理变得刻不容缓。结合多时相遥感影像和四期实测岸滩数据,探讨日月岛工程的建设对日月湾海岸的冲淤影响。日岛岛影区岸滩淤涨,2016年已形成连岛沙坝,总淤积宽度约370 m,长度约1500 m;日岛东北侧受日岛建成后波浪折射与绕射等的影响发生侵蚀现象,最大侵蚀宽度约20m,长度约380 m。日岛西南侧出现严重的侵蚀后退现象,侵蚀宽度约40 m,长度约2000 m。月岛工程的建设改善了西南侧的侵蚀现象,然而仍有约800 m的岸线处于侵蚀状态。综合考虑自然因素与技术条件,丁坝、人工补沙与厚藤生态养护结合的海岸修复方式是适用于日月湾海岸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992.
正2013年,人们经历了对雾霾从认识到熟谙的过程,如何减少雾霾对于人体的危害,网民各显神通。于是,自制口罩、做雾霾操、吃猪血黑木耳、香烟过滤嘴做鼻塞……各种防雾霾"神办法"和"神器"出现。虽然众多"神办法""神器"大多已被证实对于减轻雾霾危害并无太大效果,但反映出人们对于雾霾危害的担忧以及寻求保护的心态。  相似文献   
993.
根据《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GB/T27630-2011规定要求采样,并采用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10辆新轿车内空气中甲醛,结果表明,有8辆车超过了该指南规定的甲醛最高容许质量浓度0.10mg/m3,汽车内部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94.
海平面上升,海岸带灾害与海岸防护问题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近百年来中国海平面以1.4~2.0mm/a的平均速率上升,预计下世纪还将加速,几个大河三角洲沿岸因受地面下沉影响,2050年相对海平面上升幅度可能高出IPCC(1990)最佳估计值的1倍左右。海平面上升会加剧多种海岸带灾害,尤其是台风风暴潮的发生数和成灾数增加。近20年来由于沿海人口、资产密度剧增以及海堤标准偏低,致使风暴潮灾损失逐年增大,预计下世纪海岸带灾害损失还将大幅度提高。面对海平面上升和海岸带灾害的不断发展以及越来越多的低滩围垦情况,必须认识加强海岸防护对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性。增加投入,采取护坡与保滩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等综合防护对策,争取在较短时间内将我国大部分海韩的标准在现有基础上普遍提高一个等级。  相似文献   
995.
红树林是海洋底栖生物的栖息产卵地和生物基因库,是阻挡陆源污染物入海的生物防线。塑料污染可对海洋生物造成机械伤害、毒理作用,威胁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通过野外踏勘和海上作业,在海南岛清澜港红树林海岸采集大塑料垃圾和海水、沉积物、底栖生物样品,采用目视鉴别和体视显微镜、显微傅里叶红外光谱仪鉴定分析研究区资源环境的塑料污染特征及来源。结果表明:大塑料垃圾主要来自于塑料袋和泡沫等生活与渔业垃圾;微塑料有碎片、纤维、线状、薄膜、颗粒和球形六种形态,多为大塑料经日晒和海水动力作用形成的碎片,人造纤维占比最高,为37.91%。研究可为红树林海岸塑料污染管控与综合治理提供决策依据,以实现红树林海岸资源环境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996.
选取2003年、2017年杭州湾南岸遥感数据,利用ENVI软件和ArcGIS进行空间校正和图像处理,获得海岸带湿地数据,基于InVEST模型研究杭州湾南岸15年间滩涂湿地蓝碳及其价值的变化.结果显示:(1)2003~2017年总碳储存量和单位面积碳储量最大值均呈上升趋势,总碳储存量由0.223亿t上升到0.765亿t,增加0.542亿t.单位面积碳储量最大值也由451.27t/hm2上升到1775.42t/hm2,湿地碳汇潜力增加.(2)2003~2017年研究区域无碳损失,总体表现为碳积累,蓝碳总量为0.543亿t,单位面积净碳固定最大值为1324.12t/hm2.(3)2003~2017年15年间杭州湾南岸海岸蓝碳总价值为4761.3亿元,单位面积蓝碳最大值为148.8万元,具有十分可观的生态价值.(4)滩涂蓝碳的储量同植被类型关系密切,研究区域芦苇作为优势种类,在提高本区域固碳能力中作用最大.(5)在预设的退塘还湿情景下,预测至2030年研究区固碳量和蓝碳价值增加明显.  相似文献   
997.
构建了钛基二氧化钌(Ti/RuO2)阳极耦合空气扩散阴极(ADC)的电化学氧化体系,利用过流式反应器对亚甲基蓝(MB)进行氧化去除。结果表明:ADC阴极在200 mA电流下产生H2O2的稳定浓度达到45.33 mg/L,电流效率为65.10%。ADC-RuO2体系对有机污染物的氧化具有选择性,几乎不能氧化苯甲酸钠,但对亚甲基蓝等染料具有较强的氧化作用。且该体系在叠氮化钠和2,5二甲基呋喃等存在时氧化能力受到显著抑制,证明其主要的活性氧化物为单线态氧(~1O2)。在停留时间为2 min和电流为200 mA条件下,该体系对0.1 mmol/L MB的去除率达到99%,并且MB浓度降低90%时对应的能耗为0.25 kW·h/m3。  相似文献   
998.
为揭示中国自然背景地区臭氧浓度变化特征,并以其为自然背景值指导人为活动导致的臭氧污染控制工作,该研究通过汇总统计中国15个典型自然背景地区与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16—2020年环境空气臭氧自动监测数据,比较分析中国自然背景地区臭氧浓度的年度、季节、日内变化规律与空间分布规律. 结果表明:2016—2020年,中国自然背景地区臭氧年均浓度明显高于城市区域,但臭氧日最大8小时平均浓度的第90百分位数(简称“臭氧年90百分位浓度”)明显低于城市,自然背景地区和城市区域臭氧年均浓度同步快速提升,年均增长分别为1.5和2.0 μg/m3. 中国自然背景地区臭氧浓度季节性变化规律与城市区域存在较大差异,自然背景地区臭氧平均浓度最高值出现在春季,夏、秋、冬三季臭氧平均浓度差异不明显,与东亚环太平洋背景地区臭氧浓度季节性变化规律(春季最高、夏季最低)存在明显差异. 部分自然背景地区受人为活动排放的影响较小,臭氧浓度不存在明显的日内峰谷差,全天臭氧浓度基本保持相同水平;部分自然背景地区可能受邻近城市人为活动排放的臭氧前体物影响,臭氧浓度日内变化规律与邻近城市较为一致,存在明显的日内峰谷差. 研究显示,中国自然背景地区臭氧浓度变化规律与城市区域存在显著差异,臭氧浓度年均值升高迅速,部分自然背景地区臭氧浓度变化规律可能受邻近城市人为活动排放的臭氧前体物传输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9.
1000.
俞慧  李思航  丁洋  王辉  韩金保 《环境污染与防治》2023,(10):1387-1391+1401
为了解基于不同净化原理的室内环境空气甲醛净化方法的净化性能以及协同净化的效果,选取常用的净化原理代表性产品(活性炭、光触媒净化产品、生物酶甲醛清除液)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环境舱进行了甲醛净化性能测试。结果表明:(1)活性炭的原料特性影响其甲醛净化能力,净化效果表现为椰壳活性炭>果壳活性炭>竹木活性炭;日常所用光源的不同对光触媒净化产品的甲醛净化效果影响不大;生物酶甲醛清除液的净化效果取决于其稀释比例。(2)3种净化方法中基于物理吸附法的活性炭的甲醛净化性能最优,基于光催化氧化法的光触媒净化产品次之,之后是基于生物酶降解法的生物酶甲醛清除液。(3)净化产品的联用均提高了甲醛去除率,但提高程度有限。活性炭分别与光触媒、生物酶联用时表现出比光触媒与生物酶联用更高的甲醛去除率。研究结果对设计和开发具有高效甲醛净化能力的新型复合材料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